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抒情散文的特点与写法。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3、价值观: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的人生观念。  相似文献   

2.
(一) 《白杨礼赞》是一篇战斗性强烈的抒情散文,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等各解放区进行疯狂的“扫荡”。而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反动派与日本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向抗日革命根据地猖狂进攻,妄图一举毁灭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族力量。  相似文献   

3.
《白杨礼赞》是茅盾一九四一年春写的著名抒情散文,它的创作,和作者一九四○年的延安之行是分不开的。一九三八年十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后,蒋介石加紧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活动,妄图与日寇勾结,出卖祖国和民族的利益;抗战初期国共合作一度出现的蓬勃景象随之消失。在此情况下,茅盾被迫于同年底从香港辗转到了新疆,继续为抗日救亡活动奔忙。新疆毗邻陕甘宁边  相似文献   

4.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抒情散文,文章借白杨树为题,赞美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广大军民,歌颂中华民族的革命战斗精神.全文激情洋溢,清新雄健,富于感染力.一九四○年五月,作者离开新疆回重庆,途中经过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同年十月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根据从  相似文献   

5.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受过良  相似文献   

6.
《白杨礼赞》是一篇清新峻拔、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是“五四”以来新文学散文园圃中一枝出类拔萃的嘉卉奇葩,也是我们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一直在中学生中广为传诵。  相似文献   

7.
【教例简述】教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学习工具有字典、有词典,我想也应该有句典。今天咱们预习了《白杨礼赞》,我很希望大家为课文编一部“句典”。今天大家回家后,每人从文中选上一句或几句,然后或自己理解,或查找资料,写出你所选句子的注解。大家的作品集在一起,不就成了《白杨礼赞》的句典了吗?现在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起笔一句,直点礼赞对象,抒发了对白扬的崇敬赞美之情,“实在”一词充满了情感,“不平凡”点明了中心,叹号表达了丰厚的情感。第二天的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发言。▲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一个“扑”字,生动地写出了景物迎面急速而  相似文献   

8.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可以说是中学语文的“保留”课文。 对照茅盾1979年自编,1980年出版的《茅盾散文速写集》所载此文,中学语文课本选入时,大概是考虑到时代、教学等原因,文字和标点共有60余处改动,其中30余处是标点的改动。这些改动,大都是必要的、精当的,但也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本文拟仅就标点的改动略举数例,提出几点疑问,或许有利于保存和突出原作的精华,并为选编中学语文课本时如何处理名家名篇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9.
精讲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富有象征性的事物托物抒情、展开联想的写法;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人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导读步骤:一、弄清结构1、讲授前对照茅盾的诗:“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让学生朗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把诗具体化。2、理清全文的线索。根据这条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点】1.品味白杨树的形神之美,体会作者借白杨树抒发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2.学习象征的表现手法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把握本文精练优美的语言特点。【领悟探究】1.背景简介与文题解释。《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亲身感受到解放区军民具有的那种同仇敌忾、朝气蓬勃、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倍感振奋,他要用手中的笔,去表现这种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所著的《白杨礼赞》一直被誉为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虽历经八次课程改革,仍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更迭教材中占据抢眼的位置,可谓大师所著经典穿越时空依然不朽的明证。笔者做学生时,脑袋跟着老师走,师云亦云;刚参加工作,奉教参为圣经,照本宣科;教了几轮后,才发现该文有些细节尚需斟酌甚至是要纠偏。今笔者不揣谫陋,仅以揭示文章主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昂扬向上的感情。2.了解象征手法,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直抒对白杨礼赞之情的语句。2.整理并理解文中与白杨树有关的四字短语。【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词语积累。课前同学们预习课文时整理了白杨树的四字词语,这些典雅的四字词语是西北高原的白杨树留给作者茅盾先生的印象。请大家齐声朗读(PPT):  相似文献   

13.
《白杨礼赞》是一篇意蕴深刻的抒情散文,其思想内容深刻丰富,遣词造句精致讲究。全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占志,借白杨树来象征英勇抗战的北方人民,借白杨树“傲然挺立”,力求上进的形象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敌后抗战的北方军民及其坚强、正直、朴质的品质,并进而歌颂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六册《白杨礼赞》一文中有这么一句活: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通过对这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它的成分应该这么划分:这‖星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相似文献   

15.
初中时,学过《白杨礼赞》。上班十年有余,又见《白杨礼赞》。对于这株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的白杨树,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初中时,便全文背诵,现在读来也毫不费力,可是解读时却发现自己无处下手。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对八年级学生而言已没有什么难度和期待值。排比、反问,文中多次出现的"象征",环境描写的作用,他们已在之前很多文章中学过了。学过的东西再重复,学生就便一望而知。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了解作者极力赞美白杨树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和象征手法 ,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课前简要地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时代背景 ,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目的 ,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的一个必要步骤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全文大意 ,是深入学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必要环节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诵读课文第 5、第 7、第 8自然段 ,是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方法 ;课内 (或课后 )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 ,练习写 30 0字左右的小作文 ,是学以致用、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导语】今天我们学习茅…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一【思路综述】本设计意在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含蓄而奔放的感情;通过对托物言志手法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的内在联系,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授课思路可以概括为:整体感知,明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能力迁移,培养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教学简说】一、导入(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  相似文献   

18.
【思路综述】本设计意在从侧面入手,对《白杨礼赞》这一传统篇目的教学进行新的尝试。根据课文,我试图用三个板块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而有序地活动起来。通过“填写一个句子、续写一个句子、创造几个句子”三个话题,让学生理解品评课文,在阅读实践中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含蓄而奔放的感情,体会托物言志手法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的内在联系,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课件设计】1.指导思想。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  相似文献   

19.
《白杨礼赞》是初中语文传统篇目,同学们熟知,故略去不载。只将《白杨礼吊》转载如下:白杨礼吊杨迎新我喜爱楼旁的八株白杨树。挺拔秀美的干,油亮碧绿的叶,生机盎然,亭亭玉立,呈一字形摆开,宛若一道绿色的屏风,为我们遮去不少烦人的噪音和尘埃。闷热难当的夏日,这里便是一片沁人的阴凉。在这里,老人们谈天、下棋,吃茶;孩子们则嬉戏、欢唱,纺织金色的梦……然而,这些树将要被统统砍掉。说是要在这里盖个小饭馆,于施工有碍。果真有碍么?居民们曾向一些搞建筑设计的内行请教,回答是不碍事。于是人们就纷纷向施工队“哀求”:手下留情吧,一大片楼…  相似文献   

20.
白杨礼赞     
茅盾 《新作文》2010,(5):35-35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