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的过程是复杂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子过程:施教过程——强调教师与知识的关系,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知识传授活动;培养过程——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指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的行为所采取的关系方式;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活动。  相似文献   

2.
江山 《物理教师》2010,31(12):7-8
所谓“自主导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心理规律以及有关学习手段(包括参考资料、工具书、英特网等),根据已知独立地、主动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的两个相互联系的递进过程,即复现、初步运用知识(一级自学水平)和深化、创造性运用知识(二级自学水平)的过程.比如,高中物理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胡英霞 《学苑教育》2012,(23):58-58
角色体验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角色体验有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英语知识。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合理分解教学内容;合理分组,增强自主探究能力;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内化迁移,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本章教材特点1.分解方法的简化有利于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和应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就七年级数学而言,教材中的分解因式只介绍了提取公因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三种分解方法,省略了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并且在分解过程中只限于在有理数范围内分解,它更注重了这个知识点的基础应用。这样,学生从理解与掌握上更清晰,不易混乱。2.对知识的传授更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教材并不是单独地讲分解因式,而是将它与初一年级所学的整式乘法联系起来,在让学生体会分解因式与  相似文献   

5.
“卓越课堂”建设转型变革的路径和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分解为“整体感悟、提问分解、点拨巩固”。  相似文献   

6.
万事万物都是对立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对立,一句话,其存在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对立统一”的,中学生物教学亦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分散的知识进行综合.对难点进行分解;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形象的反应式深入挖掘,从对立的两面着手进行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内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ACT-R对几何证明题解题过程的模拟,提出了一种对几何证明题解题进行认知分解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将几何证明题的解题过程分解成单一、可训练的认知动作,并将解题过程所需要的全部知识都挖掘出来。这种分解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认知动作的训练和对知识的记忆有效的掌握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大明 《甘肃教育》2011,(13):75-75
一、教材分析 “分解因式”一节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第一节,从内容上来看有:1.分解因式法;2.提公因式法;3.运用公式法。主要经历从整式乘法到分解因式的恒等变形,并结合小学、中学的有关知识,运用观察、类比等手段,使学生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和概念。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黄艳梅 《英语广场》2023,(4):107-110
大学英语课程目前面临着教学内容实用性差、教学过程缺乏指导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课程教学引入产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具体教学模式为:教师在每个单元设置一个总输出任务,并将该单元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分阶段完成;重新组织单元内容,添加必要的补充知识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应用单元知识和补充内容,逐个产出子任务;对每个环节进行多维度、全过程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探究交流,从图形形状、特征等多角度,采用分解、变换、运动以及确定方向和位置的诸多手段,让学生全面感知和体验图形及其本质属性,促进直观和抽象相互融合,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1.
蔡淑华 《考试周刊》2014,(41):132-133
"力的分解"中等效思想的渗透、数学方法的运用是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经历探究过程,是设计教学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专门列出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并将其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即三维教学目标),同时还在各模块内容标准中进行了具体表述。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强调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有不同的种类,但任何学习都是学生心智、情感、心灵和精神的培育和学生整体生活经验、生活意义的获得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技能和态度协调整合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获得一些被分解、孤立的知识“片断”.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教学、项目驱动、任务分解的教学方法有各自特点,针对"软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市场需求,将工作过程的职业环境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从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知识结构对软件工程课程进行工作岗位定位。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案例教学、项目驱动、任务分解"三元整合,进行创新教学与探索。实践表明,该教学方式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的表现形式、任务的完成、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实践层面,进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研究、创新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中要实现探究式教学 ,让学生在 40分钟的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知识 ,又不要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到有效地“控制” ,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而是要控制“关键点”。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中的“关键点”就是学生的求知欲和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是通过“分解教材”来实现的。因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把知识分解为学生“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三部分内容 :已知的知识———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半知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完全未知的知识———才由教…  相似文献   

16.
刘云 《云南教育》2001,(16):31-32
一、按知能结构分析中学物理教材在物理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教师往往将物理学知识、方法和能力按实验基础、数学准备或推导、物理思维这三种因素加以分解,然后轮流作为重点,对学生进行训练,并逐步加以综合。每进行一次综合应用,学生的知能结构就发生了一次相应的更新和改组,使学生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就提高了一步。新获得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又为下一步的学习新的循环上升过程做好了准备。可见,知能结构分析图示法,能把知识结构与能力方法乃至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复杂的内在关系去粗取精,删繁…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及时给予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文中基于安德森目标分类学设计语文课堂学习目标,将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分解为"四知识"和"六过程"进行分析,实现学生能力提升的目标,将学生语文学习生成过程的支撑可视化,并为语文课堂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曾渊 《职教论坛》2002,(2):38-38
要理解好物理学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必须能够在头脑中再现客观事物的运动过程,对问题的情境进行具体想象,即所谓的要具有清淅的物理图象。而从学生实际情况看,以力学为例,很多学生感到力学综合题难做,难在哪里?主要是:①不会对复杂的过程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几个简单过程。②不会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而它往往是全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因此,教师平时注意渗透物理过程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就成为教学活动,特别是复习课的重要内容。一、揭示过程分析的关键力学综合题情景复杂,涉及的力学规律多,…  相似文献   

19.
一、设计理念1.评价过程是促进学生记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评价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评价应采用分解形式,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出发,全方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知识分解和知识评价的过程和特点,发掘了工作分解结构法在知识分解和知识评价中的应用,为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