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21世纪软科学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尽管软科学研究受到更大的重视,但其科学性一直为人所诟病,根本原因在于款科学方法研究滞后,未给软科学研究提供足够支撑.在总结国内外特别是中国软科学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概括出其目前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新特征、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指出未来国内外软科学方法研究的主要趋势,并提出改进我国软科学方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平 《软科学》1989,(2):1-7
<正> 讲软科学发展的形势与任务,首先要回顾一下十年来我国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因为软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一部份,它是在我国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中应运而生的,它是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它的诞生、成长一直受到了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我国软科学的发展是很顺利的,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同时,软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软科学研究始终不渝的宗旨。对一些重大决策,还必须规定必要的程序,程序不完备的不能决策,并把它作为一种制度规定。所以,决策程序化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制度保证。因此,不妨以“实现决策程序化、民主化和科学化”作为软科学研究的宗旨。我国现在的决策程序大致可归纳为下列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二部分回顾了中国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的哲学研究进展、路向、贡献和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外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差异以及意义,提出了未来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一些重要研究问题和可能的路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软科学与软科学研究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次,全面地分析了当前我国软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软科学研究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在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作为我国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在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现状分析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俞立平 《情报杂志》2012,31(5):80-83
从评价对象、评价类型、评价时间三个维度构建了软科学评价的框架体系,然后从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角度构建了软科学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软科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软科学"与"硬科学"界定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西方学者认为“软科学”与“硬科学”的本质区别是其发展水平不同,公众调查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我国“软科学”概念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描述,主要强调的是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决策支持作用,这与西方学才和公众理解的“软科学”概念实质上是一致的。运用图形面积比例(FGA)方法,可以界定“软科学”与“硬科学”,也可用于分支学科的硬度测量。  相似文献   

16.
以1986-2005年间在我国内地发表的6068篇被软科学资助的论文为样本,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年来国内软科学资助论文的主要分布状况、结构变化、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揭示了当前软科学的研究进展及学术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7.
值此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创建50周年之际,本文论述了对情报研究学科、信息和情报以及情报研究、信息分析和软科学研究三者关系的认识,并提出了我国情报学起源和情报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业界和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和归纳分析法,对调查法在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作了回顾和展望,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和国外的差距。认为调查法更好的应用,有赖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加强研究方法应用的教育和训练,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以及提高学术出版界对研究方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学科学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学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我国科学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回顾了我国大学科学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历程,通过调查研究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阐明了当前科学学在大学的学位点设置、教师队伍建设、著作与教材编撰、教学及人才培养成果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并且对科学学未来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教育,特别是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展望.同时也对中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事业30年来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