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民周刊》2012年第18期(P62)刊载了《狂人穆里尼奥》一文,文中有这样一段:“在这个早已变质的足坛,我们目睹着太多的古怪事情。比如……它们的存在让足球不再是足球,让竞技体育变成了潜规则体育,令人伤心,令人不耻,令人无可夸何。越是如此,我们越是要感谢穆里尼奥。”  相似文献   

2.
郑瑶酩 《课外阅读》2010,(16):27-27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第123页有两个“不耻”: 公孙弘虽然为人不耻,为舆论不耻;但是,他既不是无才,也不是无能,甚至还做了些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主要有一武一文两大功绩。  相似文献   

3.
“不耻”和“不齿”读音相同,很容易用混。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句: ①她到底认为,母亲和男人是纯粹的功利关系,一旦发生在婚姻外,就是最最令人不耻的交易了。(《双人床》,《当代》2005年2期)  相似文献   

4.
“不耻”与“不齿”字音相同,极易混淆。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准确地区分它们呢?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5.
近来“孰不知”一语屡屡见诸书刊。请看①在他是做着一件庄严的工作,孰不知他正在自掘陷阱。(雷达《我喜欢徐光耀》,《文论报》2000年3月15日) ②民国时代,爱国学生们曾一度以为吴佩孚是拥护民主的“英雄”将军,孰不知后来这位“英雄”镇压起罢工来毫不手软,大开杀戒,原来也是个屠夫!(万军《看错“英雄”》,《杂文报》2000年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3,(26)
8月1日,广州一家媒体头版刊发图片新闻《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孩子,你让很多大人惭愧》.新闻中说:根据拍摄照片的目击者霍先生描述,当时一名环卫工中暑倒地后,路人不敢贸然施救.这时,一名跟妈妈路过的女孩停了下来,用自己的伞遮住了环卫工并说道:‘妈妈快救人.’年轻的妈妈最后还是把小女孩拉走了,留下一把伞撑在地上.霍先生说,他和路人受到小女孩行为的感召,拨打了120,给环卫工人买了水,并将她送到附近诊所,垫付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小明喜欢画画儿,而且画得很好。老师对小明的妈妈说:让小明参加绘画班吧,他会画得更好。”小明的妈妈却说:小明画得好,就别再学画画儿了。他算术不好,我想让他多学学算术。”您觉得老师和家长谁的意见对呢?应该发展孩子的强项还是弥补孩子的弱项呢?教育孩子时,究竟要“扬长”还是“补短”呢?(河北刘小丫)顺应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到底要发展他们的强项还是弥补他们的弱项呢?我想把我的亲身感受告诉小明的妈妈,也许她能从中受到启发。上初二时,我的作文《我和我的同桌》得了我平生以来作文的最高成绩—…  相似文献   

8.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当时,看到“朝”的“”字就觉得别扭,“”字不是底下的横短,什么时候变成底下的横长了呢?我不禁心存疑虑,难道这个字的写法改变了吗?字典是最权威的,还是查查字典吧。可没成想,不查不知道,一查真的吓了一跳。《新华字典》:(1992年重排本,商务印书馆)张家口地区印刷厂印刷,第467页“廷”。《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北京外文印刷厂印刷,第482页“”。《新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  相似文献   

9.
“顺叙、倒叙、插叙”是记叙的顺序,还是记叙的方法?对这个问题,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在不同的地方作了不同的解说:①“在记叙的顺序上,有的用顺叙……有的用倒叙……有的用插敏……”(第二单元“单元提示”)②“记叙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第二单元“作文训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三册《阿Q正传》这篇课文148页正数第五行有段文字是: 阿Q轻轻的走进了,站在赵白眼的背后,……笔者认为,这段文字中的“进”字,可能是“近”字之误,其理由:从课文脉络推断得出。在这段课文的前一个自然段里,小说写道:“钱府的大门正开着,阿Q便怯怯的(?)进去,他一到里面,很吃了惊,……”这里  相似文献   

11.
<正>父母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时间更长些,经验和技巧也会更丰富些,所以父母的职责之一就是教自己的孩子——要教到他们学会为止。当父母以后常常会遇到:孩子想要多看一会儿电视、想要晚一点睡觉、想要多吃一块饼干、不想要吃蔬菜、不想去学习、吃饭前还想要吃零食……面对孩子这些要求,父母常常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如果处理不好的话还会和孩子闹得很不愉快,要么搞到家里鸡飞狗跳,要么大人小孩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  相似文献   

12.
在某地一次教师座谈会上,一位领导同志就某些老师教案无特色,甚至完全照搬教参的现象,提出:教学不能搞现买现卖。教案是老师在消化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现状写成的,不能千篇一律,那种照葫芦画瓢的做法,实际是把自己当作转手倒卖的“二道贩子”而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强调老师要有上进心,要不断探索,用新知识充实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问题提出后,当即有老师辩解说:“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言外之意是太忙,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孔乙己》中有这样一段话“……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里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文中的“大抵”,课本上注释为“大概”(见初中语文第五册176页).我认为这种解释欠妥,这里的“大抵”应解释为“大多”或“大都”,理由是: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四册《左忠毅公逸事》有“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这样一个判断句。对于“左公甥”三字,课本没有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译作:“是左公的外甥。”我们这里的语文老师也是这样给学生讲的。可是,据马其昶《左忠毅公年谱》记载,方涂山是左光斗的女婿。左光斗三十九岁至四十五岁擢御史台,候命归里,在家住了六、七年。左光斗“家居时,与农方公友善。方招饮,有子八岁侍公。问‘读何书’?对曰:‘读杜诗’。曰:‘能诵  相似文献   

15.
《我们家的猫》是篇好课文。它凝炼的词语,生动、形象的句子处处洋溢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然而,许多老师在备课时把猫“跳上桌  相似文献   

16.
翻阅书报时,时常遇到“察言观色”与“察颜观色”混用的例子。如: ①所有的人都对她察颜观色。普遍的印象是:瘦多了! (路遥《人生》第二十章) 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朵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紫藤妙瀑布》) ③一边大模大样的说话,一边紧张地察颜观色,以便根据张孔的表意决定自已说话的分寸和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17.
学《小音乐家扬科》(部编六年制十一册)最后一自然段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睛床已经不再动了’这一句中的‘再’写了别字,应该是‘在’”。是“再”还是“在”,同学们争论不休。我启发学生先想想“再”和“在”在这句话中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分析后回答:“在”是“正在”  相似文献   

18.
本多乘电梯到了第11层楼顶,俯瞰金坛这座美丽的小城,唤起了当年的记忆。他说,事隔60多年,金坛早已面目全非,但这里的确是当年日军宪兵队的旧址,它见证了那一段侵略的历史。 (《齐鲁晚报》2005年5月23日)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参加某地举办的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活动研讨的主题是准确设定目标,缔造优效课堂。读来读去,总感觉缔造优效课堂有点不恰当,反复思忖,以为用打造更为准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20.
教完《听潮》(初中语文第四册),在班上搞了一次小测验。讲评试卷时,我说:“有个同学把‘朦胧欲睡’的‘朦胧’,写成了‘矇眬’,写错了”。一会儿,这个学生查了词典,举手说:“老师,是您错了,您看《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