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透过这些热闹的现象,我们又看到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蒋琴芬 《考试周刊》2011,(54):60-60
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等多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有丰硕的收获呢?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在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学周刊C版》2017,(12):188-189
义务教育阶段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因此,可以把“表演”这种艺术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使语文教学更具活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一些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入了很多新颖的元素,这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对"表演"的度把握不当,一些语文课、公开课变成了"表演课"。认为"表演"只是手段,不能脱离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司空图在《诗品》中曾道:“生气远出,妙造自然。”苏轼也曾说过:“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言教学也渐渐掸去浮尘,揩去胭脂,直指语文之本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在上课时,时常发现学生无精打采,思维处于沉睡状态。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我发现这与语文课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灌输轻理解、重分析轻欣赏、重答案轻思维有很大关系。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的口味越来越  相似文献   

7.
骁骁是新生。第一天报名时,骁骁在他妈妈的陪同下,到我们班来报到,我们看见他时,他躲在了妈妈的身后。他妈妈从背后拉出他,然后对他说:“骁骁,快叫老师呀,这是你的新老师』”只见他从妈妈背后走出来,半仰着头,用不屑的眼神斜视着我们,一句话也不说。妈妈再次提醒:“快叫老师呀!”他却转身就走了。这就是他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丁芳华 《语文学习》2010,(7):128-131
课堂回放 师:在你人生的经历中,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为什么? 生1:父亲,有一次爬山时,他叫我要坚强。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比以前更热闹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动”越来越多了,如表演、讨论及操作等。这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但是,在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动”,热闹的课堂显得有点“乱”了。这很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周长华 《语文天地》2011,(23):40-4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其成效日渐显现。然而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课堂教学也出现一些不好的趋势,甚至不知不觉中在课程改革里夹杂进来一些违背教改初衷的做法,而老师对此却习而不察。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就有此问题,语文课堂渐渐远离了本色,多了些许浮躁,尤其是在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背景下,语文课的节奏越  相似文献   

11.
12.
无论教育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朴素的课堂有效的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有效的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3.
杨焰平 《四川教育》2007,(10):29-29
忽如一夜春风来。新课程带来的课堂新面貌已随处可见,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学习方式也得到可喜的改变。其中,课堂活动的大量出现就是一个例证。但是,"课堂活动有效性"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足够的重视,无效、低效的情况还相当普遍。这里仅例举了几个常见的"失落",不可能一一谈及这类现象,关键是"失落"了的理念和由此出现的教学行为,我们可以一道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语文原本就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它理应为学生生命的诗意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实现“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作为实践层面的教师该从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呢?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个极有表演天赋的瑞典女孩。她的父亲是个有名的摄影师。幼小的她就在父亲的摄影机前即兴表演小品。后来,她不幸成了孤儿,表演和舞台就成了她的避难所。15岁时,她在一部电影里演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作为创设情境的方法小品表演被广泛地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适当地表演小品,引导他们通过听、看、做等方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如一句美国格言所说:“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相似文献   

17.
日前,听了一位教师执教《夕阳真美》一课。课始,教师以一句“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阅读的开始。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提出了一句句印象深刻的句子,教师则“巧妙”地抓住学生提到的语句引领学生一一品读,依次让学生感受到了夕阳的柔美、天空的蓝、西山的壮丽、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需要精彩,但对于“精彩”的追求,有些教师却走向了极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精彩”,煞费苦心。聘请他人制作华丽的课件,平时教学不用,临到了公开课,把电脑搬到了教室。鼠标轻轻点击,精美的动画作品、电影剪辑交替呈现。在学生赞叹声中,教师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也是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帮他们开启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如四川的钟发全老师所说,举手是个小问题,却是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为啥不举手?可以去研究预设为啥没有得到好的落实。为何勉强举手?可以去研究如何获得课堂教学机智。如何让学生积极举手?可以研究课堂调控的技艺。”然而,不妨逆向思考:课堂上一定要小手如林吗?一定要每个学生都“热爱举手”吗?安徽的周其星老师的观点是,“沉静的课堂”一样充满着流动的思想。“举”与“不举”,其实只是一个袁象。理想课堂的形态,应当是多姿多彩的——但实质是一样的,无论是热闹还是沉静,都应当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