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会》2019,(12)
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科技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驱动作用,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是驱动纺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该文从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推进技术研发中心、成立生态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方面,重点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方面介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科技与纺织产业融合方面的工作实践,探索促进技术与经济高效融合的"学会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力求归纳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战略的演进,以战略引领创新为主线,对代表性的传统家电制造业海尔集团进行了纵向单案例研究,借助矛盾论的思想和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环境对海尔不同战略阶段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决策的变化以企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基本过程,具体表现在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市场创新为导向、组织创新为保障、文化创新为激励,同时战略引领创新也需要领导、协同和组织等相关战略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和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战略引领创新的理论,总结了传统制造业战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指出了目前海尔战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建议,为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2025"预示着中国高科技装备制造业的巨大市场,但民族产业多面临产品层次低、高端受控于国际巨头的局面。受合规性逻辑理论的启示,通过对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分析,给出我国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可以借助市场和技术赋予的内在优势,走联盟合作创新发展道路建议。该研究的贡献在于借鉴制度理论,为民族企业提出战略合作发展的思路,为补偿中国工业技术不足、实现产业破局带来可能。  相似文献   

4.
从外商直接投资看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清容  李纪珍 《软科学》2001,15(3):21-23,27
本文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系,从跨国公司发展动向出发,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是抓住发达国家制造业外移的机遇,制造业整体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或领先行列,而有选择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对此,中国必须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同时改变传统的“民族产业”思想,树立“大制造”观点。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调整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通过构建先进制造能力评价体系,并对粤港澳大湾区9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9市整体上具有良好产业基础,但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优化等问题,且具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核心技术和人才匮乏、发展氛围欠佳和行业标准缺失等瓶颈。故此,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度量9市先进制造业所处阶段,按照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产业协同、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基础发展模式,从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面提出应重视科研创新、产业结构优化、高新技术等问题解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超竞争环境下,获取竞争优势是每个制造业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由于竞争环境快速多变,企业的静态资源、能力加速退化,战略管理研究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制造业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战略选择问题。企业对技术战略的不同选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能并不相同,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截面数据,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超竞争环境下,中国制造业企业不同类型技术战略选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竞争环境的威胁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背景下,讨论不同类型技术战略选择(低端技术战略和高端技术战略)的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绩效的不同表现,进而总结制造业企业技术战略选择经验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发展和创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利用国外产业创新的研究成果来探讨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发展特点和技术创新规律。作者从产品生命周期、市场条件、资源状况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与美国和日本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国情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影响,建立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的三阶段创新模型,概括出各阶段市场发展和技术创新特点。最后,通过中国摩托车产业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8.
产业互联网下中国制造企业战略转型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菲菲  高霞 《科学学研究》2018,36(10):1770-1778
当前发达国家为了提升本土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为此,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并提出要进一步促进互联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的政策指引。因而,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转型是极其重要意义的问题。本文将运用嵌入性多案例分析法,通过选取蒙牛、报喜鸟和长虹这三家制造企业,对三家企业智能化成长轨迹与战略转型过程进行纵向性分析,并对三家企业生态化战略转型前基础、重点和路径进行横向比较,探寻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生态化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9.
史云燕 《科技风》2023,(6):139-141
由于目前中国制造产业升级,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却并不匹配:专业课程理念滞后,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实践教学策略。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提出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校制造人才培养计划,也就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建设与时代发展相符的课程理念,增加互联网线上教学形式,完善校企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制造业人才,为国家的制造业战略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缺少像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那样能够全面反映中国科技创新、制造业和新经济成果,特别是能够引领世界产业发展方向的博览会。"雄安世界创新发展博览会"聚焦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产业革命前沿与高端制造业发展主题,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和新经济发展的成果,宣传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理念,加强我国科技和产业标准、技术路线的引领,扩大中国制造、中国解决方案的国际影响。筹划创办"雄安世界创新发展博览会"无论对于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还是对于雄安新区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符合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有成功的国内外经验可供借鉴,应从规划、建设、组织、宣传、产业发展等方面加以统筹谋划。  相似文献   

11.
通过技术的发展提升块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促进浙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绍兴纺织为例,深入总结绍兴纺织产业及其技术发展现状,全面梳理国内外纺织产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了绍兴纺织技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研究提出了绍兴纺织的技术发展阶段及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结合棉花资源优势,发展传统纺织产业有利于促进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就业,具有战略意义。研究新疆纺织产业微观发展现状及对策,使宏观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十分必要。石河子是新疆纺织产业重要基地,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本文以此为例分析了其产业集群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延长产业链,加强网络结构建设,强化创新能力,加大软件环境建设和制度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创 《未来与发展》2008,29(2):39-42
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了东西部纺织产业竞争力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并详细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在产业规模因子、外部环境因子和产业管理因子等方面的发展差距,为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梁静波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8):64-67,79
纺织服装业是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对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很大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民币持续升值和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河南省纺织服装业发展受到了挑战.加快转型升级是河南省纺织服装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在分析了河南省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后,指出了河南省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模式对中国纺织服装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是纺织服装产品由量向质的转变的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概述了转型背景下我国纺织服装业现有的发展模式;阐述了中国纺织业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不仅是趋势使然,而且是必然的;最后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建议:在宏观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加强企业间及与其他组织的合作,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同时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放到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6.
纺织工业是绍兴第一大产业,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绍兴纺织产业发展特色。本文以绍兴纺织工业为例,通过对绍兴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提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绍兴纺织工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甄峰 《科研管理》2016,37(2):29-36
本文利用我国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应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渐进引入变量的系统比较方法,测度不同企业群下自主研发、引进吸收、员工培训等创新行为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创新行为均能够提升生产率,多种创新行为协同作用有更为明显的效果;自主研发在中等规模企业、私营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有更强的作用力,在外资企业中影响力不显著。引进吸收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中有更强的影响力。山东比江苏、浙江等纺织业强省的创新影响力更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了结构性污染较严重的产业——纺织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纺织业的生态效率作出评价并分析了纺织业生态效率的结构性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指标与纺织业生态效率显著正相关;产业结构指标和产业组织结构指标与之负相关;而对外贸易结构指标的影响不是很显著;环境规制指标也对其有显著影响。因此,文章认为应从能源结构、要素替代、产业集中和加强执法四个方面来促进纺织产业生态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diffusion and adoption of innovations within the United Kingdom textile chemicals and dyestuffs industry. The authors chose this industry for investigation chiefly because of the rapid increase in dyestuffs output over recent years despite evidence that the market for dyestuffs had declined over that period.Two surveys are described, the first of which involved an attempt to personally interview all United Kingdom manufacturers of, and agents for, textile chemicals. A second survey, taken from a 10% systematic sample of firms engaged in the use of textile chemicals is then described.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e two surveys.Areas covered in the surveys were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novators and the influence that these innovators have in initiating the diffusion process;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the diffusion process and the rol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mpetitive and speciality products and pressure from 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 having an inhibiting effect upon the diffusion process were also examined.It was found that the communications approach did not satisfactorily explain the diffusion of new textile chemicals and dyestuffs in the United Kingdom textile industry which was due particularly to the infrequent incidence of inter-firm opinion leadership.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re were more favourable positive characteristics than unfavourable negativ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ided diffusion and so accounted for the growth of textile chemicals and dyestuffs.  相似文献   

20.
虚拟多角化的合作机制与运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多角化是以功能为介体通过非产权合作联系到一起的运作整体。本文在对虚拟多角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虚拟多角化的合作代理、自私代理合作机制,进而提出了虚拟多角化的“哑铃型”与“联合体”两种运作模式及其对应的具体运作形式,最后阐述了虚拟多角化对家电业和轻纺业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