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一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殷周之际的淫祀文化是“登高”得以孕育的土壤,将“登高”的最初目标指向祭祀。在后世的流变中,“登高”的祭祀含义逐渐分为两途:一途演化为登庙堂之高,另一途则变为登外交盟坛之高。这一分化使得“能赋”的含义也由原始的祭祀献辞分别演化为朝堂之上的讽谏议政与盟会之所的辞令交接。“登高能赋”的活动由“大夫”来执行。“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的整体内涵,遂伴随着“登高”与“能赋”含义的变化,由祭祀向着政治方向逐渐演变。  相似文献   

2.
登高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项重大题材和命题,其源流至早可归溯到“登高而叙”的诗经及“登高言志”的儒家传统,登高而赋更折射出中国传统诗人不同的心理情感.  相似文献   

3.
“登高”在历代文人的笔下都是一个不老的话题,他们往往会借助一些意象将自己的感情喷薄而出。登高而歌,登高而叹,登高而泣……经历过人世沉浮的诗人们在登高临远的意境中,浑然忘我,气壮山河,让后人反复倾听那来自高台上的悠悠心声。  相似文献   

4.
姚懿  廖海 《英语广场》2023,(20):12-15
杜甫晚年所作的《登高》沉郁顿挫,哀转久绝,被誉为“七律之冠”。然其意蕴内涵,实难译出。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诗“三美”原则,并翻译了《登高》,他的译文字字精准,句句含情,完美符合“三美论”倡导的“形美”“音美”“意美”。本文以“三美论”为指导,综合探析英译唐诗《登高》中的形、音、意之美。  相似文献   

5.
张继苏 《现代语文》2007,(2):106-106
此诗约作于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时李白已经五十二岁。自长安放还以后,仕途不顺,理想幻灭,与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家里做客。三人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的愤激之情,借酒兴诗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登高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南宋文士在对这一历史文化传统的观照中写下了大量的登高词。从文化心态、时代精神、生活追求和写作特点四个方面论析南宋登高词的创作缘由,并指出它们凭借着抗战和爱国的时代内涵、豪放和悲壮的精神向度以及忧患和失落的情感体验构建了足以和唐登高文学争荣的宋登高文学奇峰。  相似文献   

7.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典范作品,世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旷代之作”。这首诗通过深秋登高所见秋江肃杀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8.
登高是古典诗歌的经典主题。在语文教学中,登高可以作为古典诗歌群文阅读的着眼点。具体来看,登高主题古典诗歌群文阅读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首先,登高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理层面的位移,也是精神层面的上升;其次,登高具有张力属性,诗人在客观不遇的现实与渴求出仕的愿望之间形成了矛盾;最后,在时间线索上,不同时期的登高往往展现了诗人不同的心境与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9.
王春艳 《湖南教育》2008,(11):45-45
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的七律《登高》中(前半首)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的滚滚长江,同样是借景抒情,诗人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古代文人喜欢登高望远,更喜欢登高作“赋”。翻开中学课本,登临之作俯拾皆是。古诗词中登高之“高”,不仅限于登山,还有登台、登楼、登阁……登高而能望远,望远而致思深,因此,虽说登高的形式有别,但登高的意义却相似。登高望远,万里江山尽收眼底,万千情思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1.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因月日都是九,故日“重九”;古代阴阳五行中九属阳数。故又名重阳。重阳节这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风俗习惯.如“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个专题“笔落惊风雨”首选了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的《登高》两诗。选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他们不同的诗歌风格,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学巅峰时期的诗文成就有更深的认识和领悟。对于李诗的飘逸、杜诗的沉郁,学生有着常识性的认知,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很少把探究诗人独特的诗歌风格纳入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  相似文献   

13.
朱少山 《语文知识》2014,(12):21-26
在我国的历史传统中,“君子登高必赋”(孔子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和心理情结,“不歌而咏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班固语)。登临赋诗往往成为文人集体无意识的行为,陶渊明《移居》:“春秋多佳节,登高赋新诗。”在正月初七、十五以及重阳节,文人常常会登临高处,即兴赋诗;即便不是在佳节时候,文人也喜于“登高望远”。由此,登高题材的诗歌成了古代诗苑中亮丽的风景线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宋词三百首》中登高题材内容丰富,词人在登高题材中或借伤春悲秋来抒发闺阁之音,或登高怀古,或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  相似文献   

15.
登高类诗歌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登高意象是体验登高类诗歌意境的前提条件。文章从六个方面剖析了唐诗登高意象,这些意象一方面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心理历程,另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16.
《登高》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 ,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全诗先写登高闻见之景 ,后写登高感触之情 ,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章法细密 ,句句皆律 ,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鉴赏所需的“认知学术语言能力”不同于基本人际交流能力,具有说明性或议论性强、远离生活、学术化等特征,需要更长时间以及支持性的教学干预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古诗词鉴赏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对诗歌语言本身的理解障碍。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可通过提升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来解决学生对诗歌语言本身的理解障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本文结合教学情境设计“咬文嚼字品《登高》”环节,分别从发散思维、聚焦《登高》、走进“开放场”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里,"用"写为■,看起来像用木棒箍成的木桶,中间的■代表木桶上的提手,后引申为"使用"之意。唐代诗人李白在游历期间,与友人登高共饮,兴致高涨,借酒放歌,吐露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此句之"用",是指"用处",含有"目的"之意。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用"的解释涉及更多的层面。  相似文献   

19.
表现家国之痛,身世之悲的登高诗作构成了唐登高诗的主旋律。它是诗人时不我待的生命紧迫感、舍我其准的生命价值感以及忧国伤时的社会忧患感在个人政治命运蹭蹬之时体呈现。登高诗的共同意象高台作为寂寞诗魂的精神见证,具有深厚的美学意义。悲秋和荒野的普遍存在 登高诗“悲”的美质。遭遇理想与现实背离的诗人,在寂寞中恪守生命的初衷,走不出既定的历史宿命。  相似文献   

20.
教杜甫《登高》,已有近十回。年年岁岁“诗”相同,岁岁年年“教”各异。此回教《登高》,我还想变变招。一变教师讲述为师生诵读。首先让学生朗读。按常规教法,应首先来一番知人论世:杜甫为何许人?诗歌写作的背景是什么?否则学生会如坠烟雾,不明就里,无法深入了解诗作内涵。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