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演进趋势、建设路径模式选择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研究,分析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理论、评价方法及存在的缺陷,为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对我国部分重点城市或区域正在开展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文忠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45-1756
科技创新中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集聚、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撑,以及创新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相互促进。中国在面向未来发展征程中,建设不同层级的科技创新中心网络体系,形成能够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全国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区域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促进地方特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地方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和建设各种科技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平台,以企业为创新活动主体,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的职能也随着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发生变化。一流大学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其大学职能的显著特征,也是汇聚办学资源、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部分一流大学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指出当前存在的质量有待提升、服务发展不平衡、协议落实不足等问题,提出在一流大学建设中高校科技创新要破除旧有思想观念、开发校内既有资源、着力优化服务体系、推进政府、大学、企业协同治理,以全面提升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区域科技创新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为区域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协同培养运行机制对高质量就业和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和总结高校和企业协同培养的成功案例,提出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联合科研创新竞赛平台,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指出高质量就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检测标准,是促进区域科技经济长期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布局建设,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创新主引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际,对比分析主要地区和城市群科技创新发展基础,提出新时期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优先选择。在此基础上,多维对比分析建设西安兰州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与优势,提出以“点线面”结合方式,以“秦创园”和“陇创带”建设“串珠型”科技走廊和10个方面的创新联合体,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探索建立协同联动、高效高能、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湖北省委赋予宜昌的使命任务,也是宜昌实现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重要引擎。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标北京、上海、粤港澳、成渝地区、武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得出宜昌已具备建设省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条件,但仍存在创新主体活力不够、创新集群尚未形成、创新平台多而不优、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区域创新协同不够、创新生态有待优化等问题。据此,提出聚焦创新主体、双链融合、创新要素和区域协同等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深入研究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9个典型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结果得出我国最具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实力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和广州,并指出科技创新中心与区域经济间的协同作用。最后根据部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短板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协同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环境三方面出发,研究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揭示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协同创新的路径和关键环节,并以天津科技孵化网络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区域孵化器协会是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各类主体协同创新的核心领导者,它通过建立协会网站,成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孵化资源的积累和共享;孵化器运营能力的提升是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协同创新的核心动力,以此为目标,地方政府、区域孵化器协会、孵化器和相关辅助性主体被统一在协同创新的系统框架内。  相似文献   

9.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正日益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升综合实力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战略。对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国外沿海科技创新中心,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沿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归纳,凝练出它们共同的做法和举措;并通过梳理这些沿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对青岛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行顶层设计,提出建设主线、创新要素布局和具体实施路径,以期为青岛市等国内沿海城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路径,从要素协同的视角剖析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整体区域特征及现存问题,总结归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经验模式。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明显不均衡,尽管已在组织与制度设计、跨境科技创新协同、要素流动与共享、创新合作平台体系搭建等方面形成了特色经验与模式,但仍然存在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产业科技创新协同程度不高、要素流动渠道不畅、主体动力不足且协同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完善科技协同创新协调机制、推进形成创新资源共享和开放机制、打造创新主体协同机制及建立协同创新资金保障机制等建议,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打破“三个地区、两种制度、三种语系”的创新要素流动障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协同创新投入-产出-转化过程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C9联盟高校为例对其协同创新能力和过程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第一,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分化严重,投入、产出和转化越向后段差距越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整体实力突出;第二,对于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产出-转化和转化-投入效率,大部分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水平较高,但是产出-转化、转化-投入的效率较低,系统整体运行不畅。  相似文献   

12.
张盼 《科教文汇》2014,(4):82-83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对影视教育发展而言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从“协同创新”的理论源头出发,解读影视教育协同创新内涵,并以辽宁师范大学协同创新实践为个案,指出高校应从区位条件、科研能力、师资基础、学科特点、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家、地区发展战略与政府相关部门、兄弟院校、行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3.
以江浙沪三地为研究对象,结合三地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制度临近性、认知邻近性和经济邻近性等因素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能够促进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认知邻近性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呈倒U形。模型测度结果显示,江浙沪地区之间的认知邻近性较高,已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抑制作用;经济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尚处于正向影响阶段。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有研究较少从跨区域维度考察协同创新,且在进行协同创新绩效测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参与各方的协同联系。本研究在明晰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复合系统,测算区域间协同投入和协同产出,进而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2013年-2016年间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长三角内部各区域间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呈阶梯状多元化分布,其中江浙沪各自与皖的协同创新绩效水平高于江浙沪彼此间的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并因地理邻近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2)京津冀内部各区域间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呈极端化分布,京津和京冀协同创新绩效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津冀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则较低;(3)长三角地区整体协同创新绩效水平高于京津冀地区,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和规模效率,京津冀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均有较大差距;(4)区域间协同度对于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理邻近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则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影响较小。最后提出了提升绩效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看作一个复杂巨系统问题,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从物理发展、事理发展和人理发展三大维度构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并结合2035年远景目标,利用2010—202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其纵、横向发展态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水平呈现整体递增、稳中向好趋势,但综合得分低于江苏和浙江两省,尤其在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科研条件及人才科技创新产出等方面与上述两省仍有一定差距。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提出构建多元化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体系、建立“政产学研”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创立长江经济带省市人才协同评价机制等建议,并对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科技研究成果转化率、深化国际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合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比较长三角主要城市材料科学领域发展趋势,为上海市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针对2015—2017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发表的材料科学领域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发表年份、数量、机构以及合作单位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上海市发表的论文数量在长三角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以上海为第一作者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共2865篇,其中与外地合作论文占一半以上。上海市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综合实力突出,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重大科研成果研发和区域协同创新,推动材料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创飞地是飞地经济模式的延伸和创新,具有区位特殊性、功能叠加性和运作方式特殊性的特点。本文分析科创飞地嵌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后的运行机理及其对创新网络的影响,并以浙江省新昌县的科创飞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创飞地是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嵌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之后,通过多重功能叠加组合降低了创新搜索成本、提高创新协同精准性,改变区域协同创新空间互动机理,提升网络运行效率和传导效应,为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弱势地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途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结合产业类型、企业需求等在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建立科创飞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管理运营科创飞地中的决定性作用、搭建从创新孵化到产业化的链式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创飞地政策支撑体系等建议,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及39项三级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对39项指标采用增速法进行滚动预测,并测算出31个省(市、区)2030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结合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化、区域创新格局及区域科技力量空间布局等,对未来十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趋势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至2030年,中国科技创新区域进一步集聚,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一纵一横”两大创新带的廊道效应逐渐突显,成为区域创新集聚区;中国科技创新重心不断向南转移,区域间科技创新发展依旧不平衡,而城市群协同创新将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科技创新发展逐步进入“超越行政区划”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高校在英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将英国大学强大的科研成果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英国政府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通过对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校科研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方法与模式的对比分析,剖析英国对研究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估系统的创新改革举措与成效,借鉴英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进经验,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国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协同创新及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提升技术创新的重要方法。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内协同创新主体日趋成熟,但主体间关联性较弱、科研成果跨界流动不畅以及转化困难等问题制约了科技协同发展。为研究以载体平台为连接枢纽的湾区内协同发展及一体化建设,与世界三大湾区载体平台发展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以创新市场主体、优势学科门类、联合实验室、孵化空间和创新联盟为着力点,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科技载体平台的路径。最后,在强化载体平台“创新枢纽”地位、构建实现多产业融合的载体平台以及深根典型创新平台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大湾区内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