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承的关系。一方面,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广大一线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才能更好地理解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所以,从这一层面上看,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最终看教学。因而有专家认为,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既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为使学校、教师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并从中得到发展与提升,我校立足“以校为本”,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学研究为载体,大力加强课程改革研  相似文献   

3.
教学研究活动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常规,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形式。《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第九部分“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这就要求教研活动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而且要研究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那么,教学研究活动如何以人为本,如何改进和完善教研活动方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有效地帮助教师将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上,作用在学生身上,这是我们每一位教研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教学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走进新课程之际,我们中小学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5.
许水云 《湖北教育》2004,(10):43-4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展开。面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新现象,一些教师感到束手无策,部分教师甚至焦虑起来。如何帮助教师正确对待新课程,进而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分步实施,即将全面铺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强烈呼唤发挥教研的应有功能。新课程的合作探究、学科综合、开放多元、个性化及实践性、人文性等特征在对教研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土壤。全新的课改实验必将打破过去封闭的教研空间与单一的组织形式,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研究格局。那么,具有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效率本质功能的教研工作,如何在落实新课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呢?一、构建教研“立交桥”,拓展教师互动空间过去的教研主要以…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将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由此,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中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来推动教学改革,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初中数学进入新课程已满三个学期了,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促进课程改革深化的关键.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广大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面都期待着一线的教师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9.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要求切实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教学问题,从而达到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康燕 《广西教育》2005,(7B):33-34
在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面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质的历史重任,教研工作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那么,中等职业学校教研工作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新课程实验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的功能?现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遵循“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培训原则,强调改革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张扬个性,使课堂教学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专业结构,提升素养,使教学行为符合规律,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面临不少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使他们的理念与教学行为体现课改要旨。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实践中各种各样的实践性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课程专家和教研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激发学校与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应对新世纪挑战,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是关系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同样,新课程也为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4.
垦区开展新课程试验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从省课改评估小组的专项评估和总局组织的学校工作年度考核情况看,垦区的课改实验工作进入有序,操作平稳,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1、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应对自如、热情高。通过实践与反思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教材,课程设置等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课堂教学,教师的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实验能否取得成功,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与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新课程实验呼唤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相教师发展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县注重以制度作保障,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推进新课程实验的良性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任何新课程的施行,都会推动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都需要教师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课程与教师共生、共建,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和发展。因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如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合作教学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须有一支专业素质能力不断发展的教师队伍。一、新课程下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考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  相似文献   

18.
孙吉泰 《辽宁教育》2007,(10):43-45
2006年9月辽宁省开展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积极参加了这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紧紧抓住课改的契机,把课改重点确定为关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上、教师专业成长上、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理解上、新的教学模式的创建上以及教学实践的效果上,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者和积极开发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教研思”水平,真正实现人与课、课程与教学之间协调的、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现已进入由点到面的关键时期。新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一味追求方法的多样化、课程资源参差不齐、评价相对滞后、课程意识欠缺等问题值得关注和反思。为确保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必须建立课程改革的领导和保障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以及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提升教师课程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师观和课程观已经脱离时代的需求,当今教育呼吁出现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课程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教师的有效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备条件。目前我国对教师课程能力的认识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难以满足教育教学变革和教师能力建设的需要,亟待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