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彬  戈超 《知识窗》2012,(1X):28-29
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入手,分析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理论之间的差异,详细解释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介绍了包括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在该理论指导下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教学技术,并简单介绍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简论科学本质观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两类,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科学本质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证伪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和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文章粗略地分析了这两类科学本质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万丽莎 《科教文汇》2008,(6):90-90,92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本文简要介绍了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详细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师观,并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尝试性构想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识与教学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分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该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指出学习和借鉴这一现代 教育理论,对专业领域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基础出发,阐述了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出了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指出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应扮演的主要角色,对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戴运红 《大众科技》2013,(4):192-194
建构主义是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的重要派别,有其自身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建构主义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广大英语教师教学有很深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段晓霞 《内江科技》2011,32(2):197-197
在科技与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构主义已不再陌生。许多教师也已经将这一最新教学思想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师生角色观和学习环境等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英语教学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亚蕾 《内江科技》2006,27(5):94-94
本文探讨了社会建构主义对传统科学观的挑战。认为建构主义这种思想所带来的启示主要在于用反思的态度看待熟悉的世界,对其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邵琳 《科教文汇》2009,(10):149-149
在21世纪,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模式的学习观、师生定位观、学习环境观和评价观来谈一下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拉图尔通过自己的关于科学形成原因的新解释学说,提出了新的对称原则,即取消自然与社会的对立,来试图从科学的社会建构转向科学的建构。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科学是在行动者网络中被建构的,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也相继形成,从而转向于一种新的科学观。他提出行动者网络理论主张在科学的建构中对社会进行重组,实现主客统一。拉图尔认为自己脱离了社会建构主义的阵营,但通过考察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强纲领的几点联系,我们发现他的理论仍然坚持科学的社会建构主义的一般原则,其实是对更广阔的社会建构主义的补充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在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和学习观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概念,指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高职教育教学研究进行有效结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职学生学习模式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国杨 《科教文汇》2008,(22):157-157
本文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基础,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关系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娜 《科学学研究》2010,28(5):650-654
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和建构主义科学观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极端但却并不令人满意的答案。前者将科学看作按照认识论规则"发现"的真理,后者将科学看作是由利益等社会因素参与和决定的社会协商的产物。本文试图从语境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科学,表明科学既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也非纯粹社会性的,而是自然与社会相互塑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科学观从实证主义、建构主义到宪政主义的发展,科学与民主的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默顿和波兰尼等致力于捍卫科学的自主性,并力证民主社会将为科学的蓬勃发展提供最佳的社会条件.夏平和谢弗等建构主义者把科学与民主之间的一致性从社会规范推进到生活形式的层次,主张科学的生活形式和民主的生活形式是同一历史进程的孪生子.宪政主义则要求在推动科学民主化的同时促成民主理念的“物质转向”,科学的民主化从公众参与科学的诉求进展为要求自然出场,民主制度向科学实践的延伸也要求民主制度自身的变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从课程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可以把课程分为“作为事实的课程”和“作为实践的课程”两大类。作为事实的课程是基于“知识是客观的”这样一种认识论,作为实践的课程观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知识观基础之上。作为事实的课程观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虽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已不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作为实践的课程观作为新生事物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赵永芳 《科教文汇》2012,(22):29-3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当前的高校学风建设有着有益的启示。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对如何加强学风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核心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分析了《新时代交互英语一视听说》教程所体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知识观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试析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敏 《内江科技》2007,28(3):86-86
本文系统阐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揭示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深化教育改革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科学编史学的角度对女性主义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科学史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简要分析,认为二者在科学编史学层面上具有如下一般共性:均以建构主义科学观作为编史基础和前提;均采取批判编史学的立场,对关于科学“内部史”与“外部史”的区分、辉格式的编史原则及“进步主义”科学史观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对学习观提出新的解释,对教学观提出新的思路,对教学设计过程提出新的要求。面对高职教学改革的东风,如何正确贯彻建构主义教学法,深入评估学习的动机,将教学与职业岗位要求密切结合,对高职教育而言是新一轮的变革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