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数据内涵以及对现今社会的影响,分析了大数据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对我院图书馆在大数据趋势下进行的信息服务实践提出策略和建议,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中,从而将图书馆服务从被动、缺乏个性转变成能主动依据读者个体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的定义,4V+1C的特点以及大数据在捕获、组织、分析及决策4个阶段的应用情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基于大数据可以提升个性化的知识服务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服务模式,最后探讨了大数据下的高校图书馆在成本、数据仓库架构、隐私和保密、人才储备等面临的挑战和局限。  相似文献   

3.
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受到重视,同时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读者对知识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并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快速、高效、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高职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所利用的部分先进技术则可为知识服务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嵌入式技术、新媒体技术等,同时还以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为其提供即时性、多样化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不可避免的面临大数据时代的冲击.本文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结合大数据技术特点和思维理念,研究大数据在图书馆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以分层架构的形式,分阶段构建大数据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助力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满意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个性化信息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针对用户的个性和特点,主动地为用户选择并传递动态信息的服务。文章对个性化服务的概念、特点、环境、技术要求、安全与隐私保护、服务人员的素质等进行了阐述,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教育大数据正在成为驱动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的核心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教育价值,但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产生了隐私侵害风险、信任危机等严峻问题,阻碍了数据的共享、开发和利用。如何增强教育大数据在开放共享、共建共用中的隐私保护和信任关系,成为制约数据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难题。对此,文章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剖析了教育大数据隐私保护的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随后,文章从应用场景角度设计了教育大数据全生命周期隐私增强框架,并基于此框架从技术实现角度构建了满足不同实体、不同阶段隐私需求的教育大数据全生命周期隐私增强模型及其应用流程。最后,文章介绍了该模型的典型应用场景,涉及学分与资质认证、教育协同与治理、可信评教、个性化学习服务等多个方面。文章的研究能够厘清教育大数据开放共享时的隐私保护关键问题和技术思路,可为实现教育数据要素化全生命周期的隐私保护、建立健全数据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信任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国内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现状,讨论图书馆数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小众化服务的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面向小众化服务的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策略,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用户对图书馆提出的精准服务和个性化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和个性化服务的形式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开展个性化服务保障体系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面临数据隐私保护、"冷启动"和法律约束等问题,而联邦学习作为近年来优秀的数据隐私保护机器学习技术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文章将联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推荐相结合,设计了联邦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首先,文章分析了联邦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横向联邦、纵向联邦、联邦强化三种。其次,文章分别针对这三种应用场景设计了相应的应用解决方案。最后,文章探讨了未来联邦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以期帮助教育利益相关者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共享数据价值,最终实现更安全、更高质量的个性化学习推荐服务。  相似文献   

10.
杨波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8):168-170
互联网新型服务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大数据时代正式到来,带来巨大商业价值,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也逐渐增大。大数据的价值不仅来源于数据本身,更多地来源于对数据进行二次挖掘与分析。因此个人隐私保护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分析大数据隐私保护的特点,从技术、法律和行业3个方面简述大数据隐私保护的有关机制,指出需多角度跨学科交叉研究以满足大数据隐私保护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