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世对韩愈与大颠交往的考辨主要围绕诸家针对韩愈《与大颠三书》之真伪,从主真、主伪两方不同立论而进行相互辩难,以及对韩愈辟佛而近佛的事实所展开的评判,由此反映出韩愈与大颠交往在后世的接受生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思想文化演变与韩愈接受的动态关系。这本身即构成韩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韩愈与大颠     
在贬潮期间,韩愈与大颠的交往,除了对大颠的学识和人品的仰慕之外,也与韩愈在潮州时离群索居,孤独寂寞,心灵上渴望得到解脱,学问上亟需与知音探索有关.这也可从韩愈既排佛又能吸收佛学的精华为我所用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3.
韩愈贬谪潮州期间,与南派禅宗大师大颠交往,一是禅宗南宗与儒学有相通之处,二是韩愈心理诉求和精神互勉上的需要,并不影响韩愈兴儒反佛的儒家立场。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韩愈在八个月的潮州刺史任上与大颠和尚的交往和兴办乡校两件事进行剖析,指出,必须把这两件事放到治国理政的层面上来理解。与大颠和尚的交往,传达了韩愈吸取禅宗治心之长,用于治国济世的苦心。而能够把治心与治国系联起来的,是“礼”的讲求。用礼“化民成俗”,又要通过学校来完成。为此,韩愈在潮州兴办乡校,目的是教平民以礼数,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个好百姓。两个方面合起来看,表现了韩愈崭新的文化理念,也成就了他作为一个平民政治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韩愈极力排斥佛老,但被贬潮州后,却又与高僧大颠为友,这历来引起不少议论。本文认为,韩愈喜颠行为,和他的排佛行为并不矛盾。韩愈与大颠交往的主观意图,正是要通过礼待门徒颇多的名僧大颠这一有影响的人物,以宣扬唐朝天子“神圣威武仁慈”,同时显示刺史礼贤下士,治政有方,以使“蛮荒无不安泰”。韩愈被贬潮州之后,远离朋友与同僚的孤独之感,无时不在向他袭击,他与大颠交往,自鸣清高,自表推崇孔孟,继续宣扬圣人之道,这是他在逆境中寻求精神慰藉和借机鸣志的一种途径。韩愈虽同佛教势不两立,但他从不厌恶僧人,他对与他往来的和尚,都表示出要以儒改佛的决心;韩愈赠衣予大颠,赠的是儒衣,而不是僧服,其“人其人”之意由此正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韩愈《与孟尚书书》为主要依据,联系他与众多蜕化僧徒交往事实,对韩愈与大颠关系的实质提出了一种新看法,即儒禅相通说,从而能比较自圆其说地解释了韩愈反佛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古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同时也是一次文学语言的大变革。韩愈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和倡导者,只是柳宗元逻辑思维严密、性格谦和,文章以峭拔见长;而韩愈则好名利、有霸气,文章以气势和新奇取胜。在散文语言的革新上,韩愈的主张及实践均取得了巨  相似文献   

8.
韩愈的治潮观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经术上,韩愈坚守了先王之道与对君子固穷的信仰;政事上,韩愈推行了安民除害与尊孔兴学的善政;传承上,韩愈招揽弟子并且受祭于潮,成为一方宗师。韩愈作为潮州宋学的先驱,其治潮举措是宋学在潮州历史上的第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9.
韩愈七古声调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清初,在音韵学风气波及的诗律研究热中,韩愈七古在声调上的典型意义上对诗学家所发现。对韩愈七古逐句检点统计,足以说明韩愈在唐代的七古写作中,尤其在句型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他作七古并不像清代古诗声调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严格拒绝律调;但也显示出他句型的尚异倾向。韩愈诗中除了10种常用句型外,还有不少声律奇持的句型,很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是中唐的两大对立诗派。两派的代表人物韩愈与白居易的交往活动,颇值得关注。张籍作为韩愈的学生,却致力于创作元白诗派所擅长的乐府诗,他与韩愈和白居易的交往都很密切,了解他们的交游情况,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韩白两大诗派以及韩白之间的创作和相互影响情况,对于我们确定张籍的诗派归属问题也会有所启发。 韩愈和白居易直接交往的诗作不多,但韩愈写给白居易的有两首:《早春与张十八博士籍游杨尚书林亭寄第三阁老兼呈白冯二阁老》和《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写给韩愈的稍多些,但也只…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给教师上定义,最有影响的当属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这个教师定义,影响颇为深远,一千多年来,教师基本按照韩愈的这一思路,履行教师职责,实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些论者对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批评,分析了韩愈在该句中所使用的“道”、“传道”以及由此构成的“师道”,认为人们的批评在逻辑上是错误的,没有准确地把握韩愈的原意。然后本文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对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当前教师教师和教师专业化主张中明显忽视“师道”的问题表示了担忧。  相似文献   

13.
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在人格上表现出一种“狂颠”的特征,其狂颠人格经历了一个由“人”之狂颠到“仙”之狂颠的演变过程。这一人格的演变是王重阳自觉的宗教追求的结果.同时也是王重阳审美人格的形成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王重阳实现了从与现实社会相对立到对现实社会的超越.达到了与道合一的自由逍遥的审美人生境界。通过王重阳“狂颠”人格与魏晋名士“狂放”人格的比较,可以看出宗教实践对于审美人格建构的独特意义及深刻价值。  相似文献   

14.
韩愈一生遭遇了阳山之贬和潮州之贬,在这两次被贬的过程中,韩愈在保持自己“不变”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贬官的原因、韩愈被贬后对“贬官”这一事件的认识以及韩愈在贬所的状态三方面可以揭示韩愈两次被贬中的“变化”与“不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坡与苟     
一新一期的《至尊文学》出版了。这一期《至尊文学》可不得了,居然同期刊发了当代文坛最著名的两位作家大不颠和小不颠的作品——《猫碗里的咖啡》和《猪圈里的鸡蛋》。不用说,两大当红作家的文章都是上头条的水平,两篇文章挨在一起。大不颠翘着二郎腿,抽着雪茄,喝着咖啡,翻开杂志一看,鄙夷地说:"什么?我竟然和小不颠在同一期杂志上发表文章?"  相似文献   

16.
试论韩愈古文与小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与传奇生成于同一文化环境。小说与韩愈古文同其叙事性,证明了二者确有通同之处。韩愈融通古文与小说的创作尝试可分为“小说古文”和“古文小说”两个层面。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是古文与传奇沟通的一座桥梁,也是韩愈“小说古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小说对于韩愈古文的影响还表现在后者对可读性的追求上。韩愈还熔古文与小说于一炉,大胆创新,写出了被人称为“古文小说”的《石鼎联句诗序》和《毛颖传》。中唐时文学审美的大趋势是由雅人俗,时风众势,韩愈不可能遗世独立。小说与古文两种文体间的天然联系对促成韩愈古文与小说的艺术交流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腾格里”一词兼有“天”和“天神”双重含义。作为“天”,最早绝非指“天空”或“天穹”,而是指凡颠之称和凡颠上空或上方之称。在凡颠和凡颠上空或上方,也即“天”上,最引人注目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什么天体呢?毫无疑问,是日月星辰。在日月星辰中,太阳、月亮占据着无与伦比的显赫地位。所以,蒙古语族远古先民所崇拜的“腾格里”,最初指的便是太阳和月亮这两个有生命有人格的天体;太阳、月亮这两个有生命有人格的天体便是蒙古语族远古先民所崇拜的“腾格里”。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是最后的。  相似文献   

18.
胡敏 《文学教育(上)》2014,(13):130-131
韩愈有大量作品传世,其自身又曾历任学官并亲自参与教学实践,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阅读教学上,韩愈主张在阅读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杂收旁取,阅读时应手脑心口并用,以便读有所获。在作文教学上,韩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写作观,并认为作文应辞必己出。韩愈的课堂活泼生动,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教学形式多样,是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高效课堂。他的文学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仍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韩愈是唐代古文创作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散文“如长江大注,千里一道,冲飙激浪,污流不滞”(皇甫湜《谕业》),“自诸子以来未有也”(石介《尊韩》)。这种成功,是他对前代文学“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俱收并蓄,待用无遗”(韩愈《进学解》)的必然结果。韩愈之后的赵德,在《文录序》中曾这样评价韩愈和他的散文:“昌黎公,圣人之徒欤!其文高出,与古之遗文不相上下。”以韩愈散文的成就比于先秦古文,实在是不过分的。这种评价同时也昭示了韩愈散文与先秦古文的流和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贺被许多诗论家定为韩孟诗派的后继者。的确,他们的诗有许多渊源关系。李贺对韩愈的接受也是多方面的,但他的诗并不是韩愈诗歌的翻版,而是又作出了许多新的开拓,正是这些开拓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蚀特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