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是生活的艺术反映,汉朝时期长安士大夫文化与汉赋赋风相互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汉赋的产生及其风格特点随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长安士大夫文化与汉赋赋风的关系。另外汉赋创作又突出了士大夫的文人身份。  相似文献   

2.
王政卿 《兰台世界》2014,(2):103-104
文化是生活的艺术反映,汉朝时期长安士大夫文化与汉赋赋风相互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汉赋的产生及其风格特点,随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长安士大夫文化与汉赋赋风的关系.另外汉赋创作又突出了士大夫的文人身份.  相似文献   

3.
据典籍记载,最早整理汉赋的恐怕是西汉的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全文载录了贾谊、司马相如的6篇赋作。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梁范晔的《后汉书》继其踵武而又发扬光大,二书整理、载录的汉赋共有11家,30篇。不过,史官的整理仅限于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少数名作,并且其搜集的写本未必完备,校勘的方法相对简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当时的所有汉赋进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总结历代文学创作的成就时,常常说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汉赋”,作为400多年汉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具有受其时代背景深刻影响的文体特点.文学批评家论及这一特点时,都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丽。本文试从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及时代背景等方面来论述一代汉赋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汉书·艺文志》中的齐学和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荣贤 《图书馆杂志》2003,22(12):68-71
《汉志》以书目著录为主要形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中可以甄别出西汉今文经学内部齐学和鲁学之间的纷争。认为鲁学以《礼》、《鲁诗》、《谷梁春秋》、《鲁论语》为主要经典,它以礼乐为学术重心,重视家法和师承;齐学则是以《齐诗》、《公羊春秋》、《尚书》和《易经》为主要经典,其学罕言礼乐,长于发挥,而其所发挥又多以“天人之学”为旨归。  相似文献   

6.
三卷本、90余万字的《全汉赋评注》最近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汉赋,作为汉代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延绵不断地持续了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对汉赋系统地、全面地进行评注,是整理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基础工程。该书在2002年被定为全国古籍整理重点书目,并得到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专项资金补贴。而后又列入省局2003年重点书出版规划,给予了巨额资金补贴,使该书终于得以顺利出版。在《全汉赋评注》出版之际,笔者作为责任编辑之一,专门采访了该书的作者、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赋会会长,辞赋研  相似文献   

7.
1司马迁档案事业的成功之路及对档案文献编纂的贡献 1.1史官世家为司马迁成就《史记》奠定了坚实基础。诞生在史官世家的司马迁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年十岁则诵古文”。在父亲的指导下.司马迁又拜古、今文经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为老师.接受大一统理念。司马迁继承了家学,又通晓古、今文经学,是西汉一代少有的大博学家。深厚的根底.为司马迁成就《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汉赋作为自觉创作的文学作品已从当时的各种学术著作、公私文翰中分离出来。其“自觉”的表现可归结为1.内容的虚构性,2.语言的描绘性、藻饰性,3.审美的愉悦性。它们从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三方面说明汉赋已实现了文学的自觉。前两者是汉赋本身具有的,第三者是由前两者的特性而形成的。汉赋内容虚构产生的历史条件汉赋的虚构性不仅体现在辩难的宾主均为虚拟人物上,而且赋文中描写的各种场面、情景也是虚设的。透过各种出天入地、包罗万象的想像,我们看到的是西汉前期中华民族已经摆脱鬼神观念束缚,同时尚未被僵化的儒学教条钳制…  相似文献   

9.
郑雯  杨华祥 《兰台世界》2016,(8):133-136
鼎盛于乾、嘉两朝的考据学发展至嘉庆末年,面临"考据何以致用"这一时代问题的挑战。作为儒门经典文献且济世较深的《春秋》,此时成为今文学家、古文学家论争的焦点。著名皖派考据学者俞正燮在其《春秋》研究中,就三传价值分判、历代注疏纠谬、典制史地考察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些研究成果向我们展示出嘉道时期考据学学者努力将"考据"与"致用"紧密联系的治学态度,这不仅回应了今文经学的挑战,同时也为道、咸时期经世致用思潮蓬勃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汉代辞赋有两种基本体式,一是骚体赋,二是散体赋。通常人们所说的“汉赋”,就是指后者而言的。关于汉赋的渊源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原因有二:第一,“赋”这一名称本身就是多义的,人们在讨论汉赋的渊源问题时,容易把此“赋”当成彼“赋”,错乱了此“赋”的意义与彼“赋”的意义。第二,讨论者往往看到先秦某种文体对汉赋某一方面的影响,并常把这种影响夸大为全方位的影响。笔者认为,探究汉赋的渊源,应当从汉赋这种文体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入手。本文拟对上述两种混乱进行甄别,并拿出自己对于“汉赋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汉代,狩猎在军事演练和生活调剂等方面的作用大大提高。狩猎活动是汉赋的主要题材。汉赋中的狩猎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彩多样,总体可以分为渔猎和田猎两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方倩 《兰台世界》2014,(11):128-129
董仲舒是我国汉代时期著名的思想教育家,汉代著名哲学家以及今文经学大师,另外,他还是一位儒家学术思想大师,后人称其为汉代孔子。在经历了长期刻苦钻研后,其学术思想愈发精湛,成为声名远播的经学教育大师。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是我国汉代时期著名的思想教育家,汉代著名哲学家以及今文经学大师,另外,他还是一位儒家学术思想大师,后人称其为汉代孔子。在经历了长期刻苦钻研后,其学术思想愈发精湛,成为声名远播的经学教育大师。  相似文献   

14.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并没有将枚乘所作《七发》列入,而只收其《菟园》一篇与司马相如等十家赋并列,并称其为“辞赋之英杰也”。历来研究汉赋的人,也大都喜欢将枚乘的《七发》视之为汉赋由骚体向散体大赋转化的标志,而刘勰为什么却要将其从《诠赋》篇中剔除出来?实际上,刘勰并不是认为《七发》不是一篇重要的作品,而是他发现自枚乘首唱《七发》以来,所形成的以“七”拟题立意的作品,既带有明显的拟作仿效的色彩,同时在数量上又形成一定的规模,故其将这些作家作品置于“杂文”一章中另辟专论。据统计,自枚乘首制《七发》,汉晋…  相似文献   

15.
依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本刊《卷首语》 2012年先后阐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与出版担当、出版坚守和出版使命的关系.文化与出版的关系是一个经典命题,还有许多方面例如文化安全与出版导向、文化资源与出版力量、文化繁荣与出版精品、文化振兴与出版立人等,既可以在理论层面又可以在实践层面作全面深入的探讨,以充分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六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经学走向终结。此时经史之学的紧密联系依然存在,对古史辨派尤为突出。古史辨派在学术思想上受晚清今文经学疑古精神的影响,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也汲取着今文经学的营养,二者之关系体现了近代转型时期中国学术之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文学自觉源于汉赋。如康金声先生提出:“汉赋是文学自觉时代的第一声春雷”(见其所著《汉赋纵横》)。历经两汉四百余年,至曹魏时期的赋体文学,这种文学自觉已经发展成一种真切可感、饶有意识的自觉。邺下文人集团及其同题共赋的创作方法促进了文学自觉曹魏时期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这可以说是“文学自觉时代”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三曹”的倡导下形成了一个素质超群、人数众多的邺下文人集团。虽然该集团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团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邺下文人集团的形成,清楚地看到“文”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文人”成为标志其地位…  相似文献   

18.
《经典咏流传》是央视制作的一档诗词文化类综艺节目,该节目通过将经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形式重现经典并收获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此同时,该节目致力于用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体现诗词的文化内涵及人文价值。作为一档已经成功播出三季的优秀综艺节目的典范,其既包含艺术性、文化性又包含价值性、思想性。该节目在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认同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彩霞 《新闻界》2013,(13):27-30
时政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独特形态,其发展既由时事变更促进,又受权力意志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时政电影创作空前繁荣,其在传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建构国家形象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正为落实贵州大学文科振兴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活跃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气氛,繁荣学术交流,开阔师生视野,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贵州大学图书馆承办的贵州大学2014年第6期(总第188期)文科讲坛于2014年3月19日下午在慎思楼三层会议室举行,特邀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詹福瑞教授作"图书馆与经典阅读"的学术讲座。詹福瑞教授围绕"图书馆与经典阅读"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民阅读调查和国民读书现状,二是大众阅读与经典阅读,三是经典阅读中图书馆的责任。他说从国民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