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以为,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形势下,很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常听读者有这样的议论:“现在报上说的尽假话”。虽然,此语说的过分些,但是只要我们留神,就不难发现新闻媒介中有许多不实报道。有的单位工作并不出色,却把它吹得象朵鲜花;有的产品本来不好,却硬说它性能优异无比;有的人明明群众对他意见很大,却被说成了群众拥戴的带头人;更有甚者,有的明明是骗人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策划越来越受到新闻界以至社会各界的关注。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闻策划?当前它为什么这样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使用它?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从开播至今仅四年多的时间,但是它所引起的冲击波却是强烈的,它的零距离服务百姓的编辑方针和极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时效是新闻的根本,是构成新闻的关键要素。没有具体时间这个要素,再重要的新闻也会失去价值。一、改扩版以来新闻时效“四增两减”,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兴报道类型的民生新闻刚面世时颇受好评.但是随着实践操作和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对它的批评和质疑也日渐增多.这些批评性意见主要可以归纳为:1、在内涵上缺乏明晰的界定;2、在选题上容易与社会新闻混同;3、报道立场常或流于琐碎煽情,或过度干预了事件进程,有导致媒介暴力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来,随着社会各项改革的进展、人才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如何加紧自身改革以适应社会需要的严峻课题。新闻教育也不例外。(一)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新闻教育面临的人才竞争形势。从这些年新闻单位人员补充情况来看,有两种人是新闻专业毕业生的重要竞争对手。一种是来  相似文献   

7.
浮光掠影的新闻采写方式,浅尝辄止的新闻采写态度,如今"伪民生新闻"充斥媒体。本文从民生新闻的实用价值、社会文化背景、创优意识、娱乐价值及情感价值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8.
魏海彬 《新闻世界》2003,(12):34-34
新闻客观性原理是新闻学理论的一块基石.报纸新闻、广电新闻、网络新闻、口传新闻、形式各异。但从这些特殊的、个别的新闻仍能抽取普遍的、必然的、不变的特性。这就是客观的新闻本体。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它在社会生活中座标在何处?应该干什么?起什么作用?这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新闻工作者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  相似文献   

10.
朱娜 《传媒观察》2014,(6):10-10
正2013年12月2日,很多网站都醒目地挂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被讹"的类似稿件,一时间舆论哗然,不少热血青年更是替这位"纯真"的外国人抱打不平。在当前国内环境中,好心搀扶摔倒老人却反被敲诈的事情并不鲜见,因此网友都一边倒地斥责大妈丢了国人的脸。然而第二天,新京报记者的一番调查,还原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老外不仅不无辜,还很猖狂,视频中用流利的中文辱骂坐在地上大妈的画面十分刺眼。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闻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读者呢?我认为必须在“新”字上下功夫。必须按照新闻的规律办事,进一步拓宽视野,把报道的触角延伸到人们关注的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时俱进,掌握方针政策,才能写出新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新闻创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末年初.又到了优秀新闻稿件的申报和评奖的时候.这也是优秀新闻工作者收获果实的时候。笔者在平硕山市广播电视局新闻中心从事电视新闻记者工作多年。近几年才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规律。2005年至今。有3件作品分别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7件作品获市好新闻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谈到民生新闻,人们会想到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和青岛电视台的《生活在线》。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牌栏目,以其报道的平民视角、主持风格的生活化和口语化,倍受观众喜爱。虽然这些栏目各有特色,但都被业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称为民生新闻。一、民生新闻的界定什么是民生新闻,业界人士有不同的解读。南昌大学赖浩锋在《解析民生新闻三内核》一文中对民生新闻做了这样的概括,“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  相似文献   

14.
实行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制,是新闻专业干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这次被称为“单轨”制的职称评聘,既有“荣誉”,又有“实惠”,幸运者可以连补三四级工资,称心者可以升一二级工资。而多数不如意者感到迷惘、惶惑、烦恼,有的评上个“初级”或“记者”,还没有原来的工资高,与原职务也不相配,尤其是市(地)县级的新闻单位新闻工作者,感到没奔头。根据评聘实际情况,下列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16.
学习长江日报社副总编辑潘堂林所著《怎样发现新闻》一书,试谈个人对新闻发现的一点认识,以此就教于新闻界同仁。 新闻发现是新闻主体与新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新闻发现,《怎样发现新闻》给其内涵所作的界定是:“识别客观事实的传播价值,看出或者找到客观事实本身固有的值得传播的要素。”谁“识别”谁“看出”,毫无疑问,是新闻主体即新闻工作者。因此,这个界定是从主体出发所作的界定。但是,由于新闻主体的素质不同,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个客观事实,有的认为其具有“值得传播的要素”,有的认为其不具有“值得传播的要素”。又由于新闻主体所对应的新闻客体即客观事实构成的要素不同,其本身有的具备“值得传播的要素”.有的不具备“值得传播的要素”。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将新闻媒体称为大众传播,因为它直接面向广大民众。抨击时弊,揭露丑恶现象。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从社会的影响来说,一个媒体,敢不敢搞舆论监督,是这个媒体有没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标志。然而,舆论监督又是政策性强、责任大、难度大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比起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来,舆论监督的影响力更大,也更难。要说难,难在两个方面:一是外界的压力,二是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兴报道类型的民生新闻刚面世时颇受好评.但是随着实践操作和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对它的批评和质疑也日渐增多.这些批评性意见主要可以归纳为:1、在内涵上缺乏明晰的界定;2、在选题上容易与社会新闻混同;3、报道立场常或流于琐碎煽情,或过度干预了事件进程,有导致媒介暴力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视觉新闻”一词是从日文借用来的,原指电视、新闻影片等视觉传播工具,这里转义指一种形象、立体、有典型细节和生动画面的新闻写作风格,即熔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于一炉的新闻写作风格。这种“视觉新闻”在美、英、法和日本等国已经兴旺起来了。它是电视普及的结果,同时也是文字记者之间彼此竞争的产物。学会写视觉新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新的任务,也是文字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具体说来,视觉新闻的写作技巧都有哪些呢?从我国新闻界新闻写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读了《声屏世界》今年第八期上王新武同志的《现代新闻定义之商榷》和廖鸿同志的《对新闻定义的理解》两文之后,引起了我对新闻定义的思考。上述两位同志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和重新修定新闻定义,我也有同感。如何使新闻定义更科学呢?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以就教于新闻界同仁。一、新闻属何范畴新闻属何范畴?似乎是个不值一提的问题。但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拿上述两文来说,王新武的新闻定义是:“用成文性表意信息符号公开传播的最新事实”。廖鸿的新闻定义是:“新闻就是大众所关心的、最新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