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元认知是对于认知的认知.数学元认知能力,就是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它以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为基础,并在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评价、控制和调节中显示出来.就其功能而言,它对数学认知过程起指导、支配、决策、监控的作用,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元认知概念,阐明它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作用和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吴斐 《鸡西大学学报》2014,(3):67-68,71
元认知策略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利器,对翻译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翻译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从制定计划、选择注意、监控和评估四个方面论述了元认知策略在翻译训练中的应用,为提高翻译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司海维 《文教资料》2013,(19):175-177
元认知在外语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培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调节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外,还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本文讨论了元认知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元认知培训的可行性,并对教师应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培训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优秀学生和差生在外语学习中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表明,优秀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够较好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去计划、组织、管理和评价自己的外语学习。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尤其重要。根据对大学生认知能力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和研究了大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元认知能力的现状,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进行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双林 《职教通讯》2011,(24):44-46
元认知能力不仅与个体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而且随着个体学习能力的增长,其元认知水平也会逐渐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元认知的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能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8.
翻译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训练对翻译水平的提高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元认知是一种对自身认知的认知,是近年来认知科学中比较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元认知在外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和协调作用,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与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高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探讨大学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元认知策略,以期开发学生的元认知潜能,增强学生对外语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向红 《考试周刊》2014,(52):155-155
大学阶段是个体培养学习策略意识,特别是专业学习策略意识的重要时期,因此,深入了解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恰当运用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界的面子研究试图脱离礼貌研究的一般框架,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Arundale(1999)提出的面子建构论(Face Constituting Theory)作为这其中的代表性理论,基于联合共建交际模式(Conjoint Co-constituting Model of Communication)(Arundale,1999),重点关照面子概念中的交互性和关系性,并采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参与者视角探讨互动交际中的面子问题。本文在呈现面子建构论产生的背景、核心概念以及具体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对它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评价,以期对未来的面子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鉴于国内翻译教学界对汉语语料库探讨不足,本研究探讨BCC汉语语料库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该语料库具有数据海量、界面友好、使用免费等优势,可用于验证母语直觉,提高翻译能力。本研究通过真实的非文学翻译例证,说明汉语语料库可用于验证母语语感,提高术语准确性,找到合适的词汇搭配,并恰当运用专业通用词。研究总结了语料库驱动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母语语料库使用的教学策略和技巧,为翻译教学中语料库的应用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三个线上阅读(词-词呈现、部分-部分呈现和整句呈现)测量反应时间的实验,旨在探讨基于频率标准的词串结构能否作为一个整体在语言处理中进行存储和提取。受试包括英语本族人、高水平和低水平英语学习者。结果发现,本族人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拥有相似的语言处理机制,能够利用词串结构的整体性更有效地处理实验句中的词串结构,而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则不能。作者同时用研究结果对二语学习者的隐性词汇知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互文性为理论框架,运用语料库与定量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中美500强上市企业年报文本的互文性特征,试图发现年报互文性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中美总裁致辞在文本特征层面存在差异,中文总裁致辞篇幅较短,少用被动结构和第一人称单复数代词;2)中美年报总裁致辞在互文性特征层面存在共性与差异,均使用直接引语,披露绩效信息存在显著差异,但披露前瞻性信息未见显著差异,两类年报存在语块重复,直接引语的数量与侧重点不同。本研究对商务话语研究、商务英语教学和企业传播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可供性理论(Affordance Theory)由认知心理学家J.J.Gibson提出,他从生态学视角揭示了行动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环境可供性具有动态性、多元性、层次性与差异性。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应有效利用环境中不同类型的可供性,特别是偶发的可供性;优先利用确定发生的可供性、物质文化产品的可供性以及语言可供性,从而促使学习者形成跨模块认知通道,能够快速、有效地感知、利用、塑造环境的可供性,习得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16.
"第七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本文拟在概述研讨内容的基础上对本次会议作扼要评析,探索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外语类专业"国标"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外语类专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标准"的出台解决的是"专业同一性"的问题。在"英语专业国标"的语境下,如何在英语专业建设中体现各个高校的特色,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述了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对英语专业建设的特色理论的思考,重点介绍在课程安排与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探索性试验,希望能够为中国当下的英语专业改革提供一个可行范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篇对美国著名汉学家倪豪士《史记》翻译实践的专访文章。倪豪士教授所主导译注的《史记》译本颇具特色、极富学术价值。对于古典西方著作(希腊与罗马的),西方学者通常出版两种翻译:一种是为了普通读者的注释很少的流畅翻译,另一种是针对学者的对文本与上下文都进行广泛注释的翻译。华兹生的《史记》译本是优秀的流行版本,而倪豪士的翻译目标是提供一种学术性译本,倪译本因而主要被西方的学者、专家与学生所阅读。倪豪士教授采用国际性合作翻译模式与文本细读翻译法,译著谨严,意义非凡。他翻译《史记》已长达近30年的实践与精神值得我们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9.
藏族学生英语三语(L3)习得受到母语藏语(L1)和第二语言汉语(L2)的双重影响。以多语交互影响研究者提出的类型近似模型、第二语言主导模型和累积增强模型为理论基础,收集L2水平不同的藏族L3学习者的作文语料,从流利度、词汇丰富度和词语错误率等三个维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1和L2在L3写作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L1在作文构思阶段发挥作用;L2水平越高,词汇错误率越低,但L2水平在词汇丰富度上并不具有区分力;教学媒介语对L3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结果对于藏区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自从20世纪的出现的"文化转向"以来,相关的研究人员把翻译和对女性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从文化批判的角度,阐述了女性主义翻译的本质,及女权主义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