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疑问代词除了表询问的功能外,还有表虚指、任指、否定、反诘等非疑问用法.<朱子语类>中的<训门人>篇的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以虚指为主,同时兼有其他几种非疑问用法,并有个别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先于其疑问用法出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3.
《考试周刊》2016,(69):12-14
本文爬梳整理出《生经》中"何"系疑问代词的反问、虚指、任指三种非疑问用法案例,发现两例较少见的"何"的任指用例,可知在《生经》疑问代词系统中,"何"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最为完备。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5,(4):26-29
通过对传世《列子》中的疑问代词进行穷尽统计分析,并与上古汉语和中古时期的疑问代词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对比,发现"何方""奚方""何术""何所"等在疑问形式的结构或用法上与先秦语法规范不相符。以此为《列子》为魏晋人伪作提供补证。  相似文献   

5.
"何"字在古文献中最早见于<尚书><诗经>,可以说西周初就开始使用,"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是个作宾语的名词.在十三经中,"何所……"结构只在<论语>中出现一例.随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趋势的加强,魏晋时"何所"作为一个复音节词在文献中频繁出现,仅<世说新语>中就出现19次,到唐代<南史>中更是出现36次之多,"何所……"这种结构作为一种句式逐渐被后人沿用.  相似文献   

6.
刘汉生 《天中学刊》2007,22(1):81-84
从先秦到中古时期,作为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人称代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把上古时期的《史记》和中古时期的《世说新语》的人称代词进行历时的比较,可以看出人称代词在数量和使用频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并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从中古汉语到近古汉语,作为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人称代词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拟把中古时期的《世说新语》和近古时期的《儒林外史》中的人称代词进行比较,以找寻一些人称代词产生和消失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东汉是汉语语法从上古到中古发展的重要阶段,《论衡》中的疑问代词"谁"既有对先秦汉语中"谁"的句法功能的继承,也有某些功能的扩展和演变,还产生了一些新的语法现象。择其要者:(一)"谁"的句法功能与上古汉语基本一致,主要用作主语,次作宾语和判断句谓语,较少用作定语;(二)"谁"作宾语已基本后置,占"谁"作宾语总数的86%;(三)"谁"不仅可以问人,也可以用于问事物;(四)"谁"用于表选择问的频率和范围都超过了上古时期。  相似文献   

9.
东汉是汉语语法从上古到中古发展的重要阶段,《论衡》中的疑问代词"谁"既有对先秦汉语中"谁"的句法功能的继承,也有某些功能的扩展和演变,还产生了一些新的语法现象。择其要者:(一)"谁"的句法功能与上古汉语基本一致,主要用作主语,次作宾语和判断句谓语,较少用作定语;(二)"谁"作宾语已基本后置,占"谁"作宾语总数的86%;(三)"谁"不仅可以问人,也可以用于问事物;(四)"谁"用于表选择问的频率和范围都超过了上古时期。  相似文献   

10.
代词“之”字在上古献中主要作指示代词用,绝不作疑问代词。(韩非子)中“之”字的用法较为复杂,对此进行较为详尽的考察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古献的真正指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世说新语》中指示代词"尔"的穷尽式统计分析,将其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做出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的《歧路灯》处在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演进的过渡阶段,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方面对《歧路灯》中"啥"类疑问代词的具体用法做了详尽地静态描写;另一方面,对于《歧路灯》中"啥"类疑问代词所反映出的时代和地域色彩也作了进一步探讨,认为"啥"是一个地域性较强的方言词,在所考察的文献中,只在河南以及山东方言的局部使用。今天河南方言中"啥"仍十分活跃,大部分河南话基本只用"啥",不用"什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汉代重要典籍《说苑》中的疑问代词的定量定性分析,认为汉代主要问人的疑问代词是“谁”,语法功能完备;主要问事物的疑问代词是“何”,语义呈扩大化趋势;主要问处所的疑’问代词是“安”,已呈衰微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把"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归纳为"任指"、"某指"、"特指"三类,并对这三类非疑问用法的表现形式作了较详细的描写和分析,方便读者在更进一步地认识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相似文献   

15.
16.
赵长才先生在《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一文中介绍了"亦"表疑问语气的用法,并认为表疑问语气的"亦"是由它表类同的"也、又"义在疑问句特定语境中直接虚化来的,①这使我们对"亦"的意义用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笔者在赵先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先秦文献疑问句特别是对较早出现"亦"的疑问语气用法的《论语》和《孟子》的考察,对疑问副词"亦"的来源,有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句法结构和语义类型对《世说新语’中的“以”字处置式进行了分类分析,确定了其中的93例“以”字处置式为早期的广义处置式,它们表处置(给)、处置(告)、处置(作)、处王(到)等语义。从而为“以”字结构能表处置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春秋繁露》疑问代词“何”和“何”字结构,以及“谁”、“孰”的使用都表现出与同时代的《史记》中的使用有不同的特点,其更多的保留了先秦汉语疑问代词的特点。这是汉语语法在同一时期发展的不平衡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晚唐五代时期的禅宗文献《祖堂集》中疑问代词“什摩”可以用于反诘,具有否定功能,“什摩”的反诘用法已开始多样化,且基本上沿用到了现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比较,“什摩”的反诘用法尚处于萌芽、发展时期,并不十分丰富、成熟。  相似文献   

20.
“对”的形义来源,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世说新语》中“对”字共出现59次,所处的 语言环境大致有5种情况:对 曰;对 N 曰;对 N V;F(能) 对;其他语境。“对”用做动词、 名词,还用做介词,用法具有典型性。据我们考察,先秦典籍中的“对”不用做介词。介词“对”萌芽 于西汉,产生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