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追溯语文教学中的“训练”,其渊源久矣,然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与实施后,由于课标通篇很少提及“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都是“感悟”,“体验”等说法,于是人们的思维陡然间发生了转折,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纷纷将目光瞄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上面,“训练”似乎一下子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十个生字,重点识写"绘、认、列、杯。绩":学会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字,并把汉字写匀称;培育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一、读题,复习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出示)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陈列临摹优异承认震惊(师指名朗读并相机正音生齐读)。师:读了这些词语,你还记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生:课文讲了徐悲鸿得到著名绘画大师达仰的赏识,却引起了一些外国学生的嫉妒一名外国学生嘲笑他学不了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品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感的感受,又是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实录]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我看了半天,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呀,这《月光曲》在哪呢?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 理解“倦、疲倦、陈列、错误、励志”等生字新词,掌握解词方法;认读“倦、列、租、杯、购、错、误”这七个生字,会写这七个生字。  相似文献   

7.
创设交际情境,营造一个师生、生生交际的“生活场”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不光是为了提供交际语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情感,还蕴涵着“学习如何交际”的教学价值——使学生在情境中探寻、获取言语表达的智慧。教学中如何发掘交际情境的教学价值呢?我试以自己《学会请求》(苏教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做一浅说。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早》(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片段一师: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生1:因为三味书屋后园有梅花,作者觉得美。生2:因为后园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写,而梅花还比较美,清香扑鼻,颜色洁白,很有韵致,而且开得最早,作者欣赏它,就写了梅花。[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片段一]理解生字生词环节. (卡片出示:你追我逐) 师:请同学们观察"追""逐"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它们的部首都是走之儿.因为这两个字都和"走"有关.  相似文献   

10.
罗旋 《科学课》2009,(4):38-39
(之前是由学生在地板和地毯上玩“拖人游戏”,由此引入并认识摩擦力。) 片段一:巧设游戏,感觉摩擦力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推手掌的游戏,请大家跟老师做动作:将手掌贴着桌面向前推,你们感觉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莫春荣 《科学课》2009,(4):32-33
教材分析 《密信的游戏》是《变色游戏》的第二课时。本课围绕颜色变化,从切开的苹果会变色这一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变色现象,同时认识多数变色也是一种不可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定位想象力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文本、诵读文本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在关键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体味作品的内容、情感、道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就《金子》这一课而言,熟读了文本后,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彼得能找到“金子”,而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我们要抓关键处,展开想象,引领着学生一起去探寻答案。  相似文献   

13.
刘裕 《江西教育》2007,(12):37-37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片段一](在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他们认为美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后,师指名汇报)生,:我认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几句很美。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聆听自然之音,拨动心灵之弦,激发无限想象教师板书课题之后:师:(配乐班得瑞《翩翩起舞》)现在,竖起你们灵敏的耳朵,睁大你们明亮的眼睛,放飞你们想象的翅膀,听——《草叶上的歌》。(教师在美妙、动听的乐曲声中深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被教师深情的范读吸引,进入了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1:我仿佛来到了一块草坪上,看见了绿油油的小草!  相似文献   

15.
案例:《我不是最弱小的》 师:你认为萨沙是最弱小的吗? 生:不是。 师: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清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早》(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教学片段一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生1:因为三味书屋后园有梅花,作者觉得美. 生2:因为后园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写,而梅花还比较美,清香扑鼻,颜色洁白,很有韵致,而且开得最早,作者欣赏它,就写了梅花.  相似文献   

17.
范佳  稀玲 《陕西教育》2005,(1):29-29
片段:师:如果有20个2相加,加法算式怎么列呢? 生:2 2 2 2……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齐呼):2太多了! 师:是呀,要用2一个一个地加起来,加20个2太麻烦了!你能发明一种简单的算式吗?猜一猜,这个简单的算式与哪两个数有关?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里交流。) 生1:我们想的简单算式应该与20和2有关,在20和2的中间画一个口,写成20□2。  相似文献   

18.
19.
《学与问》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教材中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进行观点论证时,以哥白尼和沈括小时候勤学好问的故事为例.充分论证了“‘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作者所选的这两个例子浅显易懂,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特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内化和思维训练的好凭借。  相似文献   

20.
黄淑华 《江西教育》2007,(14):77-7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课. [教学片段] 师: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了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和一对兄妹的对话.(放情景剧,出示对话片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