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抗战文学研究对正面战场文学缺少应有的关注,且多有与文学史实相悖的判断。实际上,抗战文学以浓墨重彩正面表现正面战场,从前线战况到战局的发展,从战争细节到整体战略方针,从战事的惨烈到官兵的爱国胸襟和牺牲精神,从战场写实到哲理性的深思,展开了广袤而深邃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抗战初期,中国正面战场全力抗战、有得有失,以空间换时间,符合国民党的整体抗战战略;中国正面战场的溃败是局部溃败,失利是局部的战役的失利,撤退是战略撤退且基本有序;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抗战与战略转移相结合,抗战掩护了全国的战略转移,战略转移支持了抗战.在抗战中,中国的军事系统得到了完整的保存,聚集了继续抗战的实力.  相似文献   

3.
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是国民党进步性、革命性的表现。其初期抗战给了日寇以沉重打击,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战略,基本上达到了中国持久抗战的战略目的。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使中国成为最早开辟反法西斯战场的国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初期抗战对振奋民族精神,对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战初期毛泽东论正面战场李分建从抗战爆发到武汉失守,是国共两党风雨同舟、精诚合作的岁月,毛泽东在指挥八路军、新四军进行敌后游击战的同时,密切关注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发展,并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向国民党提出了不少极其宝贵的战略与战术建议,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溃败的军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准备不足。国民党当局在战争爆发前,没有制定出统一的全盘作战计划,没有充发地进行战场准备和研究日军的战略战术特点。二是在战略和具体战役上均有部署不当之处。三是缺乏积极进攻的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战略战术上执行了消极防御的错误方针。四是指挥混乱,各部协同不力。五是军队装备落后,官兵素低下。上述原因,有主客观之分。而国民党当局在军事上的主观错误,则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溃败的军事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的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对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起到了战略配合的作用。但其后面的抗战路线和错误的抗战方针,导致大片国土沦陷,正面战场溃败。  相似文献   

7.
中国抗战爆发后,形成了两个战场,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一个是国民党政府军队为主的正面战场。过去,在抗战史的研究中,由于正面战场持续时间短,一般没能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但实际上,正如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的,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抵抗还是比较积极努力的。到武汉失守前,中国抗日战场基本以正面战场为主体。因此,全面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正确总经历史经验教训,弄清正面战场的得和失是不可或缺的一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考察,认为当时国民党对日作战是相当努力的,其所制定的军事战略方针也比较符合具体的军事情势,并达到了基本的战略目的,同时,正面战场作为当时国共双方共同抗日的主战场,为敌后战场的顺利开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尽管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但其在抗战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应给予必要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八年抗战中,国民党战场始终存在着,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为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曾作出了贡献,无疑它是这场空前规模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予以客观的探讨,这对于增进国共两党关系,完成台湾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何评价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得与失?近年来,史学界努力冲破禁区,力图从积极方面加以总结。如肯定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积极性、前线广大将士对日寇进行了英勇抵抗,正面战场的抗战为敌后游击战场的开辟提供了有利条件,等等。但是,当论及正面战场的得失时,却仍然坚持这样一条公式;“丧师失地的大溃退”。对此,本文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求教于方家。笔者认为,“大溃退”的结论,只是一种抽象的、表面的描述,它缺少对正面战场过程的具体分析,缺少对战局的积极意义作充分的评估。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  相似文献   

11.
如何评价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得与失?近年来,史学界努力冲破禁区,力图从积极方面加以总结。如肯定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积极性、前线广大将士对日寇进行了英勇抵抗,正面战场的抗战为敌后游击战场的开辟提供了有利条件,等等。但是,当论及正面战场的得失时,却仍然坚持这样一条公式:“丧师失她的大溃退”。对此,本文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求教于方家。笔者认为,“大溃退”的结论,只是一种抽象的、表面的描述,它缺少对正面战场过程的具体分析,缺少对战局的积极意义作充分的评估。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的一场全面较量。由于敌强我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战前以启蒙民众、宣扬抗日救亡为己任的国防电影,成为不受限制地正面表现中国军民英勇悲壮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抗战电影,并成为抗战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缘政治和文化生态的不同,1940年之前的抗战初期,内地出品的抗战电影更多地是展现中国军民正面战场上的奋勇抗击和流血牺牲;就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文本...  相似文献   

13.
1937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大陆的中华儿女和海外炎黄子孙,包括广大的台港澳同胞都参加了抗战。他们当中,不仅有青壮年,还有老人和儿童。台湾少年团只是活跃在祖国抗日战场上的千万个儿童抗日团体之一,但其抗日活动有鲜明的特点。本文拟通过对台湾少年团在抗战中的宣传鼓动活动的考述,突出台湾少年为民族解放战争作出的贡献,再现其爱国精神和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愿。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造成正面战场中国军队败多胜少、代价惨重的主要原因是综合国力的差距,具体表现为武器的差距、官兵素质的差距、派系斗争的严重影响三个方面。但中国军民顽强抵抗,屡败屡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地区的抗战题材电影,在团结民众,鼓舞士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艺术上一直存在着简单化和脸谱化的问题。现阶段的商业化抗战电影,虽然给观众带来了一些新鲜感受,但普遍存在的粗糙、虚假、游戏化、低俗化和非人性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此类电影的艺术水准。文章在逐一剖析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探究了问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正面战场的抗战》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课标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本课重点是讲述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难点在于让学生体会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但缺乏严密的逻辑思辨能力,学习历史主要以感受、体验为主,掌握基本史实是关键。对此...  相似文献   

17.
抗战初期,通常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在这期间,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组织了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歼敌40余万,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卢沟桥抗战是八年抗日战争第一战。日本侵略者蓄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挑起卢沟桥事件,炮轰宛平城;随后对北平、天津等地的大举进攻,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应战,进行了拼死抵抗,直至7月29日、30日平津相继失陷。这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在疯狂侵略中国华北地区的同时,日军再次对淞沪…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抗战初期,抵御了日军的疯狂进攻,消耗了敌人的军事实力;打破了日本“三个月解决支那问题“的战略计划,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孙瑜所拍摄的抗战电影作品坚守的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民间姿态。孙瑜抗战电影的民间性是复杂的,并不简单表现为一种相对的独立性,而在于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表现出与国家意识形态、左翼文艺在不同程度与层面上的耦合。孙瑜电影在理念上注重揭示民间力量,在艺术上也同样注重借鉴民间形式,无论是故事形式,还是审美形态,都带有一种强烈而鲜明的民间色彩。因为这样一种民间理想,孙瑜的抗战电影才会表现出一种流动的主体性和复杂多面的自由性。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路线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敌后开辟一系列抗日根据地,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党政府作为正面战场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