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文化资源是拓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内容。在《老房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地方具有代表性的老房子作为教学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老房子寻美之旅,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老房子的历史文化、造型结构和审美价值,进而在老房子主题美术创作中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往往需借助美术造型材料的直观表达来达到其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开发各种美术造型材料,巧妙运用美术造型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古诗配画创作指导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术学科中,以诗词名言为基点,学生在认识理解语文文字的基础上,以绘画造型的形式再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即对诗词内容实施构图、造型、色彩的训练——古诗配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创作思维,培养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何小强 《小学生》2022,(10):79-81
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造型表现类课题,是小学阶段提升美术素养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探究的内容主要是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现状和提升方法。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在造型表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大胆画,作品简单,没有获得感。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指导思路是简化基本形状,丰富作品内容,学生展评时多指出优点。课堂实践结果验证了一部分思路是有效的,在排除教师和学生用品用具不齐全等非关联因素带来的影响后,探究内容选择了大部分操作性较高、相关性强的造型表现类课题,对能否提升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结果将更为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5.
童敏 《四川教育》2010,(9):43-43
【案例】这是一堂自编教材的美术课,属于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中段学生时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有着强烈的兴趣,在课余生活中,还自发研究动画造型进行绘画创作。这是一次审美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很好契机。由教师引导研究,并且启发创作,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大收获和长远影响。本课通过玩、看、听、讲、议、唱、跳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以体会想象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蔡鹏鹰 《亚太教育》2024,(4):135-138
基于新课标背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渗透绘画技能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各项绘画技能,形成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为此,运用案例分析法、实践探究法等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小学美术课堂上渗透绘画技能的方法,包括结合课程主题内容布置生活观察任务、引入丰富多样的作品指导美术欣赏方法、结合演示方法要求运用演示教学方法、运用观看比较方法比较相似美术作品、提供示范模仿机会指导绘画基本造型、引导学生创意绘画、借助不同绘画材料指导不同表现方式等。  相似文献   

7.
许志群 《江西教育》2022,(36):90-91
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过程,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物象特征的理解、作品的表现方式,都是影响美术创作的重要内容。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作品的深入解析,让学生感知美术作品的表达方式,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主观表达,把物象的特征通过主题作品的创作表现出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美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发学生想象创作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想象画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展.教师可以设计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活动,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创作想象画,进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9.
观察能力是学习美术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它在学习美术所需的诸多能力中占首位。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把教学重点仅仅放在学生的造型能力上,片面地认为美术教学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而已。美术是一门脑手协调的造型艺术,是以观察为基础的,看不出来,当然也就画不出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进行临摹训练时,不仅能够把美术作品完整临摹下来,而且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可是一上到写生课时,他们就感到手足无措,更别说默画练习与创作了。有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学生的美术基本功…  相似文献   

10.
谈愫 《考试周刊》2013,(10):167-167
新课程标准倡导美术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美术活动中,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要给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美术教学中不应拘泥于教材规定的内容,而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让学生在美术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就能够创作出自己喜欢和满意的美术作品。文章以提升小学生美术造型能力的主要策略为研究内容,分别从临摹、写生和创作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又从"绘画日记""主题创作""自由创想"陈述创作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张华 《成才之路》2020,(1):122-123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绘本展开教学,用更加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配合教师完成美术学习任务,从而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合理运用绘本展开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详细解读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时,总是让学生对某一物体的造型进行反复的独立练习,然后再进行组合拼凑完成所谓的作品创作。久而久之,学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觉得美术创作单调无聊,且总觉得画出来的作品不是自己的,无法更加有效地发挥潜能,以致对美术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学生练习绘画到一定程度后如果不练习成人专业素描的话就很难找到明确的方向,教师也难以深入指导。果真如此吗?有四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即以“图文结合”切入,指导学生“以文导画,图文整合”进行创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造型"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站在课程教学的角度审视,学生绘画基础造型能力停留在较低水平,主要源于三个问题:课程的安排问题,教学的方法问题,资源的单一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因改善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重构课程内容,促成学生整体美术造型表现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美术创作课,它包括绘画创作课、图案创作课、立体造型创作课等。而绘画创作课,在小学美术创作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可以细分成各种不同侧重的创作课,如命题创作、记忆画创作、想象画创作等,它在实施美育、开发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绘画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在美术高校艺用人体解剖学是技法理论的一个必修科目,但人体结构运动学则列为体育专业学习的内容,美术专业过多偏于结构解剖而忽视结构运动的状况已由来已久。美术创作的主要对象是人,如果在教学中把运动解剖放在受歧视的地位,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我们以人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中,艺用人体解剖学是重要课程,这种技法理论对指导美术工作者和初学画的学生在认识和塑造对象上起着积极作用。随着科技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人物画创作对新技法理论增加了要求,为此,扩大原有技法理论容量,更新…  相似文献   

17.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重要时期,而美术课堂教学是实现美育教育目标的主阵地.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要求,重视美术实践活动,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实践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探索,进而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基于此,笔者对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展开了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赵翊 《辽宁教育》2024,(7):74-76
高中美术创作教学是高中美术学科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美术创作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将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生活体验、人生态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基础美术课程教学大纲将具象写实基础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贯穿于整个现代高等美术教学之中。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更是将具象写实基础作为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双重基础之一,这足以体现具象写实基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霍波洋在《双重基础:具象写实基础》一书中提及的"双重基础"概念,也在强调具象写实基础和抽象造型基础,认为具象写实基础是学生造型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通过专业的具象写实课程训练能够提升学生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拥有再现客观对象的能力,塑造出符合创作主题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入乡土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巧用乡土资源,如绘画创作时让学生尝试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尝试造型时让学生了解民族服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民俗庆典、主题活动中鼓励学生根据乡土资源大胆创新等,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