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利 《出版广角》2013,(11):47-49
安徽少儿出版社在"引进来、走出去"过程中,坚持以重大精品工程为龙头:引进"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带动"三位一体"儿童文学出版战略深入实施;玩具书输出中东市场,凸显"走出去"的辐射效应。2013年春,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安徽少儿社")曾付出的努力取得了可见的回报。最近三年,安徽少儿社在版权贸易上取得巨大进步,"走出去"成绩斐然,在全国专业少儿社中处于"排头兵"地位。三年来,安徽少儿社共引进版权243种,输出版权384种,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就版权引进提出了三个具有独创性的"看待":一是从培养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待版权引进;二是从出版社生死存亡的高度来看待开放战略的实施;三是从参与全球文化竞争的层面来看待民族文化的传承。近年,我们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选的2012年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我们认为少儿出版是最具备走出去潜质的,因为全世界儿童培养的基本价值观都相差无几,所以我们说儿童文学是最容易飞翔的,是没有国界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这方面拥有很多成功经验。比如"彩乌鸦系列"从引进、借鉴到原创,再到走出去,创造中国童书出版走出去的理想模式。再比如受引进版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童书出版发展迅猛,这跟引进来密切相关.我国童书出版从引进来的童书中在内容生产、产业链延伸、宣传营销等方面学习借鉴了很多先进经验,但是我国童书“走出去”还不尽如人意,输出版权的数量远远低于引进版权的数量.文章从品牌童书出版、“走出去”形式的创新、“走出去”渠道资源的统筹、利用好书展平台等方面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杨琪 《出版广角》2012,(4):79-80
随着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的繁荣发展,出版业"走出去"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参加国际书展、投资战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大搞产品发布……但是,眼花缭乱的宣传背后,脚踏实地地打造出真正有分量的"走出去"精品却很少。是什么在影响中国出版物"走出去"?究其原因,我认为集中在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5.
2003年在政策上是开放的一年,2003年5月我国颁布《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允许外商投资零售书店,;2003年7月台湾开始实施修正后的《大陆出版品进入台湾地区发行销售的许可办法》,允许大陆简体字版大专学术用书在台湾公开销售;2003年9月我国颁布《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开放  相似文献   

6.
严小希 《出版经济》2004,(12):64-66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在努力建设经济强省的同时,把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广东增创新优势的基础性战略,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文化大省,与经济大省、经济强省一样,同样应以文化的对外开放程度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出口成绩斐然,无愧于经济强省的称号.然而,广东的文化对外开放和文化产品出口水平由于受到诸多局限,显得与当今的经济对外开放水平很不相称.参考广东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除了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外,通过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出口水平,通过国际市场的磨练,增强广东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是发展壮大广东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编辑之友》2007,(6):9-10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时代要求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文化产业建设水平本身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地位,而且将促使中华文化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挥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出版业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从而进一步增强出版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出版"走出去"日益提升到国家的文化战略,各级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力量推动图书实物出口、版权和资本"走出去"。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之际,我们以专题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出版"走出去"的宝贵经验,展示我国大众出版、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以期给诸位同行带来启发与思考,探索更多更好出版"走出去"的新办法、新举措。《拓展出版"走出去"渠道,提升国际文化传播力》一文汇集了6家出版社"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展示了"走出去"方式的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多文化企业尤其是出版企业在相关政策引导下,在"走出去"方面进行尝试、探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果.版权输出品种数量连续几年快速增长,输出与引进的比例进一步缩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还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不足和困难依然很多,如版权贸易逆差虽逐渐减小,但在将来较长的时期内还不可能逆转,"走出去"图书从内容到形式与国外的差距依然存在,质量亟待提高;大多数输出图书投放市场后反应不一,优秀的畅销书太少;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出版社积极到海外拓展,但短期内投入远远大于产出,需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以提高出版"走出去"的实效,为"走出去"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多文化企业尤其是出版企业在相关政策引导下,在"走出去"方面进行尝试、探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果。版权输出品种数量连续几年快速增长输出与引进的比例进一步缩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还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不足和困难依然很多,如版权贸易逆差虽逐渐减小,但在将来较长的时期内还不可能逆转;"走出去"图书从内容到形式与国外的差距依然存在质量亟待提高;大多数输出图书投放市场后反应不一,优秀的畅销书太少;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出版社积极到海外拓展但短期内投入远远大于产出,需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春艳 《新闻世界》2011,(5):221-22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少儿图书出版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生力军。然而,在一派繁荣景象之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少儿图书"走出去"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拥有5000年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历久弥新。世界渴望了解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的昨天、今天、明天。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是传播文化的渠道,也是增进各国了解中国,缔结和平友谊的桥梁。长期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存在严重逆差,文化市场份额偏低。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学术图书为什么外国出版社不愿意出版、外国人看不懂?笔者认为,翻译质量、翻译经费是出版"瓶颈",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是根本问题。目前,中国学者的人文社科学术著作的版权输出比较困难。外国出版社总是觉得我们学者的学术观点不是主流观点、学术研究不够严谨,表述方式也与西方学者大相径庭,从而导致我们丧失了在世界学术界中的话语权。上述原因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图书翻译出来了,而读者看不懂,被告知翻译质量有问题。于是要求由外国学者修改译稿,  相似文献   

14.
李英 《出版广角》2013,(Z1):72-75
主持人:徐飞,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兼出版社公司董事长主持人:学术出版是学术研究成果的体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同时,学术出版还是国家的学术界和出版界与世界对话的平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学术出版,再也不是少数文化人、科研工作者思想交流的工具,而是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目前,学术出版的总份额占世界出版的32%,是整个出版业当中市场最稳定,利润率最高,回报最可靠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拥有5000年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历久弥新.世界渴望了解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的昨天、今天、明天.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是传播文化的渠道,也是增进各国了解中国,缔结和平友谊的桥梁.长期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存在严重逆差,文化市场份额偏低.2011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欧盟占34%.扭转这一局面,需要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各项工作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学术图书为什么外国出版社不愿意出版、外国人看不懂?笔者认为,翻译质量、翻译经费是出版"瓶颈",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是根本问题. 目前,中国学者的人文社科学术著作的版权输出比较困难.外国出版社总是觉得我们学者的学术观点不是主流观点、学术研究不够严谨,表述方式也与西方学者大相径庭,从而导致我们丧失了在世界学术界中的话语权.上述原因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图书翻译出来了,而读者看不懂,被告知翻译质量有问题.于是要求由外国学者修改译稿,翻译经费(来自中国政府的补贴和图书销售的赢利)陡增还在次要,中国学者的观点可能会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17.
任火 《编辑之友》2011,(5):17-20
"走出去",这一命题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指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精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如果我们将这一命题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就会发现,相对于我们的物质产品、物质文化的"走出去",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精神似乎有些滞后。我们的物质产品在全世界儿乎随处可见,到处都有made in China的标记,我们因此而获得了"世界加工厂"的美誉。但是,在以英语为主流的文化世界里,我们的文化产品却是不多见的。不仅我们的汉字符号显得罕见,就是用英文表达  相似文献   

18.
汤潮 《出版参考》2005,(9S):1-1
近百年来,中国注重把眼光瞄向西方,学习他们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以及当代中国优秀文化,并没有真正走向世界舞台。我们的图书、期刊等,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只能是边缘点缀,无法进入主流市场。这对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对世界了解中国都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9.
正学术语言基本上没有国界,特别是科技语言,基本上就是世界语言,很少有文化障碍。阅读学术著作的大多数人是研究人员,翻译以"信"为主,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内容的准确而不讲究形式优美,对语言有较大的宽容度。中国出版"走出去"日益提升到国家的文化战略,各级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力量推动图书实物出口、版权  相似文献   

20.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从业人员,也是对中国出版人提出的最新要求,为新时代的中国出版"走出去"指明了方向。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下"走出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以期找到问题之所在,通过话语权设置等方式方法,真正让中华文化由"走出去"变为"走进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