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剖析电与磁的综合问题时会涉及到安培力做功和反电动势问题,我们要溯源安培力做功与反电动势的本源问题,理解它们的物理本真.做功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安培力肯定是成对出现的,能量到底怎样转化,最终是要求出这一对安培力做功之和,也就是安培力对系统所做的总功,即安培力做正功,则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安培力做负功,也就是克服安培力做功,则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而反电动势的本质是把电能成功地转化为机械能,电源提供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那部分能量就是反电动势对应的能量.  相似文献   

2.
在电磁感应过程(即机械能及其他形式能向电能转化的过程)中,一定有安培力做功,通过安培力的做功过程,实现其他形式能与感应电能等的转化.在这里安培力做功的绝对值就等于电路产生的感应电能(内能).所以我们在求解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能量转化的途径,①应用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简单形式直接计算感应电能、内能产生的多少;②应用安培力做功的绝对值来量度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能、内能.使电磁感应问题中繁杂的计算简化.  相似文献   

3.
<正>导体切割磁感线或磁通量变化过程,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导体受到安培力作用或通过电阻发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内能。因此电磁感应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答电磁感应中能量问题,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4.
导体切割磁感线或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具有感应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通过电阻发热,可以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热力学能。因此电磁感应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外力做功,把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感应电流在电路中受到安培力作用或通过电阻发热又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内能.可见,对于某些电磁感应问题,我们可以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出发,运用功能关系进行分析与求解.  相似文献   

6.
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物理学的重要规律。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问题,是高中物理的综合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消耗机械能,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是从机械能转化而来的;当电路闭合时,感应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电阻的内能,即放出焦耳热,在整个过程中,总能量守恒。  相似文献   

7.
该文讨论解释安培力的两种机制:一是霍尔电场对离子的作用,以及晶格对霍尔电场的反作用机制。二是电流元等效为磁偶极子与外磁场相互作用的磁矩势能机制。两种机制都能正确推导出安培力公式。其结果与电磁学理论经典著作相一致。对洛仑兹力作功进行讨论。说明在磁场中运动导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洛仑兹力充当传递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电磁感应中的功能问题时,几乎所有教学辅导资料上都是这样讲的:依据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的过程,就是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外力”克服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同理,安培力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相似文献   

9.
电磁感应现象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磁领域的一种表现,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实质是导体克服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做功而将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而回路中感应电流通过导体发热,又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许多电磁感应的问题都涉及到焦耳热,本文就如何求电磁感应中的焦耳热问题做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力学中力 F 做功的一般量度式为 W=F·scos θ;静电场中,静电力做功的一般量度式为 W=q·U;在直流电路中,电源做功的一般量度式为 W=q·E.但在电磁感应现象中,通常是用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转化而来的电能列出守恒方程来表征安培力做功的多少,而没有电磁感应现象中安培力做功的一般量度式.对电磁感应现象而言,由功能的转化方向及守恒可  相似文献   

11.
1洛仑兹力与安培力的比较①洛仑兹力是单个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而安培力是导体内有定向运动的自由电荷受到的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②尽管安培力是导体内有定向运动的自由电荷受到的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但并不能简单认为安培力就等于所有定向运动的自由电荷所受洛仑兹力之和,只有当导体静止时才能这样认为;③洛仑兹力恒不做功,而安培力却可以做功,安培力做正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安培力做负功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2洛仑兹力与电场力的比较这两种力都是带电粒子在两种不同场中受到的场力,反映了磁场和电场都有力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含电源的纯电阻电路中,如果导体运动但不受除安培力以外的外力,电能完全转化为焦耳热,因此克服安培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焦耳热.如果外力使导体移动,在导体达到稳定状态之前,外力做功消耗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产生感应电流的电能或最后转化为焦耳热,  相似文献   

13.
安培力做功是机械能与电能间相互转化的桥梁,本文通过典型模型及其变式阐明了这种桥梁作用.这种"桥梁"作用,可看成是一个典型的物理规律"模块",在用能量观念解决力、电综合题时,起着浓缩思维以及提高解题效率的作用.在解题教学中,要注重"模块"的提取,帮助学生站在更高层面上快速形成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安培力做功是机械能与电能问相互转化的桥梁,本文通过典型模型及其变式阐明了这种桥梁作用。这种“桥梁”作用,可看成是一个典型的物理规律“模块”,在用能量观念解决力、电综合题时,起着浓缩思维以及提高解题效率的作用。在解题教学中,要注重“模块”的提取,帮助学生站在更高层面上快速形成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5.
摩擦理论有啮合说、粘附说(包括新粘附论)和静电作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能解释通过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问题.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角度进行推理,提出一种假说:安培力是滑动摩擦力的本质成分.  相似文献   

16.
摩擦理论有啮合说、粘附说(包括新粘附论)和静电作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能解释通过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问题.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角度进行推理,提出一种假说:安培力是滑动摩擦力的本质成分.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电磁感应中能量的转化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老师往往是通过一些典型模型归纳出以下两条结论:安培力对导体做了多少正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导体克服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这两个结论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熟悉,而且对其正确性也深信不疑。但由于学生对结  相似文献   

18.
安培力就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其大小为 F安 =BIL sinθ,式中θ为 B与 I的夹角 ,高中阶段主要讨论、计算 B与 I垂直的情况 .安培力做功引起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相互转化 ,其功率的极值问题与具体电路有关 ,但归结起来可概括为以下三大类型 .1 在含电源电路中 ,安培力一般做正功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2023年6月物理选考第19题考查电磁相互作用和功能关系问题,此题引起了教师们的热烈讨论,疑问涉及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安培力做功中的能量转化,非静电力做功提供电能的机制,动生与感生电动势的形成及能量转化的差异等等。文章以此题为载体,通过剖析研究解开教师心底里的这些疑惑,使电磁相互作用中的功能关系得以明晰。  相似文献   

20.
周霞 《物理教师》2013,(11):83-83,86
能量始终是物理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电磁感应中始终渗透能量的转化,弄懂电磁感应中能量转化是搞懂电磁感应本质的关键.产生和维持感应电流的存在的过程就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感应电流电能的过程.导体在达到稳定状态之前,外力移动导体所做的功,一部分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产生感应电流的电能或最后转化为焦耳热,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导体的动能.当导体达到稳定状态(做匀速运动时),外力所做的功,完全用来克服安培力做功,并转化为感应电流的电能或最后转化为焦耳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