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公平问题,既是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更有其特殊性.我们在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公平这个问题普遍存在"把脉不准"的问题,其原因是没有按照教育基本规律进行理性思考,而是过于理想化和政治化.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要依据基础教育的基本规律,进行理性判断.农村基础教育是否公平,要看是否满足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否有利于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教育被定性为一种新类型,然而理论界对"类型"和"层次"的争论并没有停止,而且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如果是类型,承担这个类型的是否就是目前的高职院校;这样的一种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个培养过程的重点是技能吗?在借鉴国外先进模式的过程中如何解决"中国化"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而冷静地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赞科夫认为,培养师资的工作,"主要缺点之一就在于:教育学和心理学没有跟中小学的教学和教育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个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大家逐步认识到,教育案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案例,可以认为是教育工作者把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能够启发思考的典型事例,客观地写成能指导教育实践的描述性文稿.教育案例一般要附上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边 《小学生导读》2014,(10):20-20
正要是问起同学们最不喜欢什么"瓜",肯定会有好多人回答不喜欢"傻瓜"。"傻瓜"这个词在我们日常口语中很常用,但却很少有人去较真地问一问这个"瓜"是什么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黄瓜、西瓜还是哈密瓜?其实,这个傻瓜的"瓜"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种瓜。"傻瓜"这个词的来源跟一个非常古老的部族姜戎氏有关。《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述了范宣子对姜戎氏的谈话,其中有"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一句。据考证,瓜州位于今甘  相似文献   

5.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当我们把教育定位在只是"脱贫致富"的手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为它没有重视"人",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情况出发来发展教育。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出"共生教育"理念。所谓"共生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它民族、其它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丹 《辽宁教育》2009,(9):23-24
让幼儿园的孩子顺利进入小学接受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但时至今日,我们的小学入口教育工作仍然是一个没有根本解决的问题,孩子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幼教与小教两层皮"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主体参与"是教育自身规律方面的客观要求.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那么,他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形成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清醒地看到,"主体参与、"现代手段"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的明显特征,是21世纪各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而我国现今的教育,对"主体参与"重视得不够,这是应予以解决的.在此,我谈谈德育中落实"主体参与"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堂改革已经进行近十年了,但基层的体育教育收效甚微,更有甚者还不如改革之前的传统体育教育。归根结蒂是在思想上转变不够,没有把握准新课程理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思考并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在全社会的基本普及,教育公平、教育均衡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人们期待通过"教师有序流动"来解决师资发展不均衡问题.然而,笔者在参与"教师有序流动"的实践中,发现"教师有序流动"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其原因是人们对"教师有序流动"内涵认识不清,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教师流动的理论研究和舆论导向,缺乏对"教师有序流动"的激励机制的建立.本文就尝试着对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思考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为什么不是50多年前提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也不是30多年前明确提出这个问题,而是现在才提出呢?原因各种各样,但从主观上去思考,实际上就是一条,即我们过去从来没有把执政能力问题单独算做一个问题.我们通常都把党的能力问题和党的性质捆绑在一起研究和一起说的.我们说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际上已经给它定性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强不强?当然强了.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似乎一下子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不仅仅是高等学府的职责,中学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近些年,初高中数学教学出现了一种脱节现象,学生素质是从小到大逐步培养的,同样,初高中衔接教育的责任也不应该全部落在高中教师的身上,初中教师也应认真思考.作为基础教育事业中的一份子,笔者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的思考.一、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与什么样人一起来变革天下",这不仅仅是个政治问题,同时还是一个教育问题。继孔子、柏拉图、卢梭、马克思之后,杜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应,提出了培养具有反思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造力为核心的现代公民,来建设他所倡导的伟大共同体。这种"4C公民"的论述,具有深刻的世界主义意义,也被认为是国际21世纪能力教育改革运动的理论基础。杜威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把中国教育传统中的"学思""知行"问题转化为"思考、交流和行动""合作性问题解决",建立一种面向每个人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哲学,从而加快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中国人,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高永利 《新作文》2022,(1):58-59
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庖丁解牛》的教学应该怎样做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呢?用教育家戴维·乔纳森的话来说,就是"让学生会怎样推理、决策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复杂问题,换句话说,教育唯一合法的目标就是问题解决".沿着这个思路,思考《庖丁解牛》的教学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文惠君从"庖丁之言"中"得养生焉",我们应该从《庖丁解...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在教学一线工作,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始终犹如一块顽石,一直困扰着我,我也常常思考如何解决.我想,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会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写作”,这个问询是借用了法国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曾经的发问,他对此有专文论述,是写作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这里,想起了歌德的名言:我们所思考的,没有不被前人思考过,只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来解决今天的问题。我们现在讨论作文教学问题,很有必要从源头上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技工荒”的问题,追根溯源,我们看到,之所以出现这个不该出现的问题,是因为没有摆正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的关系,而没有摆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因为不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予以探讨和研究,以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什么?这个看起来似乎早已经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看着似乎是特别简单的问题,却令人难以做出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涉及教育的相关概念、内涵、本质、属性、功能等诸多方面。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教育事实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人们对教育的思考也经历了数千年,但是,就教育的含义来说,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说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许多问题的出现,大都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有关,因此对教育本质的正确理解,不仅是教育理论中的根本问题,更是直接影响到教育实际工作正确运行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为什么而进行教育?思考这一问题,如果没有一种使命感,如果不能坚持一种教师的独立思想和知识分子操守,我们的思想就必定是苍白和无力的,就不可能有感召力和感染力.这种使命感,就源于我们对于日渐消逝的"人"的焦虑,源于对物欲与技术统治下人的呻吟的谛听与同情,源于我们对于灵魂安顿与终极关怀的诉求.而这种操守是只能建立在我们对教育的信仰之上的.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学校教育留下了诸多思考,而今天当务之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校园生命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问题。近几年青少年学生的非正常死亡率居高不下,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视并积极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学什么是整个教佇的逻辑起点学什么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逻辑起点,是一个基础性的、关键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梳理清楚,才能够解决教育的其他问题。我们的教育需要我们进一步的重新思考,思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是学习内容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