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道德品质的感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中国传统感恩文化重视受恩者对施恩者的感恩,轻视受恩者向施恩者之外的其他人施恩;而西方感恩文化既重视狭义的感恩又强调受恩者对施恩者之外的其他人施恩.感恩教育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感恩教育具有培养施恩品质的必然性,并且在施恩教育效果方面分段式优于渗透式.  相似文献   

2.
“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感恩心”是众多中小学、幼儿园在对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中提出的要求。其实特殊教育学校更应重视感恩教育,更应让每一个残疾学生充满感恩心。  相似文献   

3.
曾宪云 《下一代》2011,(5):23-23
辽宁省宽甸县八河川小学积极开展“三个一”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为了使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开发校本教材——《励志、成才、感恩》,并以此为载体,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天背诵一个励志警句”、“每周讲述一个感恩故事”、“每月训练一个好习惯”系列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4.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文字,流露的是同学们对于“感恩”的领悟。正如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市人大科教文卫主任夏秀蓉老师所说,帮助他人和回报他人的关爱,同样可以获得快乐,感恩既是道德的体现,也是自身人格的完善。所以,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学校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感恩”与“爱”的教育,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近年来.我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播撒感恩的种子.成就学生的阳光人生”为主题的“感恩孝心”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找到一个最佳的育人“支点”.牢固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6.
时下,有关感恩教育的校园创意很多:有的让学生把生鸡蛋带在身边上学,体验父母呵护孩子的不易;有的专门设立了“校园感恩节”,反复呈现各种感恩场景;有的让学生写“感恩日记”,从大小事情中感受他人的关爱……积极尝试不同形式的感恩教育本无可厚非,可要想让美好的教育初衷成为现实,必须准确把握感恩教育的“位置”,充分顾及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用最自然、通俗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人之常情,“感恩”是传统美德,“感恩”也是人生一课。笔者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把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作为一项新课程资源,有效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张宏 《教育探索》2006,(5):98-99
当前许多青少年不懂得“感恩”,表现为一种道德上的缺失。懂得“感恩”是良好品德的基础性素质,“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唤起全社会关注与参与才会取得实效。“感恩”教育除了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协调配合外,还要遵循正确的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教材很多章节渗透着感恩思想,要求教师借助课堂教学,挖掘感恩材料,整理感恩知识,进行感恩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在人生旅途中知恩、感恩、报恩。要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施感恩之举”。  相似文献   

10.
从开展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突出一个“新”字;开展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教育,突出一个“导”字;开展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突出一个“真”字三个方面,对利用现实生活材料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学校实施感恩教育,明确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认识到这是解决现代学生人格滑坡和道德缺失的有效途径。但在考察众多学校“感恩教育”开展的情况后,感觉到普遍存在“高、大、空”的弊病,教育活动往往成为一阵风,成为展示学校形象的表面文章,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不能产生深刻影响,最终也就不能养成学生“感恩”的良好品行。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将会直接影响到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我国素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古训,历代也出现了许多报答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救命之恩的千古佳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却不知感恩为何物,更不知道如何感恩。因为孩子们一降临人世,得到的就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被幸福层层包裹,所以往往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近年来,竹溪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学会感恩,共创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和感恩实践,让感恩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心中发芽,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都表明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一个人具有健康的爱心心理,初中阶段是重要阶段,只有在初中重点进行,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学生孝心弱孝行差的原因,并阐述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两种方式—“体验”和“渗透”.  相似文献   

14.
一“、感恩教育”的提出近年来,一些学生受人恩惠不知报答,孩子平时很少给父母写信或打电话,一写信或打电话就是要钱,问候的话语和情感交流很少。为了多要钱物,私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等事件时有报道。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是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做人道德原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的,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这些现象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它的产生除了家长太娇惯孩子、一味地溺爱孩子、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而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有关外,与学校德育缺乏“感恩教育”也有重要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必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二“、感恩教育”的目的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体悟父母无私的爱,知道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懂得爱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  相似文献   

15.
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把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作为少先队工作的切入点,把王肃的纪念日6月12日定为学校的“感恩节”,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使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相似文献   

16.
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找到导致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职教中心技工学校通过“感恩教育”的开展,注重情感体验抓常规活动,注重节假日抓主题活动,围绕主题抓特别活动,将技工学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致他们心目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父母长辈、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理所当然,缺少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教育迫在眉睫。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真正快乐。“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在充满希望和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9.
孙桥炼 《教师》2012,(8):72-7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但在国家大力倡导“和谐”的今天,一些青少年学生不知感恩,加强感恩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历史课堂上渗透感恩教育,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亢媛 《知识文库》2023,(20):103-106
<正>国家资助政策的施行,助力无数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保证了我国的教育公平。然而由于当前感恩教育不到位、思想文化多元化等原因,部分受助生感恩意识淡薄,导致没有实现资助“育人”。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最后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社会、学校、家庭多角度探索“三位一体”感恩教育路径,以期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实现资助工作由“助人”到“育人”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