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具有开放性、可控性、交互性、即时性、隐匿性、外显性、多样性和聚焦性的特征,在公民意识培育过程中,既能够提升公民的权利与责任意识,同时又能深化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但是网络舆情监管、利导机制不畅对公民意识的培育会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网络法律文化、道德文化。依托法治、德治的力量协同应对网络舆情不和谐因素,培育健康向上的公民意识,进而构建人民精神文化的新家园。  相似文献   

2.
网络及其网络文化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巨大冲击毋庸赘言。网络传播着各种信息,也在一个虚拟世界里检验、考验着“网民”道德伦理水准。在由网络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中,道德问题颇受关注。网络文化属于新的文化形态,网络道德也属于新型的道德规范。国人需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也需要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营造新型的网络道德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网民”行为规范的自觉与自律意识。网络是虚拟的,但人永远是真实的,真实的人理应接受道德的规约。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网络文化对网民社会化带来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面对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就其实现路径来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前提;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是基础;深化内涵、强化功能是核心;建设队伍、培养骨干是关键;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是重点;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是保证.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文化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传播对象的具有虚拟性质的文化,不仅为高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空间,而且也对高校的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时代先锋的大学生应当确立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担负起建设文明网络的重任,自觉抵制网络上不良内容对自己精神上的侵蚀,推动整体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国波 《文教资料》2008,(24):178-179
建设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高校要发挥自身的技术和文化优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校园,推进高校科学发展,弘扬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与文化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文化,体现着国家利益.在互联网愈益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阵地的今天,网络传播与国家文化安全有着重要的关联.当前的全球网络传播呈现"西强中弱"的态势.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国家层面制定文化类网站的长远发展战略和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及反应机制,构建自律、他律、技术控制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并重视网络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使之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三俗"文化在网络话语中具有突出的表现.网络话语"三俗"文化主要表现为:以丑为美的审美观、低俗詈骂司空见惯、哗众取宠的语用观以及语言暴力大肆泛滥等.网络话语"三俗"文化形成是社会转型期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虚拟的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巨大影响逐步显现,其中"网络暴力"现象对现实社会的冲击尤为强烈.这一现象喧嚣的背后,实有民主、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掺杂其间,需要积极疏导、有效化解、趋利避害,以保证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都能健康而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和谐网络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愈益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于建构和谐网络文化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的思想基础,多元性文化的交融是和谐网络文化的基本要素.网络对于社会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易导致道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民族意识的弱化;网络文化的"虚拟化"、"数字化"易导致道德人格的缺失;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人们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网络游戏的充斥和诱惑导致人们"网络游戏成癌",损害身心健康.有鉴于此,应加强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以利于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基础,推动和谐社会的政治改革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协调发展,振兴民族文化,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应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网络文化建设;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开展,网络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建设机制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梳理,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分析,视觉文化始终和网络课程建设的发展紧密关联,两者有很多相通、相融之处.基于视觉文化视角来构建网络课程建设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建设机制改革,节省宝贵的教育资源,网络课程本质上也是一种视觉文化资源,因此是可行的.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考察,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尝试提出以视觉文化"受众主导"理念构建网络课程质量评审机制,以视觉文化"市场营销"策略创新网络课程有偿共享机制,以视觉文化产业"人才战略"创新网络课程建设人才管理机制,逐步构建科学有效的网络课程建设机制,以期推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根本是文化建设。网络文化是互联网络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社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不良的网络文化现象不断出现,只有不断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以道德规范网络文化,才能使网络文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的冲击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因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而衍生的网络文化,如一把双刃剑,对社会影响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同时并存。青年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观念受到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必须构建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文化变迁的过程中,网络文化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越来越大,在国家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全面评估和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对原有管理理论总结创新而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认知性社会资本,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资本状况、社会网络关系型态、社会网络的内在结构、社会网络的结构洞因素等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建设,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企业文化的一种新的范式与视角,通过发挥企业的社会资本优势、构建优势企业网络结构关系型态,重视凝聚子群分析和运用结构洞理论优化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青年知识分子教育视域下网络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网络文化的特征,提出网络文化对青年知识分子在价值观念、生存方式、行为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论述了网络文化也为青年知识分子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和创新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发挥青年知识分子独特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素质提升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只有强化管理,加大投入,主动建设,才能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网络文化的兴起.这是对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抢占网络阵地,弘扬先进文化,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网络精神家园对网络强国建设来说意义重大。网络的平等性、交互性、匿名性特点让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网络生活中来,网络精神家园的建设必然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西方文化对我国网络精神家园的“文化霸凌”、“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自我拉扯”、“言论集散地”的思想冲突等都给网络精神家园的建构带来挑战。因此,建设网络精神家园,一要加强网络生态治理,充分发挥网络生态治理的净化环境作用;二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基育人作用;三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凝心聚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滑翔 《文教资料》2009,(25):190-191
当代大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极大敏感和关注,使计算机网络文化渗透进高等院校校园,并迅速与高等院校校园文化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此研究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网络文化的特点.将网络文化与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