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涛  蔡靖 《科教导刊》2023,(8):62-64
文章遵循“科研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思路,对砌体结构课程进行了科研―知识―实践全流程架构设计,以形成新型教学体系。(1)基于课程设计任务形成新型课程知识体系框架;(2)围绕知识体系从哪里来的问题,建立最新科研成果与知识框架的对应关系;(3)围绕知识体系往哪里去的问题,建立最新规范、图集内容与课程知识的对应关系。通过科研―知识―实践全流程联通,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为学生做好课程设计及适应未来工作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数字异化是机器异化在数字化时代的表现形式。虽然数字异化涉及到许多传统批判理论未提及的新问题,但其本质仍然是机器体系出现所引发的劳动与资本关系问题,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围,马克思机器观能够为消解数字异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马克思机器观视域下消解数字异化必须破除数字资本“、技术至上“”数据至上“”数字围城”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以人民逻辑超越资本逻辑,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把握数字技术的使用界限,实现数字与人文完美融合;唤醒“数字人”的主体意识,提升劳动者的数字能力;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突破数字交往异化困境,实现数字技术与人类社会的良性互构和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就岩土工程专业而言,构建以多元协同平台及项目为载体的研究生“学―研”教学创新模式亟待解决。文章分析了该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阐明师“教”生“学”的师生关系到师生共研的合作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的关键。研究多元化教学模式、与前沿并进的课程内容部署及“学―研”理论的课程实践等相互融合的教学设计,探索研究生从“学”到“研”的角色转换、自主探究的模仿创新实践及教学策略。由此,在“导―学―研”的框架下有效提升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劳动成为当今时代的典型劳动形式。马克思在批判异化劳动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对机器体系的发展做了科学预见,从而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检视数字化时代的人类劳动奠定了基础。对"受众劳动"和"非物质劳动"的概念史考察,引发了数字劳动有无"物质性"的争论以及是否存在异化和剥削的问题。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马克思科学阐明了物质性劳动的基础地位,同时,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数字劳动者依然遭受着异化及剥削,这种生存境遇要求我们在现实中科学把握资本逻辑,从共享上规范数据所有权,在制度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而重构数字化时代的劳动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5.
林子晶  邓琴  明佳 《科教导刊》2023,(30):54-57
当代乳腺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应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诊疗难点和心理问题是乳腺外科医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笔者挖掘了培养过程中的课堂、临床以及院外各个教学活动的细节,总结了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培养新一代具有良好观察力、洞察力和共情力的优秀临床医生的经验。应用叙事医学模式,穿插真实病例,带教中鼓励医学生与年轻患者的沟通对话、独立制订治疗方案、病例讨论,全方位构建患者模型,建立以人为本的诊疗思维;鼓励学生加入患者的心理评估和宣教工作,为患者构建更安全、包容的社会环境。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可以使医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6.
教师劳动作为教师追求自我实现的有目的的生命活动,也是指向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性活动。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教师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消解,教师劳动面临严峻的异化危机。在学生评价这一典型的教师劳动中,异化表现为教师被动参与,学生评价原初意义消弭,教师成为“技术工人”,同他人关系对立。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技术与资本是教师劳动异化的根本原因。现阶段智能技术的直接应用和数字资本的间接控制合力构成了劳动异化形成机制。为避免技术与资本过度干预,学生评价应回归人本身,构筑科学的教师劳动认知,创设良好的教师劳动生态,注重教师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这一异化困境。  相似文献   

7.
郑召 《科教导刊》2023,(29):76-78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亟须进行改革探索。土木工程材料是支撑国家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的基本元素,其质量与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先进性,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财产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文章从课程思政进课堂、“产―科―教”融合、面向乡村振兴战略、体现科研特色、引入智能建造概念、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开展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旨在提高课程知识点的时代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甘于奉献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哲学与资本的世界逻辑构成现代性价值理念的思想体制基础,以理性与自由为价值核心的启蒙运动使传统的宗教世界观崩析。主客分立的思维模式与世俗化的自由主义将价值观引向物欲与功利。理性概念狭隘化,自由主义陷入自我悖谬,资本逻辑将人与自然导向异化与危机。全球化语境下,当以“交往理性”平衡“技术理性”之弊,在纵横两个维度重构现代与传统、主流与边缘的联系,回归生活世界,以艺术感性补益技术理性。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在给社会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数据强权、隐私泄露、技术依赖等诸多失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这些问题的本质是技术的异化,最终将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和数字技术滥用。从根源上看,数字生产中的不平等劳动关系是造成异化的根本原因;从生成路径上看,对技术理性的认识失衡、劳动中交往行为的弱化和人的心理机制的矛盾对数字技术异化产生了推动。治理数字技术的异化问题,核心点应该是使劳动关系回归平等自由,将数字技术置于主体的管控之下,营造以人的社会存在为核心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0.
数字异化是资本逻辑操纵数字技术对劳动异化的延伸,是劳动异化的当代表现形式。资本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榨取了青年的自由时间,增进了资本对时间与劳动的隐蔽性统治,同时抽离和驯化了青年的主体性,使其丧失对时间的自主控制。由此催生了青年不同样态的时间焦虑,突出表现为“边缘化”焦虑、“倒计时”焦虑、“失控感”焦虑。摆脱数字异化对青年的宰制,既是青年实现个人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数字化社会需要直面的问题。合理管控数字平台与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是青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正向价值观引导是青年回归理性的必要保障,加强自我建构和促进全面发展是青年主体性复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数字劳动成为数字资本与数字技术双重把控下的一种新型劳动形式,仍然属于异化劳动,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数字劳动者遭受着隐秘的剥削。对数字劳动异化的批判,需要探索和洞悉数字劳动异化的本质,探究处于数字资本逻辑主导下的数字劳动异化的新特征,在对数字劳动四重异化现象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扬弃数字劳动异化之路径,更新劳动观念,秉承共享的价值理念,共同建设共享的社会主义数字空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 ,商品价值的源泉是生产商品的活劳动 ,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 ,长期以来 ,学术界往往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作为衡量创造价值与否的依据 ,陷入了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科学含义是指导资本相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没有与资本交换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则是非生产劳动。因此以生产商品的劳动和非生产商品的劳动划分并作为分析商品价值创造的理论工具 ,才是马克思关于价值走向的科学起点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资本也是劳动,异化的劳动,因此能够支配劳动.并推动劳动的发展。资本是劳动的异化.资本家是劳动者的异化。我们不仅要看到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而且要看到资本与劳动的统一。资本在劳动中产生,必将在劳动发展中灭亡。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且是资本与劳动矛盾的内在根据.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实质是劳动自身的矛盾。劳动自身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商品竞争的实质是劳动的竞争。资本既是劳动竞争的产物,资本也是劳动竞争的动力之一,否认劳动的矛盾和竞争也就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要真正认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利用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测验法,对河北省4―6年级聋生的自我意识与应付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6年级聋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4―6年级聋生使用最多的应付方式是解决问题、求助。(3)4―6年级聋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与应付方式有显著相关。表现在自我意识水平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正相关,与退避呈负相关。(4)自我意识各因子对应付方式各因子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七月―刈者之歌》是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七首作品,以俄罗斯民歌为主题、歌颂劳动人民为背景创作而成。其结构采用单三部曲式,是柴可夫斯基富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本文从作家背景、作品简介出发,进而对曲式结构和对钢琴演奏技巧进行探究,挖掘音乐审美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设H1,H2是两个实的希尔伯特空间,S:H1→H1和T:H2→H2是两个渐近拟―非扩张映射,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由(5)式定义的迭代序列弱收敛于它们的分裂公共不动点.得到的结果推广和改进了Moudafi(文献[6])的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基础医学专业特色,在前期培养的基础上,探索以“一结合―二制―三早―多交叉”的培养模式推进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厚植土壤,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新医科发展、贯彻大健康战略,为实现医学科学家人才自主培养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源泉是生产商品的活劳动,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往往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作为衡量创造价值与否的依据,陷入了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科学含义是指导资本相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没有与资本交换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则是非生产劳动。因此以生产商品的劳动和非生产商品的劳动划分并作为分析商品价值创造的理论工具,才是马克思关于价值走向的科学起点。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1840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1932年公开发表以来,研究异化以及异化劳动理论一直成为东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其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否贯穿于《资本论》等著作之中的问题,格外引人注目。我们认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继续沿着《手稿》中的异化理论进一步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系统地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实质,以及在资本利润、利息、地租、工资等劳动异化的不同形式掩盖下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剥削的真相,以完备的科学形态表述了马克思的两个划时代的伟大发现  相似文献   

20.
把宗教异化与劳动异化的关系看作是必然的因果联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的一个理论支点。在马克思早期的一系列著作中,对该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再到“金钱异化”和“劳动异化”的发展过程。正是“劳动异化”的理论,将宗教异化的根源深入到经济领域,这一研究不仅标志着马克思开始寻找人由以生成的标志,即由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转化的关节点——劳动,而且也真正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进而科学地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