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的身体像一颗炮弹似的扑通一声落到了大海里。”这是课文《跳水》中的一个比喻句,教学中有位学生问:“炮弹怎么能用来比喻孩子的身体呢?”“问得好,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表扬了这位提同的学生后,我向大家提出了以下的问题:“这是怎样的炮弹,怎样的身体呢?二者有何相似之处?”同学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思考,有的默读,有的议论……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达成了  相似文献   

2.
比喻,通俗讲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形象的、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描写不同质的、抽象的、生疏的事物;运用这种方法写出的句子叫比喻句。有的学生认为凡是带有“像”“似”“仿佛”这类词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有的带有“像”“似”“仿佛”的词的句子是比喻句,有的则不是。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呢?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课文中“像”字句很多,有的是比喻句,有的不是比喻句。那么,如何辨别“像”字句是不是比喻句呢?识别一个“像”字句是不是比喻句,要看这个“像”字句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的“像”字句,就一定是比喻句;否则,就不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4.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的句子就以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不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5.
王海军 《考试周刊》2009,(37):84-84
一次小学语文公开课上.老师要学生用“像”造一个比喻句。有的同学造“天上的月亮像玉盘”,有的造“××的脸红得像秋天的苹果”……由于事前老师讲解铺垫得比较细致深入,所以大多数同学都完成得比较好。正当老师准备结束这一话题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问道:“老师,我也有一个。”  相似文献   

6.
非比喻句中『像』的表意功能湖北省松滋县教研室王世发在比喻句中,“像”是比喻词,表明比喻的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带“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例如:“凡像你这样的钦佩他的人,就有权利跟他会面。”(《成功的秘诀》)这就不是一个比喻句。非比喻句中的“像”,含义...  相似文献   

7.
一、举一反三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课上必须适时地引导学生品味教材中的优美句段,围绕这些“样本”进行扎扎实实、形式多样的训练《。美丽的武夷山》第2自然段中有个句子“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它既是排比句又是比喻句。孩子们单纯地写排比句或比喻句都较容易,但二者兼有,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个难题,为此,我将该句式的仿写训练分成了两个层次:1.提示性补充。出示半成品句子,给学生一些提示,打开他们的思路。例如:天上的云变化多样,有的像_______,有的像_______,有的像_______,有的像_______。…  相似文献   

8.
带“像”字的句子,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里,几乎随处可见。不少人认为,凡带“像”字的句子,都是明喻句。其实不然,有人作了一个基本的估计:带“像”字的句子中,属于比喻句的明喻句约占70%,而非比喻句约占30%。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带“像”字的句子究竟是明喻句还是非比喻句呢?下面我们展开来谈谈。一、明喻句中,“像”字是比喻词,所联结的本体和喻体两个部分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句。而非比喻句中,“像”字前后两部分之间常常是同类事物。例如:1.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孙犁《荷花淀》)(明…  相似文献   

9.
《观潮》(教学设计)翟京华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2.要求学生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3.学生要结合课文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和“天下奇观”、“横贯”、“人声鼎沸”、“...  相似文献   

10.
新编六年制语文第五册《雨》这篇课文第二自然段写的是雨中之景。在这段文章中,作者连用五个比喻构成比较特殊的比喻句,有的本体意思含而不露,有的喻体形象又耐人觅踪,教师分析教材时,透彻地了解这些比喻句的生动内涵,对于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是大有益处的。1、“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象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如果单从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学生(甚至老师)对比喻句“好像……”与“好像……似的”含糊不清。在该用“好像……”句型时用上“好像……似的’,认为二者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将二者等同起来,这是错误的。其实这两个句型虽然都是比喻句,但在用法上却有不同。 如: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生必须掌握十二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这十二种修辞方法是: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反语、引用。在这十二种修辞方法中。有的容易混淆,应注意辨析。 一、不能把所有带“像”“似”“是”的句子都看作是比喻句。比喻句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构成,“像”、“似”、“是”经常用来充当比喻词。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黄河  相似文献   

13.
梅楠 《小学生》2007,(6):6-6
童心童语: 写到童年,我们总喜欢用“童年就像……”、“童年就是……”来描述我们心中对童年的感受。这些句子一般都是比喻句,看似没有实质的意义,其实,这些句子饱含我们对于童年的认识和喜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掌握和理解课文的语句如《松鼠的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的童话。课文通过介绍松鼠尾巴的两种奇妙的用处—“当降落伞”和“当棉被”,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课文的重难点之一是理解比喻句,了解尾巴的作用。教学时,我先出示句子:“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大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学生认知出现困惑。这时教师借助投影片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先转动副片,使画面上的松鼠从一棵大树上往下跳,轻轻落在一棵小树上。然后提问:“为什么小松鼠会轻轻落下?它的大尾巴起了什么作用?”学生不禁恍然大悟:“松鼠尾巴和降…  相似文献   

15.
一、通过静思默想来品悟语言的优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静思默想,他们才能有效地把握重点词句的内涵。对优美词句有较全面的思考,语言表达时语句组织也就更严密。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中天鹅破冰的经过时,我这样引导学生:“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的5、6两个自然段,动笔把最打动你的地方画下来,它可能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处标点。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在有一定时间的思考后,有的学生回答:从“重重地”一词中,我感受到老天鹅扑打冰面的力量非常大,而且冰面也被震得颤动起来。有的学生回答:“像石头一样”这个比喻句,  相似文献   

16.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把握中心在教师分析课文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不能只是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而要在此基础上提高要求。在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逐步理解,已经基本上深入了课文,对重点词句的意思也有了一定的感知。所以,在读的时候,自然会在头脑里闪现出一幕幕的片断,这样,对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中心有很好的作用。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在细读课文中,学生读的过程,看见“冒”字,通过学习,理解其意,脑海中自然会出现“荷……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画面,读到“有的……有的……有的”,自然会…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用“……像……”写一句话,或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孩子们时常会写:“我长得像妈妈(爸爸)”,虽说用“……像……”写一句话不能算错,但违背设计练习的初衷,写的不是比喻句;再就是“妹妹的脸蛋像苹果”,虽说是打比方的句子,但毕竟不够生动,  相似文献   

18.
高中第二册课文《兰亭集序》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个句子中的“一”字如何解释?有的人认为它是名词“一点儿”的意思,因为课文下面的注解中就将“一觞一咏”翻译成“喝点酒,作点诗”;有人认为它是分指代词“有的人”,“一觞一咏”即“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还有的人依据教师用书中“一边饮酒一边赋诗”的翻译将“……一…….”理解为并列关系的连词“一边……一边……”。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像”字句。“像”字句是否就是比喻句,有的同学弄不清楚。其实,“像”字句包括多种类型。下面就根据“像”字句中“像”字的不同作用来谈谈“像”字句的几种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20.
黄艳枫 《云南教育》2005,(19):53-55
教材: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景物美、语言美。2.在体验感悟中有机地进行多种表达训练,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3.认识“凉、郊、望、几、兔、羊、忙、追、逐、喊”8个生字,其中“追、喊、望”要求会写,积累课文优美的语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