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从来是不可断然分割的两个方面,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家长的合作与支持.教育研究界对家校合作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家校合作的主要领域研究、家校合作的层次研究、家校合作的价值研究和家校合作中的家长研究等.文章对家校合作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促进家校舍作实践层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评论》2008,(6):162-165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通过对"家校社"合作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模型的梳理,结合知网上家校社的研究现状综述,借鉴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较早国家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提出中国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中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家校合作离不开家长参与,如何提升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我国家长参与家校合作仍在起步阶段,面临积极性不高、方式单一和效果有待提升、不同家庭间差异较大等现实困境。鉴于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境,该文基于国际经验,对我国如何促进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提出了建议:构建和发展本土化家长参与的实践模式;根据不同家庭情况转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以及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其引导家长参与的能力和动机。  相似文献   

5.
家校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经历了家校独立、家校同步、家校合作的发展过程。现时,我国的家校合作处于学校主导的状态,家长在其中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和商议;接受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校教育。家校合作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也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教师》2018,(10)
一名班主任必须学会营造良好、愉悦的家校合作关系,而和谐的家校合作必然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交流与互动。那么,小学班主任要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合作?双方才能达到共赢的目标?作者一直在思索,从自身工作的经验出发,在家校联系家校合作家校互动三方面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家校合作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此己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就笔者视野所及,如何系统地借鉴国外在此方面的经验,似仍存在不足。这里,谨基于有关文献的介绍,试做初步的分析,或能有助于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9.
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之一,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观念禁锢、角色失衡等弊病。而早前西方国家对家校社合作共育已有不少富有成效的经验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但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理念、认知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国外经验并不能完全满足和解决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症结。站在国外经验的视角下进行本土创新,从权责“边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性对话、多渠道开发社会资源及“双线融合”模式等维度切入,探寻具有本土特色的家校社多元互动育人机制,是面对新形势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家校合作标准的建设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关键一环。美国家长教师协会是全美规模最大的志愿性儿童权益保护组织,该组织出台的《家校合作国家标准》是评估家校合作质量的有力抓手。该标准在迭代变更中呈现出循证、对话、赋能、全纳四种特征。借鉴美国《家校合作国家标准》的建设经验,我国应明确家校合作质量标准设立的重要性,提升协同育人质量评估本土化、科学化水平,构建对话式家校的合作样态,促进家校合作的公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鹃 《教学与管理》2010,(6):155-157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存在的三种基本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整个教育的均衡。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教育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其中,家庭和学校作为对中小学生影响最大的两个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12.
英国家校合作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可以说,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国外,家校合作这一话题由来已久。我国的家校合作从上世纪80年代后起步,近年来无论是在家校合作的理论还是实践领域,尽管有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因此,了解和参照国外家校合作的举措很有必要。本文对英国家校合作的发展过程、家长的权利、家长的组织和家校合作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期对我国家校合作的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也是统合教育效果和力量的一项基本举措。但是,家校合作在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异化为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僭越,家庭教育开始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进而丧失了合作的真正内涵。家校合作的合理性基础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教育功能和手段上的独特性与独立性,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应在充分承认这两种基本特性上进行。因此,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真正以培养完满发展的人为目标,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原则框架之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对独立与相互承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层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立足校情,多次走入学生家庭,走进其他学校,走访所属街道社区,多方沟通,意在通过协作,推动家校社共育良好新局面的形成。家校协作,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校际协作,发挥各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校社协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育人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家校合作的障碍及其应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茜  郭凯 《教育科学》2001,17(4):28-30
以“不愿”与“不能”两个维度,对家校合作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消除这些障碍的基本策略,它们是:信息共享;平等与互利互惠;目标一致;接纳与兼容的学校文化氛围;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合作共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其目的是改善教育生态,促进儿童中心的教育发展。美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师教育产生于家校社合作的政策与实践背景下,合作共育的育人目标贯穿于教师教育的主线,体现在教师教育标准中。同时,合作共育作为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核心,在新的理论课程与原有理论课程中得以彰显。教师在职前和职后阶段中的实践体验是基于官方和民间组织的合作项目进行跨界资源整合,增强教师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的多元文化体验。从实施效果来看,美国多数高校均纳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仅有少数职前教师没有接受充分的教师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区各主体共同分担教育责任。21世纪以来,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根据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教育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三者具有不同的责任属性:家庭承担最低限度的底线责任,学校承担中间层次的契约责任,社会承担中高层次的契约与道德责任。然而,由于信息限度、专业权威、职能错乱等因素阻隔,造成当前家庭、学校、社会各教育主体责任模糊、责任错位或者责任缺位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功能出发,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指向。家庭教育指向学生的人格修养,是人自我实现的人性基础;学校教育指向人的社会化,是人自我实现的生长点;社会教育指向人的未来发展,是人自我实现的助推器。为更好地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出应从强化家长责任意识、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加强多元主体合作、发挥家校社协同作用四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责任伦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需要建立新型家校关系。家校合作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分离模型、依序模型、相互嵌入模型和重叠影响模型,艾伯斯坦提出的家校合作的重叠影响阈理论模型影响最为深远。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大多流于形式而无实质内容,在积极促进学校发展方面还未起到实质性作用。因此,中小学家校合作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有:更新教师家校合作的观念;建立家校合作制度;提高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缩小班额,减轻班主任负担。  相似文献   

20.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玉林市博白县博白镇第一初级中学为例,针对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存在家长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学校忽视家校沟通的双向性、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提出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同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