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1年前《上海集邮》曾连续刊载笔者所撰“邮市漫步”系列文章达一年之久,但由于当时人们对“集邮与投资密切相关”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总觉得集邮者是非常“清高”的,一切都应强调集邮的文化性,而少谈集邮的经济问题,似乎集邮者一旦参与买卖活动和了解邮市动态,就“走味”了,也就不再那么“高雅”了。因此,那时集邮界对“邮市漫步”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也就中途歇手了。 一晃10余年,现在的“邮情”完全不同了,尤其是近二三年来,在上海,除各家邮票公司、集邮中心和邮社等在不断加大经营力度外,10余家大中型邮市也纷纷以新面貌开张迎客,使邮品交易空前活跃,广大集邮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媒体发表文章要“救救邮市”。邮市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谁有力量、有办法去救邮市。救活的邮市是什么样?我们不是常常说要与国际接轨吗?据了解,类似月坛邮币卡市场这样的邮市国外是不存在的。我们与谁去接轨?这几年邮市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到底有多少集邮者去邮市买邮票?邮市向何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2月21日,本刊在迁址后重新开张的大钟寺宜美嘉月坛邮币卡市场召开了座谈会。与会的邮商、邮市管理者和集邮者畅谈了他们对目前邮市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长春巡邮     
张宇 《集邮博览》2011,(2):90-91
每次外地的邮友来长春,见面问的第一件事就是“长春的邮市在哪儿,怎么走啊?”同样爱好集邮的我,如果去外地一定也会这样问。邮人逛邮市可以说是最惬意的享受了。现在全国各地的邮市很多都与古玩市场在一起。长春的邮市也不例外,邮市在市区内分布得比较零散,对外地来长春寻邮的集邮者来说,要想逛遍长春邮市并非易事。今天,笔者就当回向导,带您一道将长春的邮市“连连看”。  相似文献   

4.
邮市与入世     
邮票市场——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国的邮票市场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起落都让集邮者悲喜交加:邮市经历高潮时,喜的是手中持有的邮票“涨”了;悲的是一项“怡情、益智、增知、储值”的文化活动带上了一些铜臭味。谁不知邮票这种特殊的商品“只涨不跌”,红了眼的投资者看到钱就忘了一切。虽说此事非偷非盗,但那种对集邮一无所知,又才大气粗的投资者为了挣钱进入邮市,邮市炒做的灾难就开始出现了。邮票跌破面值暂且不说,打折风暴就让无数集邮者寒心。2.80元的邮票竟然只售0.84元。集邮者辛辛苦苦在邮局预订的新邮票,年底便跌得面目全非。虽然热爱集邮的人是不太在乎钱,可谁又能真的熟视无睹呢?这么惨烈的局面实在让人捶胸顿足。  相似文献   

5.
套用时下小青年的时髦说法,集邮协会会员流失的原因实在是太多。近几年,随着邮市的大起大落,加入集邮协会的人数急骤减少,以至于对比较热门题材的邮票收集的人也随之降了不少温。究其原因:到底是为什么?这是集邮协会的负责人,都感到困惑不解的。倒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平时听到的、看到的、甚至想的,那些导致集邮者人数下降的原因知道一二。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邮市”里拥挤不堪,一个个“邮商”忙得不可开交,有时甚至顾不上吃午饭,但他们却喜上眉梢,因为在邮票的进出之间,他们挣钱了。集邮者也有高兴的,上周,一个老朋友在笔者的办公室说到“邮市”的“火爆”仍然是滔滔不绝。我问他是不是买进中意的邮票了,他赶紧否认,他说,他借着“邮市”的热闹,卖掉了许多邮票,因为现在集邮太累了。集邮者买卖邮票并不新鲜,但集邮者因卖掉邮票而如释重负这个问题就值得研究了。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第一季度,邮市不断升温。邮市旺盛本来是好事,有利于集邮者调剂余缺,但把邮票当作股票来炒作,就会打乱邮市的正常运作,起到干扰作用。所以,真正关心集邮事业的人们,真正爱好集邮的朋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紧紧把握住集邮的正确方向,坚持正确的集邮观。 集邮,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是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有益形式。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8.
集邮品市场构筑起了集邮者与集邮对象之间的桥梁,人们可以到邮市里拾遗补缺,买回自己想要的品种,也可以把自己多余的出售变现。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集邮协会所属部分行业和行政区的集邮协会秘书长沙龙于11月12日假座华盛大厦会议室首次举办。市邮协沈世瑞秘书长参加并讲了话。 与会者就目前集邮氛围、邮市形势以及集邮者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了各基层的情况。与会  相似文献   

10.
尽管有些集邮报刊刊登文章说什么邮市渐入上升通道,但笔者认为我国邮市正在经历着由炒作新邮到正常的集邮收藏市场的转折期。眼下,一部分人怀念上世纪80-90年代炒作发财的日子,还在做着集邮发财的梦;还有一部分聪明人早已改变了经营模式,以函购为主,在为集邮者服务中赚取微利。下面笔者与各位关心邮市的读者一起对目前邮市作一个粗略地回眸。请各位分析一下,现在的邮市是不是到了转折的关头。  相似文献   

11.
邮评是伴随着邮市的存在而存在,有邮市自然就会有邮评,邮评对集邮投资和邮市发展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邮评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同时相关部门对邮评人士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以致近年出现不少歪嘴的邮评充斥邮评界,使不少集邮者和投资者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中国邮坛评论界涌现出一个新版的《中国集邮》杂志,它诞生于原有的中英文结合的《中国集邮》,面向广大集邮爱好者和热衷于集邮投资和邮市运作的邮商,将集邮知识与市场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贴近市场,实话实说的特点,因此,日益受到集邮者的欢迎,订户和广告量不断增加,成为低迷邮市中投资者的导航灯。  相似文献   

13.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经常能够听到集邮活动滑坡、邮票市场低迷、集邮协会会员流失的议论。如:“邮政部门为了一时的利益,不规范的发行邮票,制作大量邮品向市场倾销,造成集邮者队伍日益缩小,集邮活动严重滑坡。”(《中国集邮报》2006年8月1日)。“邮市的  相似文献   

14.
    
正纵观集邮界,有哪些协会生存不靠天,不靠地,而靠集邮者呢?集邮协会是靠集邮者生存的,集邮者人数越多,会费越多,集邮协会的"饭"才吃得滋润。集邮公司也是靠集邮者生存的,集邮者人数越多,买的邮品越多,集邮公司的"饭"才吃得顺口。集邮媒体同样是靠集邮生存的,集邮者人数越多,买报刊的越多,集邮媒体的"饭"才吃得踏实。与集邮者生存有关的还有,世界各国的邮票管理者、设计者、印刷者、发行者……如果将来的某一天,集邮者不买邮票了,这些靠集邮者吃饭的人又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5.
何谓集邮文献?《中国集邮大词典》诠释为:“有关邮品和集邮活动的各种信息载体”。具体说,就包括了所有的集邮图书目录、集邮报纸杂志、集邮文字资料以及各类有关集邮的声像制品。每个集邮者都离不开集邮文献,集邮者要收集邮  相似文献   

16.
邮市怎样了?这是每一位集邮者都想知道的消息。笔者感到,集邮者始终关心邮市, 当前这个市场毕竟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26年,从自发形成的市场,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被承认为正规合法交易市场,邮市的壮大与发展让集邮者和投资者瞩目。  相似文献   

17.
1979年以来,邮市即伴随邮人形影不离,成为集邮者调剂余缺的主要渠道。20多年来,邮市经坎坷、上下沉浮,给众多涉足者带来了悲欢离合。但邮市依然沿着其固有的方向和规律运行,成为90年代国民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邮品投资也家喻户晓,被众多家庭视为储财增值保值的一个有效途径,80年代出现的“以邮养邮”格局已被90年代的集邮投资理念所替代。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邮资票品赝品充斥邮市,泛滥成灾。不仅侵害了邮政,也侵害了广大集邮者,甚至连集邮者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全国或世界邮展,都不能幸免这种侵害。为此,邮展上常特设辨伪专家组,以判定参展邮集中有争议的某种邮资票品的真伪。这种举措,实在发人深省,要集邮必须学会辨真伪。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与恩赐     
在一些集邮媒体上,有时能看到这样的文章,某集邮公司或邮政认真负责,热情为集邮者服务,使得集邮者深受感动,媒体也通过发表这样的文章给予表扬。本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当得到热情服务后,除了深受感动,心存感激之外,还有一种被恩赐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主要是现在的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春至今,邮市一直处在低迷状态,造成目前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出在邮政部门身上。怎样激活邮市?邮人们众说纷纭,各抒已见,提出不少好的方法和建议。那么邮政部门该采取何种措施来使邮市摆脱困境呢?如何才能重振邮政信誉,让邮人们重新恢复信心,使邮市兴旺发达,使中国的集邮事业稳健发展下去呢?笔者提出如下愚见,仅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