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腐败的社会历史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就其广义来说,是对政府治理一般意义上的破坏,即使行为者个人并未直接得到利益或好处,但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受到损害;从狭义而言,腐败是指利用公共权力来达到私人目的,增加私人利益,是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英国学者保罗·哈里森认为:腐败是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恶性肿瘤,它蚕食着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使国  相似文献   

2.
商人会馆碑刻资料是目前所见反映明清时期商业城镇发展和市场层级状况最具价值的资料之一.会馆的创建、重修经过可展示该帮商人经济实力的增长过程,也间接地反映出会馆所在城镇的商业发展脉络.碑铭所镌捐款部分是研究商人经营活动和市场实态最为翔实的资料,其所显示的各城镇商业规模和特色,以及腹地范围等信息是其他资料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关于抽厘率的记载,可据以对商业规模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3.
Keep Promise     
一位商人欲高价卖掉一匹马,但没有人能买得起。一位年轻人要远走他国,请求商人把马给他,并答应把由此得到的一切都给商人。一位国王想得到这匹马。国王的女儿和年轻人一见钟情,在国王女儿的帮助下,年轻人得到了许多金子和宝石。国王的女儿建议年轻人不要回到商人那里去,他们一起远走高飞。年轻人能遵守自己对商人的诺言吗?请看——  相似文献   

4.
期权腐败是一种隐蔽性强、时空跨度大的新的腐败形式,给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期权腐败和利益冲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期权腐败过程中的利益合谋、利益输送、利益兑现等关键环节,都是在利益冲突的情境中完成的。因此,应当从防止利益冲突着手治理期权腐败,通过加快行政伦理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公职人员外部行为限制制度、强化公职人员离职后行为限制措施、优化社会环境等措施来健全利益冲突的防治机制,矫治期权腐败。  相似文献   

5.
从反腐倡廉的视角,依据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制约关系建立模型,通过分析得出:集中采购的腐败空间更小,在腐败空间里发生腐败的可能性也更小;当采购实体利益与自身预算支出利益相关度不大、采购中较易获取不正当利益、政府对腐败难以监督且又处罚不力时,选择集中采购最为合适。建议在政府采购较易发生腐败的领域,我国当前实行分散采购的条件尚不具备,应继续采用集中采购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迁移人口规模就业需求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就业转移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我国城镇农民工转移就业问题涉及城镇政府、城镇企业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三方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根据界壳论的系统方法,可将城镇作为整体环境,从界壳行为分析三方群体的融合关系和界门、界壁问题,通过拓宽就业渠道、促动企业反哺和加大培训服务,进一步深化研究和解决我国城镇就业转移中的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律关系主、客体范畴是哲学上主、客体范畴在法律关系上的延伸和具体化.法律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关系客体是在法律关系内部、法律关系的主体--人进行认知和实现权利、义务的客观实在,具体而言是指人的行为.行为是人与权利的中介,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是人与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物、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是行为的对象或标的,而非法律关系的客体.  相似文献   

8.
明代中叶,明王朝统治开始由盛转衰,政治日益腐败。名思想家丘浚为挽救和巩固封建统治,在其代表作《大学衍义补》中,阐述了其丰富而且有时代特征的法律思想,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作了新的阐释与发挥。他强调人的私欲,物质利益在法律起源上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贫困犯罪,官逼民反的犯罪根源,肯定商业、商人作用和私人利益,主张尊重生命,反对严刑酷法,要求公正司法,“法”“人”结合,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物品匮乏和经济恐慌的局面,鄂豫皖苏区鼓励与支持私营商业发展,首先是针对商人群体,实行累进税政策,采取招揽贸易、武装护送等形式帮助广大中小商人来往于苏区与非苏区之间做生意,其次是实施新的粮食政策与筹款政策,坚决地同投机商人作斗争。私营商业发展有效缓解了鄂豫皖苏区的财政困难、粮食危机,促进了苏区部分地区的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中国的十大商帮,是商业经营活动的主体。在此期间形成了商业伦理,商人懂得了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商人把儒与商结合起来,把知识经济与商业经济结合起来,把经济活动与上层建筑结合起来。因此,商人利用积聚的财富,积聚文献、字、画,建设了藏书楼与书房,藏书为了教育子弟,藏书为了文化,藏书为了附庸风雅,藏书是将金钱转化为知识与信息,将金钱资本转化为知识本钱。商人的藏书是所有藏书家中最具规模的藏书,商人藏书推动了刻书、印书、教育、科举,促进了文俗风化的好转,推动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