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清戏曲选本以“风化”作为首要功能,对“体”“用”之辨、功能实现等命题进行了详尽的理论阐述,同时,通过对文本的种种构设保证了“风化”功能的最终完成,从中表现了对戏曲的艺术本位的深刻体察。  相似文献   

2.
戏曲的文本传播与场上传播所派生的命题是案头之作与舞台之作。它们在差异和联系中互动,其联结点是观众心理学。观众心理是左右戏曲审美建构无形而巨大的抓手。研究戏曲美学必须加入观众心理这一维。中国观众的命运关怀心理、趣味性心理、观赏性心理、满足性心理等,规范和导引着戏曲的审美对象、方向、方式和形态。观众心理具有组合性、流变性、调控性等特征,它是一柄双刃剑,具有正负面价值;其反馈和制约、调节功能成为戏曲综合性审美机制及其诸种审美特征的重要基础,也形成了中国戏曲活力和情力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3.
侯苏 《文教资料》2012,(27):19-21
戏曲选本是中国戏曲史的一部分,研究戏曲作品离不开对戏曲选本的考察。高濂的《玉簪记》是明代传奇中杰出的作品之一,在戏曲选本里屡屡中选,足见其流传之广,深受人们欢迎。通过考察昆腔系统与诸腔系统《玉簪记》的选录情况,可知:由于声腔系统之间的差异与接受方式的不同,形成了《玉簪记》的昆腔与诸腔并行发展的状态,而不是所谓的"昆山腔系诸腔改调歌之"。  相似文献   

4.
陈国华 《红领巾》2004,(2):28-33
李渔是一位戏曲理论家,又是一位剧本创作的实践家.他对戏曲艺术的特征--群众性、综合性和演出艺术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李渔的戏曲理论超越前人,取得多方面、系统化成果的重要前提是他对观众的熟悉,重视对观众的研究.李渔的娱乐观众的戏曲创作与他对观众心理的研究也是分不开的.李渔的戏曲理论在观众的作用、观众的组成、观众的心理等方面体现了明确的观众意识和对观众学方面的许多见解,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观众学,从而打破了我国戏剧理论研究传统视野的束缚,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使我国戏剧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填词之设,专为澄场”是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观的理论核心。它观照到戏曲的学性、舞台性和观赏性。李渔认为编制、导演、表演与观众欣赏有密切的关系,影响并制约着戏曲接受的效果。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观集前人理论成果这成,融汇自己的艺术经验和见解,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是积极的开拓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戏曲悲剧的形式和内容,是由本民族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诸种因素决定的。由于古代戏曲作家、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观众审美取向和欣赏习惯对作家,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古代诗歌选本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三条线索中:一是分类选编的承传;二是分体选编的承传;三是分人选编的承传。古代诗歌选本的承传,为诗歌选本发挥欣赏、批评与文献传播的多方面价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包括《才调集》在内的十五种历代唐诗选本所选孟郊诗数目的考察,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唐诗选本对孟郊诗的选取差异较大,孟郊诗所受关注程度随时代发展逐渐加深。从对包括《唐文粹》在内的八种代表性唐诗选本中所选孟郊诗篇目的考察来看,各家对孟郊十四类诗的选择并不均衡,但乐府诗是共同的首选目标。在历代唐诗选本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游子吟》《古别离》为代表的一批孟郊诗的名篇,它们构建起孟郊诗高妙简古的印象,拉开了与诗论家酸呻苦吟之论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从晚清时期戏曲的生存状况看,观众对戏曲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观众的认可程度左右着每个演员与剧目的舞台命运;其次,观众的喜好与否决定着每个戏班及剧种的兴衰存亡;再者,观众的社会情绪可以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崇"自然"美学精神,戏曲表现推崇真切、质朴、自然,强调"本色",要求戏剧表演呈现生活的本来面目,质朴自然,不加矫饰。"本色"应该是正身,为生活中的本来样子。戏曲审美活动应该遵循原初的生活样态,如其所是、自然而然地呈现生活,戏曲审美活动中必须突出本然、天然、"自然",本其所本。  相似文献   

12.
仙侠剧的热播,迎合了受众的浪漫主义期待、怀旧情怀、侠义崇拜、娱乐消遣等心理需求。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市场涌现出一大批仙侠题材的电视剧,其热播带动了电视剧市场的繁荣。影视公司只有理解受众、尊重受众,才能制作出大众喜爱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3.
从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否定大众文化到以费斯克为代表的肯定大众文化的嬗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理论家所处社会环境变化对理论家的影响造成的,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观众是很具有生产力的,他们的审美接受推动电影人去生产属于观众的电影文本。当前优秀华语电影的观众能动力既决定娱乐也决定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电影观众很大程度上是充分狂欢的人,在观众狂欢之时,代表当前电影的观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发生矛盾,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获得胜利,开始了"殖民"。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艺理论家对戏剧界定为 :戏剧文学兼及主客观性 ,因此剧作家的主观感情不能过度介入 ;戏剧文学为正在完成式时态 ,又要求剧作家对情节人物等不能过分操纵。而中国古代戏剧即南戏、杂剧、传奇的创作实践与这种理论相悖。本文指出了中国古代戏剧的结构、情境、情节 ,人物的语言、行动均与西方所谓的戏剧的特质逆向反动 ,明显表现出违反戏剧性质的反戏剧倾向 ,但中国古代戏剧却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实现了戏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众多神仙戏剧,往往选择东海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表现重心,体现了比较浓厚的"东海情结",这既源于上古两大神话系统的演变、古人蒙昧的地理认识和传统的方位观念等原因所造成的东海的特殊地位,更来自于"东海"给予人们情感与心理需要的满足,其中,主要是满足了人们的升仙梦、富贵温柔梦和英雄梦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诗剧是一种"边缘性"文体,中国现代诗剧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对其研究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兹从诗与剧的交叉点切入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诗剧的三大重要审美特征:诗情与剧情的平衡、意象与形象的平衡和诗语与剧语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悲剧意识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因此,从先秦始,中国学就与悲剧精神密不可分了,以“悲音为美”成为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一个显特征。  相似文献   

18.
“唐人选唐诗”体现了唐人对本朝诗歌的理解和认识,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唐人选唐诗”成为学术研究对象,滥觞于元,开始于明。清代学者对“唐人选唐诗”特殊价值和不足之处,认识得比较深入,对其研究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的表演者具有"行当"和"人物"双重身份,他们都是功能性的演述者.演述者在剧情之外为"行当",在剧情之内为"人物".演述者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根据剧场交流的需要转换演述身份,通过"行当"念"上场诗"和剧名、"人物"的"背供"和巧设"内云"、"外呈答云"等形式,与剧场观众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当下的审美交流,使舞台表演和观众之间形成一种互动互补、不即不离、演戏与游戏交融一体的审美关系.演述者身份的转换即意味着剧场交流语境和剧情演述时空的转换.元杂剧是一种"无墙之戏".  相似文献   

20.
明代茶艺的变革以及文人清饮之风的盛行是一值得重视的现象.瀹饮法的推行直接导致了明代茶风转向简约清淡,并与明代的审美风貌相吻合.明代文人在饮茶方面所作的诸多追求,充分扩展了"清饮"的审美内涵,并集中体现了茶道精神,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