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力"正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千里 《学语文》2011,(1):70-70
最近,“给力”(gei li)一词高频亮相于报刊、网络等媒体,特别是亮相《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更是引起网友的热议.大呼标题“给力”(《山东商报)2010)。  相似文献   

2.
<正> 《青年作家》一九八五年第十一期的末页,赫然出现了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鲁迅并不喜欢《阿Q 正传》”!这篇短文抄引了香港学者司马长风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中所说的几段话作为有力的论据。很快,上海的《报刊文摘》(第三○八期)摘引了这篇短文,标题改为“鲁迅并不以为《阿Q 正传》是他的代表作”。文章虽然登在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国加入WTO国际交流在大幅度增加。各大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教材常常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许多院校纷纷增设或加强“英语报刊阅读课”以弥补不足。目前,国内现有的“英语报刊”教材有很多。如周学艺主编的《美英报刊文章阅读》上、下册;《美英报刊文章阅读》精选本;李泮池主编的《英美报刊选读》上、下册;端木义万编著的《英美报刊阅读教程》初、中、高级本;吴潜龙主编的《英美报刊文章阅读》;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报纸杂志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书写符号,现将常见的几种符号介绍如下: 1.“●”标题号,突出一个栏目或一篇文章的标题,使标题醒目。《小学教学》、《陕西教育》等杂志开始采用这种符号了。 2.大号黑体字,表示文章的开头。这是现代报刊借鉴外国文学第一字母大写的长处采用的一种新格式,以提醒读者注意。如《河北教育》等杂志采用了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我国加入WTO国际交流在大幅度增加。各大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教材常常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许多院校纷纷增设或加强“英语报刊阅读课”以弥补不足。目前,国内现有的“英语报刊”教材有很多。如周学艺主编的《美英报刊文章阅读》上、下册《;美英报刊文章阅读》精选本;李泮池主编的《英美报刊选读》上、下册;端木义万编著的《英美报刊阅读教程》初、中、高级本;吴潜龙主编的《英美报刊文章阅读》;马建国编著的《英文报刊导读》;苏立昌编写的《英文报刊阅读教程》;王九萍主编的《英美报刊阅读精选》(一、二);丁其林编著的《英语新…  相似文献   

6.
宁源声 《语文知识》2003,(11):19-20
近年来,“三步曲”在报刊上频频出现,下面是随手捡来的几个例子: ①《公文写作》课教学法三步曲(《华南师大继续教育》1999年第2期标题) ②西部开发三步曲(《中国财经报》2000年4月26日标题) ③重提“安乐死”这个话题,我国首例涉案医生提出“人生三步曲”(《羊城晚报》2001年4月13日A8版引题。主标题是:优生→优育→优死)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报刊文章,屡将常用词语误用,既伤害了文意,又难为了读者。兹举三例,以作窥豹之管。“置疑”质疑《语文知识》今年第2期所载谢逢江先生文章的标题为《“所”字  相似文献   

8.
文章的标题应是对其内容的高度艺术性的概括。一个好的标题,既像是文章的眼睛,精妙传神,又像“惊堂木”拍案一击,先声夺人。但是在本刊收到的大量来稿中,我们发现许多文章的标题尚不尽人意,缺乏对编辑和读者的吸引力,有的就是因为标题的差劲而使文章难以买现它的传播作用。 标题制作存在的问题,一是“俗”,即所拟标题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缺乏新意。例如《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类似的标题,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特色。二是“大”,即文章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把“报刊”列为语文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怎样充分利用“报刊”这一普通的语文课程资源呢?下面以2003年11月中国女排勇夺世界杯冠军的有关新闻报道为例略作阐述。一、品味文章标题。中考若考话题作文,有些学生往往简单地把试题中的话题原封不动地拿来作标题,失去了闪出第一道亮丽”的机会。我们读体育报道时,不能只关注结果,而要注重品味。靓丽的标题最具视觉冲击力,应作细品。2003年11月16日《南通日报》的标题就…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把“报刊”列为语文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怎样充分利用“报刊”这一普通的语文课程资源呢?下面以2003年11月中国女排勇夺世界杯冠军的有关新闻报道为例略作阐述。一、品味文章标题。中考若考话题作文,有些同学往往简单地把试题中的话题原封不动地拿来作标题,失去了“闪亮登场”的机会。我们读体育报道时,不能只关注结果,而要注重品味。靓丽的标题很具视觉冲击力,应细细品味。2003年11月16日《南通日报》的标题就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个生造词“三步曲”在报刊上频频出现,下面是随手捡来的几个例子:(1)《公文写作》课教学法三步曲(《华南师大继续教育》1999年第2期标题),(2)西部开发三步曲(《中国财经报》2000年4月26日标题),(3)重提“安乐死”这个话题,我国首例涉案医生提出“人生三步曲”(《羊城晚报》2001年4月13日A8版一引题,主标题是:优生→优育→优死),(4)新诗教学三步曲——我教《致橡树》(《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4期标题),(5)语段压缩三步曲(《中学语文》2000年第12期标题),(6)偷埋偷葬“三步曲”(《南方日报》2002年3月3日A4版小标题),(7)老记背运三…  相似文献   

12.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六日的《羊城晚报》上刊登了一篇醒目标题的文章:《“好汉”长得像“大娘”?》。细读原文,方知原来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学会会员、七十多岁的刘鸿志教授指出:电视剧《水浒传》中的《好汉歌》,是40年代流行的文明戏《王大娘补缸》之翻版。故该文的副标题为:“《好汉歌》被指涉嫌剽窃。”于是,《文摘周报》及《蜀报》等报刊也先后登出《“好汉歌”涉嫌剽窃》的文章……幸好到6月19日,《人民日报》刊出了:《究竟是“好汉歌”还是“王大娘补缸”?》,文章求实而又公正地综合了两方面的意见,方使我憋在内心的闷气消失了一半。美中不足的是:文章仍未刊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现代英语的表现途径,除了文艺作品,最大量、最流行的就是包括报纸、杂志在内的所谓“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因此,阅读英美报刊,将有助于学习现代英语。由于英美报刊与中文报刊在写法上差别较大,我国读者要准确理解与流畅翻译有一定困难。了解英美报刊的各种文体风格及文字特色,将有助于提高阅读英美报刊的能力。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人们阅读理解英美报刊有所帮助。 标题打破常规,争奇斗巧 人们阅读报刊,一般是有选择地读其想读的材料。标题的作用首先在于供人们选择阅读对象。英美报刊标题五花八门,读者若缺乏英美背景知识,不了解其特点,不懂得报刊标题用词的规律,就会被弄得晕头转向。目前我们常接触到的英美报纸有英国的《泰晤士报》(The Times),《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卫报》(TheGuardian)以及《观察报》(The Observer);美国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洛杉机时报》(Los AngelesTimes),《基督教科学箴言报》(Christian ScienceMonitor),以及《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Daily News)等等。这些报刊的标题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聿 《语文知识》2003,(3):26-28
“置疑”和“质疑”是同音词,意义上又比较接近,故极易混淆。报刊上经常见到二者错位的现象。请看下面的例子。①置疑“撞出来的安全”(《杂文报》2000年3月31日[总第1179 期]头版文章标题。按,正文中有句  相似文献   

15.
一些同学学习课文,不习惯研究课文的标题,其实,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深入研究文章的标题,对学好课文是大有裨益的。戏剧表演中有“一目传神”之说,作者常借标题这一“目”,以传文章之“神”的。这里侧重从提高读写能力方面谈谈抠题目,学课文。抠标题,辨文本很多文章的标题常以标志性的词语标示文体。如《游褒神山记》、《小石潭记》(着重号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报纸杂志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书写符号,现将常见的几种新符号介绍如下: 1.“●”标题号。突出一篇文章的标题,使标题醒目。 2.大写黑体字,表示文章的开头。文章开头的第一个字用黑体,这是现代报刊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报刊上出现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令人堪忧。如《新华文摘》1999年12期转载的顾卫临《科学普及走出低层次徘徊》一文中的一个小标题:“令人堪忧的国民科学素养”。人们表示“某事让人忧虑”这一意思,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堪忧(值得忧虑)”.一是“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每当盛夏时节,报刊上总会看到“七月流火”的文字“七月流火”究竟是什么意思?一些文章作者和报刊编辑往往把它当成酷暑的代名词。例如,去年夏季,报上就出现过“七月流火”战高温的标题。行文第一句就说:“七月流火,酷暑逼人。”该文作者这样写,报纸编辑照样登。其实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该文作者在这里把“七月”当成阳历七月,把火与酷暑联系起来,但“流”呢?水可以往下流,火怎样流呢?这样解释显然是文理不通。读过一点秦古文的人都知道,《七月》是《诗经,幽风》一个篇名。这篇长诗中有一段“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文字记载。《七诗…  相似文献   

19.
周放 《语文知识》2002,(9):22-23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窗口”。“眼睛”也好, “窗口”也罢,无非说明标题艺术不可小觑。现摘列数条,以飨读者。一、巧改诗句成标题①《姑苏城内寒山寺》②《一枝“青杏”出墙来》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灯不同》  相似文献   

20.
人们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精心提炼的标题,常常能以一目尽传精神。因此,优秀作者往往在标题制作上苦心孤诣,反复锤炼,力臻尽善尽美。举个例子吧,浙江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发表了很多文章,对于标题他总是仔细推敲,认真制作的,比如他的优课论系列文章就有不同凡响的一组标题:《“一语天然万古新”———优课的“解题”艺术》、《“未成曲调先有情”———优课的“导入”艺术》、《“何愁没处下金钩”———优课的“提问”艺术》、《“能探风雅无穷意”———优课的“讲解”艺术》、《“不及林间自在啼”———优课的“讨论”组织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