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交往焦虑量表和拒绝敏感性问卷测量了632名大学生。结果显示:①大学生自我接纳、拒绝敏感性及社交焦虑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②自我接纳与社会焦虑呈负相关(r=-0.359,P〈0.01),与拒绝敏感性呈负相关(r=-0.449,P〈0.01);社会焦虑与拒绝敏感性呈正相关(r=O.319,P%0.01);③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当拒绝敏感性进入回归方程时,自我接纳对社会焦虑的预测效应从-O.359降到-O.270,拒绝敏感性在社交焦虑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拒绝敏感性量表、不确定感忍耐性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对5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自尊负相关于拒绝敏感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社交焦虑,拒绝敏感性正相关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社交焦虑,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正相关于社交焦虑;拒绝敏感性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间起着中介作用。这表明,自尊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社交焦虑,而且可以通过拒绝敏感性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学生自尊与孤独感、人际关系困扰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自尊评定问卷、UCLA孤独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819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40,p<0.05);(2)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困扰呈负相关(r=-0.228,p﹤0.01),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r=-0.363,p﹤0.01),孤独感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正相关(r=0.530,p﹤0.01);(3)自尊水平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β=-0.228,p﹤0.01),孤独感在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困扰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β=0.515,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2%。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情侣依恋、冲突和支持三者的关系.采用了亲密关系量表、冲突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运用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1)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分别与冲突呈正相关(r =0.28,r=0.27;Ps <0.01),而依恋回避和情侣支持与冲突和情侣支持均呈负相关(r=-0.38,r=-0.24,Ps <0.01);(2)冲突仅在依恋回避与支持间有中介效应(△R2 =0.02,P<0.01).研究结果说明:仅情侣回避能直接或间接通过冲突来预测情侣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临床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和羞怯的关系.方法:使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信任量表(Trust scale)和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对538名大学本科生进行测查.结果:高社交焦虑组(HSA)信任量表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组(L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A组信任量表可依靠性、信赖度与LSAS回避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1),HSA组羞怯量表与LSAS害怕/恐惧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HSA个体存在明显的羞怯症状,LSA个体的人际信任程度高于HAS,人际信任缺乏和羞怯症状与社交焦虑有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初中生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的焦虑体验是否与该阶段孤独感水平有关,进而讨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378名初中学生,采用孤独感量表(UCLA)、自尊量表(SES)以及特质焦虑量表(STAI)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生焦虑与孤独感、自尊两者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r=0.616,r=-0.548),自尊与孤独感呈极显著负相关(r=-0.543);自尊在焦虑与孤独感间的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说明初中生体验到的孤独情绪会对其焦虑水平有正面的影响,而自尊的获得可以部分缓解其焦虑。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同伴排斥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内在心理机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量表、自尊量表、防御机制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福建省3所综合性高校共12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同伴排斥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P<0.01),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1),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18,P<0.01)。②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13,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学习投入之间均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5,0.01,并也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是-0.02;自尊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大学生学习投入之间仅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6,-0.07。说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具有预测效应,既包括排斥的直接效应,也包括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文教资料》2007,(20):30-31
本研究采用交往焦虑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6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焦虑、人际信任和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和家庭来源差异;社交焦虑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与人际信任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高社交焦虑将导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下降,但不影响其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三所和宿迁市两所五年制高职院校463名“留守学生”自尊、孤独感及人际交往焦虑的测量,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等,结果表明,留守学生孤独感程度较高,人际交往焦虑程度较为严重;在自尊、人际焦虑上城镇与农村呈非常显著差异;留守学生的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关系,自尊与人际交往焦虑呈负相关关系,孤独感与人际交往焦虑呈正相关关系;孤独感在自尊和人际交往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绝对值ab为0.22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ab/c)为80.21%。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大学新生社交焦虑与述情障碍之间的关系及自尊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社交焦虑量表、自尊量表、述情障碍量表对3996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部分大学新学生存在述情障碍的现象,女生的述情障碍较男生更明显。(2)自尊分别与社交焦虑、述情障碍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与述情障碍呈显著正相关。(3)社交焦虑会影响大学新生的述情障碍,自尊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对8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朋友支持与社交焦虑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交焦虑与自我效能感(r=-.29,p〈0.001)和朋友支持(r=-.11,p〈0.01)均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在朋友支持与社交焦虑间有中介作用。提高大学生对朋友领悟支持的主观感知能力,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将有利于减少大学生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手机依赖、孤独感三个变量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问卷调查476名大学生.研究结果:(1)自我表露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18,P0.05),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3)孤独感在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大学生自我表露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从而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使用大学生择业焦虑问卷、专业认同问卷和择业效能感量表对广西6所高校8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大学生专业认同、择业焦虑与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大学生专业认同、择业效能感和择业焦虑在性别、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②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1),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呈负相关(r=-0.26,P<0.01);③大学生专业认同正向预测择业效能感(β=0.31,P<0.01),择业效能感负向预测择业焦虑(β=-0.27,P<0.01),专业认同负向预测择业焦虑(β=-0.13,P<0.05),从中介效应来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专业认同对择业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知,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关系密切,择业效能感在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查中小学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并探究社交焦虑与自我效能、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成都地区4所中小学的924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中小学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年级差异显著,五年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自我效能、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显著负相关;自尊在自我效能与社交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效能通过自尊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湖北省黄石市294名农村留守儿童为对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人际信任量表(ITS)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测试,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人际信任和孤独感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家庭环境呈正相关;家庭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以通过人际信任影响孤独感水平。由此得出结论,人际信任在家庭环境和孤独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探讨自尊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童年期心理虐待量表、自尊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4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童年期心理虐待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和心理弹性显著负相关;自尊与社交焦虑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自尊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7,占总效应的32.32%;童年期心理虐待对自尊的影响受到心理弹性的调节。研究表明,童年期心理虐待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还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提高心理弹性可以有效避免由童年期心理虐待引发的低自尊,从而预防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学习压力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焦虑在其中的中介机制。方法:采用学习压力量表、中国中学生焦虑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8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学习压力与焦虑呈现显著正相关(r=0.51,p<0.01),学习压力与幸福感呈现显著负相关(r=-0.37,p<0.01),焦虑与幸福感呈现显著负相关(r=-0.38,p<0.01)。(2)焦虑在学习压力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12。结论:学习压力可以直接影响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焦虑来间接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使用大学生羞怯量表、交往焦虑量表以及职业决策困难量表测查了207名大学生,探讨羞怯、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羞怯程度与社交焦虑及职业决策困难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与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在羞怯与缺乏准备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当社交焦虑进入回归方程时,羞怯对缺乏准备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131,t=1.464,p0.05);社交焦虑在羞怯与职业信息探索困难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当社交焦虑进入到回归方程中,羞怯对职业信息探索困难的预测系数从0.347降至0.216,(t=2.548,p0.05);进一步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社交焦虑是羞怯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间的中介变量。我们的研究结论是羞怯通过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青少年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本研究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问卷、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和自尊IAT测量了191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外显自尊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2)外显自尊对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内隐自尊调节着外显自尊对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预测作用;(3)中介调节作用分析发现,当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进入回归方程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显著。这表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是通过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心理资本间的关系,采用交往焦虑量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以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测查了207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职业决策困难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资本呈显著负相关;(2)心理资本在社交焦虑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当心理资本进入回归方程时,社交焦虑对职业决策困难的预测系数从0.350下降到0.205(t=3.047,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