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梭通过“公意”理论发展出了一套从“自然自由”到“道德自由”的理论,最终得出了当人们不服从社会规则所代表的“公意”时,就可以强迫他们服从的结论.以赛亚·伯林对卢梭的“强迫他人自由”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这是由于卢梭将自由绝对性和社会规则的绝对性相等同而得出的结果.本文认为,卢梭使用的自由概念和伯林的自由概念是不同的,卢梭的自由理论不会导致奴役制度,在卢梭的理论中,“强迫他人自由”并不构成悖论.  相似文献   

2.
卢梭政治思想中的自由悖论问题是200年来西方政治思想家争论的焦点。卢梭的政治思想与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具有很大的区别。卢梭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中并非没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欲望和本性享受着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自由,而不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受侵犯也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但这种自由只有在人类签订社会契约,摆脱自然状态,进入公民社会时才可能出现。卢梭认为,个人的自由就是对代表公意的法律的遵守,而这种自由在自然状态中是不存在的。卢梭这种对自由论证的逻辑并不存在矛盾,其关键点就在于人的自由只有在政治共同体中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3.
法律思想在卢梭的整个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立法理论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卢梭认为,法律是公意的体现,立法是为了实现正义,而立法者是来自于人民的非凡人物,他们制定法律时应遵循自由与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以自然法为社会契约前提,人民在公共意志基础上把所有权利和权力让渡出来缔结契约形成主权体,人民作为主权者制定法律,并将部分权力委托给政府来执行法律或公意,最终结束自然的自由进入社会的自由,是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核心观点。自然人的前提假设受备受功利主义挑战,绝对的主权理论和抽象的人民主权学说具有激进性质,无法落实到政治实际操作。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要走出困境应该具体落实到公民权利的保护之上。  相似文献   

5.
以卢梭的著作为基础来考察卢梭的道德观可知:首先,卢梭区分了人的两种道德,一种是出自天然怜悯心的自然状态下的自然道德,一种是社会状态下的社会道德,并认为后者低于前者;其次,卢梭也触及了社会状态下出现的群体、群体的两种道德、群体之间的规则和群体道德问题。自然状态下的群体规则是自然法,社会状态下则依靠基于理性的法律和制度,即人为法。在各自的两种状态下,群体道德均低于个体道德,但群体社会道德高于群体自然道德。文章还尝试对作为群体的国家之间的规则,以及国家内一个个群体所处的状态和规则进行考察与反思,同时对卢梭提出一点批评.并对群体道德低下的原因作了一点思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的中国,宣传卢梭思想之功最大者,非梁启超莫属。《卢梭学案》是其宣传卢梭思想的代表作。该文主要围绕着卢梭生平、社会契约思想的宗旨、社会契约与公意及主权的关系、公意与法律的关系、主权与政府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其理解不乏准确、可贵之处,也有明显不当、含混和遗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在卢梭的法律—政治思想中,"立法者"这一主题突兀而又令人费解:一方面,它主要涉及政治立法实践,因而与卢梭的政治权利原理之间存在内在的紧张;另一方面,相比于现代自然法传统的思想家,它又构成了卢梭法律思想的重要特征。传统上,往往认为立法者的任务是将政治权利的原理适用于特定的民族或国家。但这一解释忽视了立法者问题的复杂性,没有看到在卢梭这里,除了政治权利的原理和立法者的实践技艺,还存在第三个内容:关于"社会"本身的科学,亦即"民情"的科学;其主要体现在卢梭对公意与公民宗教的论述中,在此基础上将阐述何为立法者的科学与技艺。  相似文献   

8.
法律思想在卢梭的整个思想中占有举跳轻重的地位,而立法理论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卢梭认为,法律是公意的体现,立法是为了实现正义,而立法者是来自于人民的非凡人物,他们制定法律时应遵循自由与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卢梭的人性道德思想对于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以及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性道德是善良而幸福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人类的道德却在普遍的堕落、沦丧而走入道德的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卢梭认为人类就要实行社会改革,签订新的社会契约,建立自然宗教等方式使道德的回归,从而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卢梭的自然观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核心.自然现对卢梭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自然观、个人发展理想和社会发展理想.个人发展理想是卢梭对自然主义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设想,即自然人.社会发展理想即公民——道德理想国,是自然主义教育实践对促进社会发展所发挥作用的设想.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自然观的探讨,以便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卢梭自然主义的教育理想,从而理解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卢梭的法律—政治思想中,“立法者”这一主题突兀而又令人费解:一方面,它主要涉及政治立法实践,因而与卢梭的政治权利原理之间存在内在的紧张;另一方面,相比于现代自然法传统的思想家,它又构成了卢梭法律思想的重要特征。传统上,往往认为立法者的任务是将政治权利的原理适用于特定的民族或国家。但这一解释忽视了立法者问题的复杂性,没有看到在卢梭这里,除了政治权利的原理和立法者的实践技艺,还存在第三个内容:关于“社会”本身的科学,亦即“民情”的科学;其主要体现在卢梭对公意与公民宗教的论述中,在此基础上将阐述何为立法者的科学与技艺。  相似文献   

12.
公意学说是卢梭整个政治学说大厦的根基,卢梭的公意学说是在批判启蒙思想家工具理性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与经历,运用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演变的逻辑推理,以社会契约的方式最终产生.卢梭期望借助公意学说来解决文明社会发展中的弊端,实现精神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完美契合.卢梭从价值尺度的角度追问政治权利的本质原理问题,触及道德共同体构建的命脉要素,他通过对已有政治哲学的改造,试图建立真正良好的社会秩序,让道德保证社会成员享有真正自由民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论卢梭的平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理论是卢梭自然法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指出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和症结所在,揭露了封建法律制度的不合理性,卢梭平等理论对人类不平等本质的透视,旨在加深对不平等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治哲学的代表作,其公民自觉的理念贯穿该著作:公民自觉是社会契约的基础,不仅能保证自身权利的实现,而且能维护主权权威与政体和谐。在当代,卢梭的公民自觉思想可从政治自觉、法律自觉、道德自觉和文化自觉四方面促进中国社会价值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作为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思想运动的先行者,洛克和卢梭都提倡理性,主张自由平等,极力提倡社会改革,以满足新兴资产阶级掌权的需要,而实现自由与改革最强有力的手段就是教育.他们都以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方式体现着启蒙思想,遵循顺应自然与理性规范的原则.洛克以绅士教育培养英国新贵族,卢梭提倡自然教育塑造社会新人.他们的教育思想所闪耀的理性光芒,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民主权是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卢梭从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角度提出了人民主权理论,强调了人民主权的不可分割、不可代表和至高无上性。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对马克思权力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关于法律、政府和主权的论述是马克思建立人民主权国家的理论基础。但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并未跳出时代的限制,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理想主义的设想。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从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关系中现实的人出发,对实现主权在民的社会理想提出了现实的方法论指导,是对卢梭思想的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卢梭是在近现代中国最有影响的西方政治思想家之一,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卢梭的研究一直没有淡出汉语学界的视线.本文对近百年来中文世界的卢梭研究进行初步清理后认为,卢梭作为政治思想家在中国主要有两种形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卢梭充当的是中国革命的符号;而在后期,卢梭则主要以社会契约论思想家的身份出现.本文对卢梭在汉语世界的这两种形象进行了初步的勾勒,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指出中国卢梭研究的得失.  相似文献   

18.
正如柏拉图通过充满辩证意味的煌煌巨著《理想国》来构建其人治理想国一样,卢梭则以同样的方式在《社会契约论》中挥毫泼墨于其法治理想国蓝图的描绘。卢梭法治理想国是通过由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由社会状态到政治状态、由政治状态到法治状态等四种状态的一系列过渡并在不同的阶段确立自由原则、平等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卢梭认为,立法者承担着塑造政治生活方式和塑造人民的职能,其行动原理是公意。不过,卢梭在其政治理论中引入独立的立法者,却产生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确保人民和立法者关系的统一。立法者不是人民本身,如何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正是人民自己想要的法律或者确保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就是人民自己制定的法律,卢梭并没有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的立法实践从实质上初步解决了卢梭的立法者难题,既能保证人民成为真正的立法者,又能保证人民制定的法律符合公意。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有理智上倾向西方而感情上留恋中国的倾向,所以卢梭对西方城市生活的批判对他们有着莫名的吸引力。知识分子的超脱与浪漫成为他们热捧卢梭的一种解不开的情结。其中,刘师培更是成为近代宣传卢梭的积极分子,他传播卢梭的思想始于《中国民约精义》。此文在当时传诵一时,通过研究发现,卢梭对人类自然状态的赞美特别符合中国文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种理想社会是以许行的"并耕"为特色的平均主义无政府社会,可见西方思想传播所受到的传统的制约。所以卢梭的学说成为刘师培式无政府主义的重要理论,在刘氏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