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就是向其进行传授生命知识、优化生命关系和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这是直面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反思我们德育教育的需要。要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就需要构建整体性德育教育体系并调动学生的主体和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余敏 《文教资料》2006,(17):82-83
本文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生命教育、正确审美观教育等几方面来阐述如何加强地理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健全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3.
使人成为人是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但是,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却存在着对人的异化的现象,即将人“神化”和“物化”了.道德教育应该引导人“做人”,应该把人作为目的本身、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归宿,走一条回归生命的“人化”之路:强化人的生命意识,施行精神教育,开展终极关怀教育.  相似文献   

4.
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在多元社会中 ,人类的生命意识在凸显 ,道德教育观应从机械论转向生命论。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从远离学生生命世界的格局中走出来 ,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 ,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关注生命不仅要关注学生理想性的需要 ,更应关注其生命现实的需要。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寻找生命的感觉 ,是生命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关注触发学生生命感动的活动 ,是生命论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冯文全  孙良英 《文教资料》2013,(22):119-121
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事例让我们意识到在道德教育视野下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必要性,本文从分析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出发,厘定了相关概念,列举了生命意识缺失的表现,从全程、全员、全面三个维度对生命意识教育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对生命意识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生命体验:道德教育的意蕴所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体验是生命存在的直接形式。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实现道德内化,其根本原因是它忽视了学生心灵的体悟、情感的激发、生命之间的交流。只有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因此,在生命意识凸显的今天,道德教育应该以生命哲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生命,在道德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中丰富生命,在真实的生命表达中展现生命,从而使道德教育真正成为与生命共生共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就是向其进行传授生命知识、优化生命关系和提升生命价值的德育教育,这是直面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反思我们德育教育的需要。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就需要构建整体性德育教育体系并调动学生的主体和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马光  高小宽  吕亚慈 《考试周刊》2014,(59):150-15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在国家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新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不相称,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要将法律法规的学习、关爱生命教育、社会道德意识教育融入到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人的主体性活动。唤起教育对象主体性道德意识是道德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所在,教育对象主体性道德意识的提升有助于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能力转化为道德实践能力,以此逐步形成教育对象的内心道德价值追求。情感活动作为人的重要存在方式,是道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情感活动的介入赋予了道德教育以生命,而这种生命力是在参与主体性道德意识的构建中逐步地凸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大力推动下,教师对于教学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价值意识都有所提升,各种新理念、新思维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断涌现.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为教师设计与实施生物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生态道德教育中融合了生态教育、道德教育、社会教育与和谐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品德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实施生命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人的生命凸显时代,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生命价值的失落现象,学校道德教育的效能减低,为此迫切需要推行生命道德教育.本文试从生命道德教育实施的必要性、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容、生命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在学校教育中顺利推行生命道德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就是向其进行传授生命知识、优化生命关系和提升生命价值的德育教育,这是直面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反思我们德育教育的需要。加强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就需要构建整体性德育教育体系并调动学生的主体和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一切为人的事业,它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学校道德教育亦是如此。同时,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为此,教育或道德教育应是以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提升为目的。然而,当前的学校教育(道德教育)中却存在着对学生生命忽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人大代表苏文金说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我国大中小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十分重要、万分紧迫。学校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树立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提升应急避险和逃生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可将生命教育与加强、改进道德教育相结合,加入与生命、生活休戚相关的内容,道德教育就会更容易为孩子们接受;在组织实施方面,由于生命教育实践性强,要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内容的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5.
张新银 《河北教育》2010,(11):44-44
环境道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道德意识;正确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尊重爱惜所有生命;引导学生将其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最小化,合理开发、使用自然资源,尤其节制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倡导学生积极美化自然,创造一个和谐与发展的环境。我校是石家庄市中小学“绿色学校”之一,近年来致力于“基于经营性体验活动的小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探索实践,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霸桂芳 《考试周刊》2011,(2):214-215
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关注个体生命、以生命为基准点的道德教育,是促进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的教育。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生活世界理论,强调道德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式回归.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精神,变德教为德育,对高校德育新模式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培养受教育者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保护生态的意识及其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为此,学校明确提出了“生命发展教育”理念,其主旨在于“尊重儿童的生命主体意识,开发儿童的生命发展的能动性,促进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创造人的精神生命”我们的认识是。  相似文献   

18.
生命体验是人们对生命的感受、反思与体味.道德在生命的展开与体验过程中生成,个体在生命体验中建构自身的德性,道德的生成与生命体验是同一的.道德教育当是在生命中进行的、为了生命的、在教育过程中体验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与生命体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加强中职生团队精神教育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而加强班级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一、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与人合作、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同时要通过正面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团队精神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其团队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生命教育跟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值得探索,虽然说有不同之处,但是诸多方面还是有相似之处的.由此初步研究了主体性道德教育视野下的学校生命教育该如何进行,一方面是对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的接轨融合,另一方面也为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