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荆晶 《辅导员》2014,(22):63-63
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曾提出“自然教学法”,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综合实践任课教师也应该用“自然”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实践、热爱实践、参与实践。一、用“自然”的方式进行选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来自于对事物探求的本性。活动主题的提出应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动机、兴趣和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生自然熟悉的领域选取兴趣点,以此延伸为课程主题。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造自由度是最高的。让小学音乐教育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4.
黄承基 《课外阅读》2011,(6):254-255
自然写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台湾兴起,以人文地理探察为经,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生态观察为纬,在作品中展现了对自然的一种悯人的情感,对当下日益严峻的自然生态问题具有人文观照意义,同时对破坏环境的恶性因素有几分惊醒作用。  相似文献   

5.
《归园田居》里的陶渊明是在自然中安慰自己受伤的灵魂,有着一颗恬淡的心怀,在自然中徜徉,感受普通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十八大闭幕后,一股"短、实、新"的语风成为新风尚。作为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这一重任的语文学科来说,把这股"新风"带入语文课堂,积极提倡本真语文,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最该真实、真诚、真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自然本色地教语文,使语文回归"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7.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一个窗口,它能让幼儿更好地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激发好奇心的同时,幼儿获得了认知,习得了技能,发展了他们的美好情感。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特点,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丰富、灵动的自然角。  相似文献   

8.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相似文献   

9.
正人是自然之子。青山绿水,暖阳和风,能让身处其中的人的每一寸肌肤都熨帖舒展。生活如此,教育亦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何尝不希求"自然"呢?黄厚江老师提出"本色语文",赵谦翔老师倡导"绿色语文",肖培东老师主张"浅浅地教语文"。他们的教学主张虽说各有侧重,但从课堂教学过程观察,三者的共同点是扎根于"自然"的土壤。关于"自然",词典解释为"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结合教学实践",自然"的语文课堂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不勉强",即契合学生的学习起点,让他们在课堂自然生长,不拔高,不强求,让学生的每一点成长和收获都水到渠成,而不是生拉硬拽,揠苗助长。当预期目标无法达成时,教师不应强行干预,不应以自我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思维,以蛮横的灌输取代学生的内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然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自然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自然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然发展”。“自然发展”有连续性、类似性、灵活性三种理论形态。连续性即直接的继承关系;类似性即间接的继承关系;灵活性即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特色发展是一种学校发展战略,或者更上位地说,是国家或地区对所管辖学校如何发展所作出的战略安排。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构建丰富、多样的课程,创设鲜活的课堂教学,形成独特教科研活动、学校管理与评价等,从而逐步推进学校优质、内涵、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涵育独特学校文化的过程。从民办学校特色发展路径及其影响因素中寻找学校特色发展密码,可以为各级各类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诗歌极为繁富,“自然”是苏轼诗的特色。内容的“自然”表现在哲理诗?景物诗、政治诗中,事与理、景与情融合无迹,真实自然。艺术方面的“自然”,不论其风格、用语还是表现手法都有所体现。本文还试着从他的禀赋、学识和经历方面探讨苏诗“自然”成因。  相似文献   

13.
应玲 《中等职业教育》2007,(6Z):67-68,79
富于魅力的语言应当回归职高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回归“自然”,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表达得合乎规范呢?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积累———为有源头活水来1.欣赏美文,润“作”无声近年来,笔者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给学生朗读美文或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美文。教师从报刊书籍中精心筛选出那些短小精悍、以情感人抑或以智启人的文章,在课堂上朗读,或请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会把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感…  相似文献   

15.
重庆自然洞穴的特色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洞穴是十分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是地质遗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进化和发展,与其休戚相关。重庆洞穴资源丰富多彩、类型全、品位高、奇观多,利用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年十余次中外联合科考探险,又发现了一批新的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综合利用、科学开发和洞穴资源的保护尚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前人都已经思考过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试图对这一问题重新思考罢了”。这句话是歌德的名言。谈起德育,我们也有此同感,无数先贤均有对德育的深刻思考,本文所谈的“回归”仅是从课程育德的角度对问题的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卢梭的《爱弥儿》以哲理小说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了"自然教育"的思想。他强调要"把孩子看作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欲念,并指出"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和"不能把人固有的自由本性赶出了教育"。而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的思想和教育实践无疑正是《爱弥儿》"自然教育"思想的回归和在当代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吟诵这一原本为我们本民族语言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却被我们的语文课堂搁浅了百年之久,且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倡导吟诵,绝非私塾教育模式的简单回归,而是将其部分地移植于我们的课堂,以吟诵唤醒热情,借吟诵潜心揣摩,倚吟诵掌握方法,用吟诵巩固提升,提高古诗文诵读的力度,同时使之与教师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在洗尽了铅华后,应该回归本色,应该回归原生态。原生态,说法出自于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原生态唱法给人以朴实自然,毫无雕口做作之感。原生态课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要使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实事求是的轨道上。崔峦先生提出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口号赋予了原生态的语文课堂教学简单而深邃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表达,能让平面的文本立体起来,将静态的符号生活化,从而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