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之上。"由此,我们或可想望,学习的基本样态,乃在充满"劳绩"的区域内去仰望天空;这种仰望向上直抵天空,而根基却还留在大地之上。教育是条回"家"的路,教师是智能灯火的牵引者,而路,走平实了,就不会遥远。经历了繁忙琐碎的新课改实验后,我们的教学开始渴望回归自然和简单,于是放松身心的瑜珈在课堂中大行其道,而简洁、高雅的教学禅风也日渐盛行。今天我们就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在静谧的课堂中,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有趣的禅味之旅……  相似文献   

2.
综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各种思潮、流派层出不穷,在教与学、师与生、讲与练、内容与形式、言语与情意乃至工具与人文等方面,孰轻孰重,莫衷一是,令我们语文老师难以准确把握,以至于无所适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适度之美与协调之美。在语文课堂上,坚持适度原则与协调原则,就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就不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3.
郑百苗 《云南教育》2007,(9S):10-12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里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同时质疑:语文课该怎么样?语文课该怎么教?基于这样的理性审视,杨教授提出语文回归——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即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  相似文献   

4.
绿色,是大自然的色彩,它象征着自然和谐、蓬勃发展,它是自然界中富有生命力的主体生命的外现。而现实意义上的“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在教育领域,在灵动着鲜活生命的课堂上,则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这种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将之称为“绿色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和分析,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人文教育真正地回归到语文教学中,让语文课程充分发挥出本身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语文教坛的名师中,洪镇涛老师是一位永远不安于现状的探索者和改革家。他的语文教学改革早在1978年就已起步,1991年,在总结十多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语文教学本体改革的理论框架,亮出了“学习语言”的鲜明旗帜;同时,他还主编了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本体改革实验课本,并在不少省市建立了实验基地。有理论、有实践、有配套的教材、有实验基地和实验教师,这样全方位的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在国内的语文教学改革名家中大概是独一无二的。洪老师的语文教学本体改革究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什么?一、对当前困扰着语文教师的…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理想形态,它体现了生命应有的活力与张力。生命教学应强化生命的价值认识,体现生命的教育意义,唤起生命的情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全发展。然而回归到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都严重偏离了生命教学发展的轨道。生命教学需要明确其目标,还原生命本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观照生命需要;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唤醒生命活力;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促进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和分析,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人文教育真正地回归到语文教学中,让语文课程充分发挥出本身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邹一斌 《现代教学》2007,(12):22-22
在语文教育中所理解的生命,是处于社会和历史当中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摇生命意识的教育(从施教者的角度)和生命化的教育(从受教者的角度)。 语文生命化的教育是个动态的过程,就是以教师的倾心投入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世界来欣赏生命的美好,领悟生命的艰辛,探求生命的意义,建构生命的信仰。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走向公平优质化的今天,尊重教育的常识,相信人成长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主张语文教育是一项慢工细活,把语文课堂看作是师生精神生命生长的重要场境,勇于冲破现实的羁绊、迷惑和遮蔽,激起理想和精神的火花,洞穿教育现实的平庸、媚俗、功利的厚重壁障,回归原点,捡拾传统,  相似文献   

12.
原生态的语文教学是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和母语教育的基本规律,目的指向母语教育基本任务的语文活动。它是师生的生命自由、自然绽放的活动,是一种没有刻意做作的、率性而行的生态过程。原生态的语文教学,也许没有华丽的设计,也许没有热闹的场面,然而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它以其清爽、自然的特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令当代时尚元素充斥的语文课堂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3.
甄方园 《辽宁教育》2013,(12):61-62
原生态的语文教学是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和母语教育的基本规律,目的指向母语教育基本任务的语文活动。它是师生生命自由、自然绽放的活动,是一种没有刻意做作的、率性而行的生态过程。原生态的语文教学,没有华丽的设计,没有热闹的场面,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它以清爽、自然的特质,令当前时尚元素充斥的语文课堂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4.
原生态的语文教学是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和母语教育的基本规律,目的指向母语教育基本任务的语文活动。它是师生的生命自由、自然绽放的活动,是一种没有刻意做作的、率性而行的生态过程。原生态的语文教学,也许没有华丽的设计,也许没有热闹的场面,然而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它以其清爽、自然的特质,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令当代那些充斥着时尚元素的语文课堂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5.
周波 《教育评论》2022,(10):62-66
高校高质量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诉求,是回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关切。高校教学深受工具理性影响,表现出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和经验主义等倾向,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教学危机,制约了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克服与超越高校教学的工具理性倾向使高校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理解高校教学的生命价值,二要树立高校教学明确的生命价值取向,三要树立崇高的高校教学生命价值理想,四要引导和促进高校教师积极自觉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所谓简约语文.就是实现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追求本色语文,摒弃一切不需要的奢华与作秀.紧扣语文的本质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7.
顾丽 《文教资料》2010,(26):54-55
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浮华的风气,强调形式,忽略语文本真的课也随处可见。撇去虚华的内容泡沫.煽情的语言泡沫,浮夸的设计泡沫,回归平实语文,才是我们应该去走的路。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本然”是什么呢?目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有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之势。在多少人绞尽脑汁、难以解脱之时,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反向思维,不以教学者身份,而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审视这一问题呢?倘若如此,事情可能就变得简单多了: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你学习语文干啥呢?绝大数人的回答应该是:形成蔡本的语文能力,供自己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之需。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本然”,其实就是言语应用,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必须定位在“语用”上。因此,强化“语用”意识,打造“语用型”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本原旨归。  相似文献   

19.
“常态”是指事物的基本形态,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基本状态。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常态”构成并由“常态”决定的。“回归常态”并不是意味着回到过去,也绝不是意味着简单与平庸!“常态”其实就是“实在”,就是“真实”,凡实在的、真实的必然孕育着博大,蛰伏着悠远,蕴涵着深刻。岂不知,崔峦会长的“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是一种常态;张庆老师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教学是一种常态;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是一种常态;还有成尚荣督学指出的“语文教学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等也应是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20.
黄振宇,1965年6月生,现任江苏省泗洪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会员、宿迁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扬州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兼职教师。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探究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