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当你的情感真正投入的时候,你所谓的智慧、所谓的技巧都会融入到你的情感之中,如果你没有情感,光有所谓的智慧,光有所谓的技巧,那你不是主持人,是匠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时代,数目庞大的网民群体倾向于通过参与有组织的"爆吧"行动行使言论自由权,这种虚拟社区的集合行为使网络民意表达与网络暴力的界限变得模糊,网民在网络匿名状态与群体感染机制的双重影响下,很难进行理性的表达,网络暴力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本文从"爆吧"现象着手,分析网络民意与网络暴力的本质、特征、成因等,以期找到网络暴力的治理方法,为网络民意的理性表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风行网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默默无闻的胡戈"一战成名".虽然大名鼎鼎的陈凯歌导演因为自己历时3年多、斥资3个多亿拍摄的<无极>被无名小辈胡戈"恶搞"而怒不可遏,愤而怒斥胡戈"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意欲与之对簿公堂,但"馒头血案"还是不可遏制地风靡网络,得到网友们的热烈追捧,并被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广为传布.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史,搭载着电视这一媒体,春晚牢牢地吸引着国人的目光,把这台晚会成功地镶嵌在了中国最重要的节日里.每年春晚都会迎来一番褒贬不一的评论,甚至是一片骂声.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用经济学的“乘数效应”概念,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指出网络传播具有“乘数效应”,揭示出“乘数效应”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正反作用。提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每逢春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成为人们关拄的热点。说起来,春节晚会从1983年开始举办,迄今已有24个年头了。如今,春节联欢晚会早已成为中国人除夕守夜时必不可少的一道“文艺大餐”,成为全世界华人辞旧迎新的一种新民俗,成为中国文化娱乐业中的一个著名品牌。举国上下,数亿人同时收看同一台晚会,这在全世界的电视媒体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7.
徐锐  曹晶晶 《今传媒》2012,(2):132-133
当下电视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主持人是决定电视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央视主持人大赛作为中国主持界最高规格的比赛,其选拔要求必定是各大电视台参考指标。本文从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拔机制等方面,分析"评论型"主持人是当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与培养的趋势、"评论型"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为"评论型"主持人的培养途径提出一些的浅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锐  曹晶晶 《报刊之友》2012,(2):132-133
当下电视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主持人是决定电视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央视主持人大赛作为中国主持界最高规格的比赛,其选拔要求必定是各大电视台参考指标。本文从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拔机制等方面,分析“评论型”主持人是当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与培养的趋势、“评论型”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为“评论型”主持人的培养途径提出一些的浅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尚艳 《今传媒》2012,(3):103-104
"郭美美"事件发轫于微博,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对红十字会的网络舆论。经过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这股网络舆论蔓延至社会现实,引发了全国对红十字会的质疑和对我国慈善事业整体的否定,这种社会危机源于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及时。面对网络舆论,传统媒体只做到对其的关注报道,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介入机制,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魏志辉 《新闻世界》2012,(9):128-129
在网络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舆论"沉寂化"效应,这些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侵害了网民正常的表达权与监督权,而且也削弱了网络舆论的公信力,从而延缓了网络舆论成为社会中心话语的主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电视“庸俗化”的原因,不少学者将其全部归咎于电视的“商业化”。我们以为,电视的商业化只是为其“庸俗化”提供了运作机制上的可能性,而造成电视“庸俗化”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是电视受众中普遍存在的低文化层次趣味对电视传播产生了“庸俗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6,(7):28-32
舆情反转的实质是舆论的两次甚至多次建构。人们在认识事件的过程中,由于认知参照点选择的不同,会导致认知的前后差异。这是舆情反转的社会心理原因。本研究以"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半"事件为案例,通过对节点微博帖子的评论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网络舆情反转现象中存在着"参照点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刚 《传媒观察》2007,(1):36-37
2006年并不是网络暴力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的一年,但是2006年中一系列的网络暴力事件必将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网络社会中风行着各路以"哥""姐"为称号的人物,引发公众和传媒的热议,其中典型的如"犀利哥"、"凤姐"。本文认为,无论是否出于炒作目的或存在网络推手助推,这些"哥""姐"们接受的是大众狂欢式、围观式的消费。在传媒消费主义视域下,"哥""姐"现象之热背后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式微,人文精神和传统消费文化价值的沦丧,以及大众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弱化。  相似文献   

15.
“拇指文化”应运而生如果让时光倒退两年,可能谁也不会想到,短信这个“手指上的游戏”会有如此的辉煌。有人说,人类5个手指中最笨拙的就是拇指。然而现在,短信的发送却使拇指忙碌了起来。马路上,房间内,商场中,餐厅里,都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在不停地用拇指摁键,发送着短信。微笑、皱眉、尴尬、惊喜……种种表情随着拇指的摁动在他们脸上不断闪现。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拇指文化”应运而生,异军突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人甚至把她称之为“第五媒体”。短信以其费用低廉、方便快捷、内容丰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特点,深受广大网民的…  相似文献   

16.
伍蔚然 《新闻世界》2013,(7):180-181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药家鑫”案、“七十码飙车”案、“郭美美”事件等均引发了舆论狂潮,并影响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进程。网络舆论无疑已经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重视和熟悉网络舆论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演变。本文以“表哥”杨达才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论的演变情况,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17.
贺立凯 《今传媒》2013,(6):23-24
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舆论监督发挥了传统媒体无法发挥的作用,并在实际监督过程中解决了许多问题。因此,学术界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予以了高度重视。本文拟从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入手,结合当前国内的网络舆论的热点问题,研究探讨网络舆论监督所引起的传统舆论监督各要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杨华 《东南传播》2011,(11):35-36
网络的自生自发治理机制暴露出诸多缺陷,对网络言论进行管理的诉求得到各方强化。但是,政府在网络言论管理中的角色倍受争议,特别是几年来频发的“因帖治罪”案件引发了社会舆论对政府网络监管的广泛质疑。本文探讨了政府网络言论管理的正当性,并深入分析了目前政府网络言论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政府的媒体管理体系必...  相似文献   

19.
在时下的一些电视新闻报道中,由于墨守成规、视角单一,报道出现"扁平化"的硬伤十分普遍。报道"扁平化"表现在哪里,如何克服这种采访写作弊病,使报道做到时间新、事件新、思路新?本文结合实践中的大量例子,分析如何提升报道视角的"聚变"效应,让电视新闻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20.
网民评论的舆论效应——以“杭州飙车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红霞 《新闻世界》2010,(5):164-165
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发表评论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体现。大规模的网民评论常会产生巨大的舆论效应,影响着网络事件的发展。本文以"杭州飙车案"为例,对网民评论的作用与危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