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四则混合运算》一节中《练习十》的第3题,叫做“有趣的练习”,原题如下: (53-35)÷(5-3) (41-14)÷(4-1) (62-26)÷(6-2) (83-38)÷(8-3) (71-17)÷(7-1) (92-29)÷(9-2) 这组题的趣味在哪里?如何教学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步,先让学生算出结果,使学生们感到“惊奇”,这些题的得数(或商)怎么都是9? 第二步,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2.
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出商不变性质后,对“商不变性质”这段文字进行了一番咬文嚼字,紧扣性质中的“同时”“扩大”“缩小”“在除法里”这些词语进行练习,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了商不变的内涵及外延。1.判断{15÷3=5 150÷3=5对不对,加深理解性质中“同时”这一词语。师:在学了商不变性质后,有的同学认为15÷3与150÷3的商一样都是5,你认为对吗?为什么?生:不对!15÷3=5,150÷3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在教学七册“商不变性质”以后,要求学生做课本上“练习十一”的 1、3、4题,而第2题: 根据31200÷2600=12,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312÷26 3120÷260 1560÷130 15600÷1300 312000÷26000 156000÷13000却不要求学生练习。课后,笔者与执教老师交谈,问:“第2题为什么要跳过去不要求学生练习呢?”答:“这道题有难度,学生解题有困难,以后再说。”这使我很快地想起平时听课中,也常发现一些教师处理课本中较难习题的一些情况:有的出补充例题,先编制与“难题”大同小异的例题,再作详细讲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商不变性质”,就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用字母来表示:a÷b=c时,(a(?)d)÷(b(?)d)=c(不变)。运用这一性质来解题,能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收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如: 650÷25 =(650×4)÷(25×4) =2600÷100 =26 但是,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得到的商是不完全的商,余数不是零,运用这个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计算,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如:  相似文献   

5.
孙俊勇 《山东教育》2005,(34):43-43
一、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限时5分钟)2539+823=10351-1029=3096÷43=69×48=769+54×73=2549-35×28=1584-2856÷14=302÷(267-183)=63×(1458÷27)=1987-889+764=28547-5869-3698=576÷8×145=二、认真读题,仔细思考,在题中“___”上填合适的答案(1)请你用3个0和1、5、8组成一个数:______,这个数读作______,它的最高位是______位,把这个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2)比较大小:9876○8967083215○832147661215○8320844(3)如果让你口算520+480,你会怎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24138+8289=32327()(对的打“"”,错…  相似文献   

6.
一位老师在教“商不变的性质”时,让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 一种电视机,每台400元,1500元可以买几台?还剩多少钱? 有些学生的解答出现了如下的错误: 1500÷400=15÷4=3(台)……3(元)  相似文献   

7.
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并使其转化成解题技能与技巧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因此 ,如何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谈谈几点做法 ,供大家商讨。一、针对重点知识设计层次练习对于数学中的重点知识 ,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拾级而上的练习。例如教学“商不变性质”时 ,当概括出“在除法里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的性质后 ,让学生完成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 1)基本题 :5 7÷ 3 =( 5 7× 5 )÷ ( 3×□ ) ,5 40 0÷ 3 0 0 =5 40÷□ =5 40 0 0÷□ ;( 2 )发展题 :根据 1690 0 0÷…  相似文献   

8.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材料,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去探索。学生回忆了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之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1÷2=2÷4=3÷6”改用分数表示:12=42=63。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是不变的?从右向左看呢?联想“商不变性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说明…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五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商不变的规律”的一个教学片段为:  准备环节:通过基本训练题(略)让学生理解并巩固“扩大”和“缩小”的概念。  新授环节:(注:为便于教学,教者将教材第85页例10从数到形作了完全改变,新授是这样引入的)  师:被除数是48,除数是8,商是多少?  生:商是6。  师:对。但是如果老师将被除数48和除数8分别作些变化,同学们有信心很快把得数算出来吗?  生(跃跃欲试):有。  (师出示下列各式)  (1)(48×3)÷(8×3)=  (2)(48÷2)÷(8÷2)=  (3)(48×5)÷(8×5)=  (4)(48×10)÷(…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六年制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第19页例4、第20页例5。教学过程:  一、比较导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昨天学习的知识。  1出示“准备题”:5628÷67 (请一学生上黑板演算,其余同学“开火车”口算)。  1.5÷5  0.42÷7  2.8÷14  0.36÷18  0.56÷4  9.6÷6……  (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讲评演算的准备题。)  2投影演示:填写下表:(课本“复习题”)被除数15150除 数550500商3  填完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1)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2)运用了什么性质? …  相似文献   

11.
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教师的“教”又是短暂的,有限的;学生的“学”却是长久的,无限的。所以,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不仅要研究怎样教,更要研究怎样学。语文教师是这样,数学教师也应该是这样。 现以“商不变性质”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1、感知新材料,明确“学什么”和“教什么”,克服小学生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1)学生口算下面各题,得出感性材料。 6÷3=(2) 60÷30=(2) 600÷300=(2) 6000÷3000=(2) (2)学生观察以上各题,提出一个“为什么”。 (3)教师指出: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而商却不变呢?现在我们就一步一步来研究其中的奥秘。 2、研究新教材,注意“怎么学”和“怎么教”,克服教师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学法指导的不良倾向。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重点问题。 ①“从上往下可以看到,6和3同时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还是2。”——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相似文献   

12.
<正>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力是最基本的数学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几点肤浅的体会。1 激发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的兴趣 例如,要求学生用“+、-、×、÷”的运算符号以及括号,把4个4连成一个算式,使这个算式的结果,分别等于从1到9的九个数。例如(4+4)÷(4+4)=1,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引例。事实上引例告诉了我们,前面两个数的和与后面两数的和相等,其商为1,如果用适当的符号,使得被除数是除数的2倍,其商不就是2吗?引导学生对引例进行深入的观察,寻找规律。学生很快就知道,只要把第一个括号内的“+”号改成“×”号就有:(4×4)÷(4+4)=2,突破了一点,其余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就是:(4+4+4)÷4=3;(4-4)×4+4=4;(4×4+4)÷4=5;(4+4)÷4+4=6;4+4-4÷4=7;4+4×4÷4=8;4+4+4÷4=9。经常这样激发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的兴趣,不仅可提高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进而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6页—2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够正确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3.通过商不变规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理解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准备:磁性小黑板、口算卡片、目标检测题。一、引入。1.口算下面各题(用磁性小黑板出示)。6÷2=20÷5=60÷20=16÷8=600÷200=1200÷400=2.师:请仔细观察这几道题的商,你发现了什么?(师根据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14.
第八册41页“约数和倍数”一节,概念较多,是教学的难点。怎样设计教学?谈谈我的几点作法。 一、引入概念 1.口算。如果有余数,要说出商几、余几? (1) 12÷3 0÷6 (2) 40÷9 14÷4 2.讲述。启发学生讲清:(1)组题商是整数,没有余数;(2)组题是有余数的除法。 3.答问。要知道两数相除有没有余数,  相似文献   

15.
一、引入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磁性黑板出示) 被除数÷除数= 。提问:谁来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口算下面各题。 8÷2 16÷4 800÷200 80÷20 40÷10 24÷6 师:请仔细观察这几道题的商,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商相同的算式,让学生猜一猜,今天可能学习什么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每月一练     
《课堂内外(小学版)》2007,(4):I0003-I0008
数学每月一练(三年级)一、在下面的○里填上“>”、“<”或“=”。250÷5○400÷8300÷6○280÷7180÷3○270÷3600÷6○8100÷9480÷6○720÷9二、给下面商是两位数的打上“√”。960÷10240÷8360÷3312÷2三、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945÷7=109÷8=257÷6=397÷9=四、应用题。1.李亮买了一本漫画书,一共128页。他每天看8页,要几天才能看完?2.章强练习书法。他用1小时写了600个毛笔字,平均每分钟写几个字?3.老师组织同学们去公园,全班有50名同学,乘8个座位的面包车,需要几辆车?4.王燕有100元零花钱,她想买8元一盒的卡片,她最多能买几盒,还…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山东教育》2005,(34):44-44
一、认真读题,仔细思考,在题中——上填上合适的答案(1)列式计算。①鸡蛋每千克4.80元,买2.5千克需多少钱________。②15是0.75的几倍?________。(2)根据算式135×5=675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1.35×5=________;0.5×1.35=________;6.75÷0.5=________;675÷13.5=________。(3)在○填“>”、“<”或“=”。12.3○0.999×12.365×1.01○65123÷0.1356○1231×1.001○1.001(4)0.4乘3.2与0.8的差,得出的积再除以1.2,列式是:__________,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5)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2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__________。(6)幼儿园王老师拿着50元钱…  相似文献   

18.
听爷爷说过:“大数学家高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上小学的时候,计算过这样一道题:1+2+3+4+……+99+100的和是几?他想了想就很快说出了答案是5050。原来他总结出一个求和公式:总和=(首项+尾项)×项数÷2。我也用这一方法解了不少数学题。今天我又计算一道数列题,题目是这样的:(2+4+6+……+2004)-(1+3+5+……+2003)=?按照高斯的解法,原题=(2+2004)×(2004÷2)÷2-(1+2003)×(2004÷2)÷2=2006×1002÷2-2004×1002÷2=1005006-1004004=1002。这样计算数目太大,非常麻烦。我又仔细观察这道题,终于发现:前面括号里的各项比后面括号的各项相应多…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9、9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数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2.让学生在“分物”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设计(一)一、复习铺垫,引出课题让学生观察下列等式并说出结果:8÷410÷5100÷502÷3由于2不能被3整除,那么2÷3的商怎么来表示呢?从而引出课题。二、讲授新课,进行学习1.学习例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学生读题、分析、列式,然后教师演示讲解。2.学习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学生读题、分析、教…  相似文献   

20.
令等式成立     
我们有四个数字:1、2、3、4,将它们合并到一个数学等式中,令其答案为5.例如:4+3-2×1=5使用相同数字的另一个成立等式如下所示:4+3-2÷1=5您是否能够建立另一个数学表达式,在等式左边使用1、2、3和4,并令等式的右边等于5?可以使用4个标准的数学运算符:+(加)-(减)×(乘)÷(除),如有必要,还可以使用括号.我们还可以练习一下这些题目:5551=243582=29936=25678=14443=42357=7答案:(4+1)÷(3-2)=55551=24(5-1÷5)×5=243582=2(8×2)÷(3+5)=29936=2(9+9)÷(3+6)=25678=1(8-7)÷(6-5)=14443=4(4×4)-(4×3)=42357=72+3-5+7=7令等式成立@道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