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淑芳 《考试周刊》2011,(5):169+94-169,94
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把握历史事件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而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进而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从根本上把握历史的根本特点,达到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学习历史离不开记忆,但又不能单纯、机械地死记硬背,那样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一、因果联系理解法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各历史事件之间大都存在着因果关系。这就要求在历史学习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去把握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标实行之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再是单纯地让学生识文断字,而是需要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同其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为学生的学习拓展更多的形式。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学生课内和课外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和对语文知识的运用理解。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注重把握其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因为许多历史年代和事件,如果孤立地去学习它,不但枯燥乏味,而且生涩难记。为此,笔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视历史年代和事件相互关联因素的探索,并总结出了一些记忆规律,使无意义联系的枯燥数字和事件变成了生动有趣的相互联系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安宏 《湖北教育》2003,(9):51-51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今天的学习不再是老师向学生单一地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发  相似文献   

6.
“如何搞好历史学习”是每位学生和老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常常是为考历史而学习历史,把许多本来相互联系的历史事件孤立起来,未能处理好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学习历史的难度。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现象、过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也不是孤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着教育课程的革新,倡导"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就要求老师转变传统教学中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及重视教材的现状,加强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之间的联系。在这一新型教学理念下产生的生活教学方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与肯定,尤其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拉近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历史的存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是顺应历史教学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8.
苗梅 《考试周刊》2010,(46):178-179
新时期的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本文主要讲述历史学法指导的途径: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内在联系;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学生记忆;纵横比较,加深理解;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联系现实,发挥史鉴功能。  相似文献   

9.
一、读出教材的有效信息,加深理解教材学生在阅读历史教材时,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结论性语言上。所谓结论性语言,是指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总结和评价。结论性语言包括许多历史信息,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要通过对结论性语言的阅读和研究,挖掘出它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将这些有效信息提炼出来,准确把握,加工整理,总结为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然后对这些知识点分点记忆,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过程的理解。如《中国古代史》(选修)第25页的正文第一自然段,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就要把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条件读出来:(1)各民族、各地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使各民族、各地域之间有了一定的共同利益,是统一的社会基础;(2)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乱,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灾难,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成为人心所向;(3)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等。二、读出知识的深层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要有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何尤文 《教师》2014,(7):46-47
正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就是学习迁移,在教学中表现为已知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历史学科综合性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是一种机械的学习,没有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现象之间、不同阶段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在此种教学理念指导下,不仅影响了学生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人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重心在学科知识还是在人,是关注知识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在新课程中,教育理念的变化体现在:不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仅仅是学生的学科学习成绩,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更多的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们的这种变化,在我们的课堂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下面是我们南宁实验区沙井中学班润兰老师一个教学案例《老师长得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班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如何变化的。老师长得矮今天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教育,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目前如何以兴趣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成为小学语文老师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一、什么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启发教学?启发式教学是近来"素质教育"探索的产物,并不同于"应试教育"一味的老师教授学生学习,把学到的用在考试之上.而是通过老师对于教学大纲的总结,提取精华,在课堂之上不再是仅仅教授知识而且通过老师的经验和学习的过程中的客观规律逐渐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具有自己的学习思维,不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从而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无论怎样学英语都学不好,学不懂或着不入门。就连背会的单词过不了几天就忘了,这还怎么学英语呢?不少学生在学英语时有这样的苦恼,觉得自己没有语言思维,出现放弃的现象,甚至连老师都觉得这样的学生很难提高,其实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把握好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知识的输入和知识的输出。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注重把握其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因为许多历史年代和事件,如果孤立地去学习它,不但枯燥乏味,而且生涩难记。为此,笔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视历史年代和事件相互关联因素的探索,并总结出了一些记忆规律,使无意义联系的枯燥数字和事件变成了生动有趣的相互联系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和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平等合作交流。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情感体验、师生奴役于教材的现象,进而开始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感受,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17.
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有着较多知识内容,庞杂的知识信息给学生的记忆过程造成了不小的阻碍。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学生知识积累上,很少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创造良好的氛围,让相关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取得联系,对学生学习质量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理念对历史教学产生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这一教学理念贯彻落实的具体方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活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具体活动的材料和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运用活动式教学法,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简单地接受现成的历史知识,而是学生通过多看、多听、多动手,增加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主动地去获取历史知识和方法,主动地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学习兴趣、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1.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自编独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不再是对学生机械训练的场地,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讲坛,而是师生探究建构知识和提高学习力的平台;不再是教师模式化运作的车间,而是师生展现聪明才智的天地。课堂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有智慧地教,让师生在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互动中释放天性、彰显个性、快乐学习、自由成长;要追求教与学的平衡,老师在  相似文献   

20.
张丽英 《中学教育》2008,(12):39-40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迁移法是学习能力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史教学中的迁移法应结合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历史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来进行。它不仅有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且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