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包括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的能力。在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中,教材从生活着手,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接着,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  相似文献   

2.
在低年级,新课标指出: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我在教学苏教版第三册第26  相似文献   

3.
4.
同学们,请问:你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所乘坐的公共汽车是什么形状?你每天所面对的书本又是什么形状?当我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就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世界中。《图形的初步认识》的第一单元内容讲述的就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初步知识,使同学们逐步认识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学习此部分内容的关键在于抓住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5.
《三角形的认识》是第二阶段的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初步认识”。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抽象概括三角形的意义,认识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教材首先借助图形直观,抽象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再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后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几何形体打下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建翠 《考试周刊》2013,(73):71-72
<正>一、教学目标及内容(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和名称。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6~18页。二、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7.
吴薇 《理科爱好者》2004,(15):30-43
复习目标 理解并能熟练运用线段、角、平分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掌握三角形及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有关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计算;事握角平分线,线段的中垂线的性质能进行相关计算。  相似文献   

8.
三角形在平面图形中是最简单的图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因而它也是最基本的图形,是学习其他图形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过角,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因此,教学中需要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创设条件,以学生动手活动为主线,在观察中发现,在动手中体会,在交流中理解。  相似文献   

9.
陈琪 《现代教学》2014,(11):45-46
认识常见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初中几何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数学图形认识学习课的教学方法,一般从对直观图形的观察、操作提炼图形特征及性质入手。而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基于生活试一试·暴露问题议一议·理清概念练一练"三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0.
张超群 《亚太教育》2022,(2):187-189
在日常数学学习中,图形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的重要路径,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因此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从原型应用、模具优化、描述特征、动手操作、巧用多媒体、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从而在图形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几何教学目标之一是发展空间观念。通过“空间与图形”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物体或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以及简单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2.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节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欣赏与设计四部分。其实,在儿童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具有许多关于图形的经验,美丽的图案始终与他们的生活相伴,只是这些体验是零散的、粗糙的或者是无序的。因此教学时,教师应通过有效地组织、有序地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去将这些体验“数学化”。在学习方式上,我们提倡自主探索、观察和实践操作,通过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使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共同活动,真正认识图形的特征,并从图形特征出发设计出美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重观察感知,建立空间观念1.摄取现实原型,唤醒生活经验认识物体时,教师可摄取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原型来帮助学生抽象出各种图形。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用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形状的实物图片如红领巾、建筑物、交通标志牌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自然地抽象出三角形。这样以生活原型作为思维的材料,可有效激活学生的原创思维。2.抽象标准模型,建构概念表象如上例,当学生概括出三角形时,课件隐去实物,抽象出各种三角形,把学生引入标准三角形的世界,再跟进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143~14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空间观念是创新能力养成的基本要素,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在平面图形教学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学生的知识、生活基础;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想象;通过突破学生思维定式;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考点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例1(2005年浙江丽水)如图,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围成一个几何体的侧面,使AB、DC重合,则所围成的几何体图形是()解析:通过观察会发现答案应为D.例2(2003年贵州贵阳)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分别标有1、2、3、4、5、6.根据图中该正方体A、B、C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可推出“?”处的数字是.解析:仔细观察正方体A、B、C三种状态,不难发现:标有1的面与标有6的面相对,标有2的面与标有5的面相对,标有3的面与标有4的面相对,且1、2、3所在的三个面两两相交,1、4、5所在的三个面两两相交,所以4、5、6所在的三个面两两相交.故…  相似文献   

18.
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章是<丰富的图形世界>. 在这一章中,教科书设置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五节内容.  相似文献   

19.
聂敏 《湖北教育》2005,(4):29-30
《认识物体》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空间观念是数学新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小学生在学习图形与空间知识时,是依靠各种感官去思考认识新知识。在图形与空间知识的教学中,把抽象的形体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物体,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