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陶行知社区型农村职教思想与农村职教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社区需求办学,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把学校办成社区的中心是陶行知社区型农村职教思想的基本内涵。在农村职教走入低谷的情况下,借鉴陶行知先生这一思想,无论对农村职教端正办学方向,还是深化自身的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村地区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指针对农村的经济、文化、环境等地域特点,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环境及其独特功能,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探索出适合农村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联系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使双方受益.一方面,农村社区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社区参与学校的管理,为学校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推动了社区经济发展,增强了农村社区的活力,还为社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存在政府主导型、学校主导型及自主生长型等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其中,政府主导型的优势是可以通过行政优势及强大的集体行动,来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公平发展,但这种普遍化的推进模式,难以满足农民的个性化要求,也可能会使得农村社区教育沦为政治的附属物;学校主导模式可以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但缺少农民的文化认同基础,无法承担起农村社区教育的全部职能;自主生长型突出农民个体意识与自由精神,有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但农村社区的封闭性会阻碍现代文明的进入,不利于社区教育的长久发展。有鉴于此,需要推进政府、学校、自主等三种模式的整合,发挥各自优势,明确社区、学校、政府等三者的角色定位,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教育指充分利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本文结合农村社区教育基本情况,分析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社区与学校的关系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良性的,互动的社区与学校的关系有利于社区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进步。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建立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良好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现从社区的角度探讨农村学校与社区之间关系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整合教育资源,为县域经济服务,推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和社区信息化进程,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大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实现与社区功能整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是学校与社区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的互动也是学校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学校与社区互动有其价值所在,主要表现在:农村社区资源使学校课程资源得以丰富;培养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速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整合家长、社区或乡镇能人、“名人”及农村其它研究单位与机构的力量,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课程资源及当地乡镇、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紧扣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展的多样性的课程“改编、创编、拓展”等方面的专业活动,其含义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是对国家及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改造,二是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均简称《国家课程标准》)对本地特色资源的识别、筛选、加工和规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学校与社区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有其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但当前学校和社区之间缺少互动,主要表现为互动的非平等性、资源开放的保守性、交往的非制度化等。要使农村学校和社区有效互动,首先要建设农村学习型社区,还要营建学校与社区良好关系,而且要强化农村社区的自主管理以及争取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鼓励和资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人才短缺是导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并制约着其未来的发展。农村人才短缺表现为:农村人口文化程度低,农村籍大学生不愿意回乡工作。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不利于农村人才的培养和积累,需要采用立足于农村生源地办高等教育的模式,通过在中小城镇建立有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解决未来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从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相似文献   

12.
嵇辉  郭婧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113-116
在中国广大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统筹"三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劳动力的科技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才能把这沉重的人口负担化作巨大的人力资源,使阻力或为助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本文从宏观角度应加强政策、城乡的统筹,从微观角度思考资源、内容、形式、运作等方面的统筹.  相似文献   

13.
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凸显了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在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我省人口压力逐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构建我国人力资源高地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减少县域新的职业学校建设,把农村学历职业教育逐步推向城市;转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开展中短期培训;建立区域技术培训中心,调整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打造区域特色;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而职业教育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使命和国家的重托。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职业教育的职责要求表明,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全面的、立体的,要确保职业教育主动、有效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深化改革、职教体制创新就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巨大的城乡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职业教育应该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支持,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缺失与城市忽视农民工的培训,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动途径不畅,流动后发展受阻;应通过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劳动力流入地发展新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与联动,共同服务于农村劳动力流动。  相似文献   

16.
职业道德是以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为载体,为实现一定的职业价值服务,以协调个人、集体、社会关系为核心的高度社会化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双重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经济建设、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的切实要求,而且是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途径,更是弘扬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现实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沟通的桥梁。乡村职业教育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目前,安徽省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下,城乡差距较大。职业教育在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乡村和谐发展日益重要。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方向,明确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乡村职业教育应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依据我国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实际,大力发展农村创业教育,构建科学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和模式,是促进西部地区农村“三化”实现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必须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深入认识农村创业教育的内涵,探讨科学有效的农村创业教育模式,强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农村“三化”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9.
重新审视农村"三教"统筹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农村教育改革实践证明,在农村实行"三教"统筹是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有效途径.总结三教统筹经验,探讨三教统筹的形式,为三教统筹存在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制,从而促进教育为社会的服务功能,这是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关系着我国是否能顺利实现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转型。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鉴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建设的困境,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保障: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和保障校企合作畅通;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法律保障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培养农村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