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就是通过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则是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滕州市科技部门以加速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将农村党员电教与星火科技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借助党员电教搭建的舞台,充分发挥科技工作的优势,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在全市形成了万名农民党员帮带十万农户依靠科技共同致富的新局面,使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我国西部传统农业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西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近年来,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硕果累累,可以说是科技促进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和基础是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增强农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最终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更新观念,首先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入手,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培育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清流县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目前全县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0个,注册资金1745.977元,入社社员344人,带动农户7566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是提高农业合作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使农民得到实惠,企业得到便利,产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体,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职业农民的关键.鼓励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农业建设,培育大批爱农业的社会公民,加强其技术教育培训,使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有序流转和土地股份信托公司等,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投入农村和农业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切实共享现代经济的发展成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在评述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参与农业推广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广义农业推广概念,从我国农业推广提供主体有限与广大分散的农民多元需求无限的非对等的现实矛盾出发,提出了以高校为现代农业推广主体,形成专家基层服务组织、支农大学生社团和地方技术员的相辅相承关系;另外在乡村社会通过培育农民合作社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民的自我教育和技术辅导与培训,从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而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许多涉农企业发力现代农业的良好机遇。但企业在享受政策扶持的同时,也要主动履行好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使命与责任。惟如此,才能实现农业产业、企业、农民的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
汪蕙 《华夏星火》2014,(11):28-31
近年来,海南省澄迈县以"商标富农"为切入点,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完善产业组织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精心建设品牌农业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推介,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商标战略 “注册商标前,桥头地瓜的销售价格一斤才0.8元,而现在的价格是8元左右,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谈起澄迈发展品牌农业的成果,澄迈人无不自豪。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科普工作的重点人群。把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结合起来开展农村科普,是科协长期坚持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一项工作。近年来,江苏省科协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探讨农业人口转移对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影响,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农民市民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6—2015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农业人口转移对城市总建设用地增加及不同类型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人口转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向影响城市总建设用地增加;农业人口转移对城市工商用地、居住用地和交通绿地广场用地增加的影响分别通过了10%、1%和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且其受影响的弹性系数依次为0.167、0.155和0.135;但伴随农业人口的转移,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并没有显著增加;农业人口转移对不同类型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因此,政府应根据农业人口转移的进程适度增加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合理布局不同的城市建设用地类型,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3.
崔美花 《今日科苑》2006,(12):72-7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不高、农民心理素质和观念存在一些缺陷。政府和社会应充分了解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应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总体规划、更新观念、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尽快制定农民工培训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杨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让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经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专业生产水平而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产生和具体运作已在生产中延长、加粗了产业化链条,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育和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不高、农民心理素质和观念存在一些缺陷。政府和社会应充分了解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应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总体规划、更新观念、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尽快制定农民工培训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6.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事关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阐述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现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隹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调动农民自我投入积极性 推进新农村科普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场县作为农业大县,农村科普工作中,农民是主体,真正的动力来自于农民自身,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农村的科普工作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围场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基础建设长期投入不足,资金成为推进农村科普工作的最大难题。为深入分析总结全县农村科普工作中农民自我投入积极性的方法举措,以该县第一、二、三批文明生态村和第一批新农村试点村为例,对如何调动农民自我投入积极性加快新农村科普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地增加,农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商业房开发等建设活动逐年增加,由于农村建设点多面广、农民质量意识不强,又受经济条件制约、信息闭塞等原因,农民建房的工程质量存在问题较多,不容忽视。本文以浙西南农民自建房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民自建房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收入是关系到农业能否迅速发展,农村能否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我国农民收入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处于增长缓慢徘徊的局面,本文从回顾农民收入波动阶段入手,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非常关键的因素。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其它配套的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推进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论述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效率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及农村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政府提供的农村信息服务量偏少,农村信息应用效果欠佳,农村信息服务的成本收益不符;提出了发展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总体规划、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农民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