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50年林芝浅层地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林芝0~4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年林芝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近50年林芝四季地表平均地温均呈不同程度的降温趋势,5~20cm平均地温除春季呈升温趋势外,其他季节为降温趋势;40cm四季平均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但升幅不大。20世纪80年代各层平均地温为正距平,是最高的10年;20世纪90年代各层为负距平,是最低的10年。各浅层平均地温未发生突变现象。年平均地温异常偏低年多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异常偏高年份以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居多;20cm和40cm春季平均地温易出现异常年份。近35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降水量增加,影响土壤热量的传输地温,这可能是地温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1~2010年林芝0~4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年林芝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近50年林芝四季地表平均地温均呈不同程度的降温趋势,5~20cm平均地温除春季呈升温趋势外,其他季节为降温趋势;40cm四季平均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但升幅不大.20世纪80年代各层平均地温为正距平,是最高的10年;20世纪90年代各层为负距平,是最低的10年.各浅层平均地温未发生突变现象.年平均地温异常偏低年多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异常偏高年份以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居多;20cm和40cm春季平均地温易出现异常年份.近35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降水量增加,影响土壤热量的传输地温,这可能是地温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西宁地区近50年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霜冻气候特征,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霜冻日当天最低气温的预报方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近50年西宁地区平均初霜冻日以5d/10a逐渐推后,终霜冻日以5d/10a逐渐提前;(2)西宁地区异常初霜冻偏早年和异常早年以及终霜冻偏晚年和异常晚年出现在上世纪70-80年代;(3)西宁地区的初霜冻日、终霜冻日和无霜期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气候突变;(4)霜冻日当天最低气温与前一日14时气温的相关关系最好,建立的预报方程预报准确率为42%-64%。  相似文献   

4.
李进  陈勇明 《科技通报》2019,35(12):46-53
利用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1951-2016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近66年杭州市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气温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最低气温上升最快,平均气温次之,最高气温相对较慢;冬、春季增温最快,秋季次之,夏季最为缓慢;气温一般在90年代至2000年发生突变,之后气候显著变暖。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近66年杭州市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而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增多,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特点,2000年之后,年降水量有增大之势。暴雨发生次数对年降水量的贡献作用举足轻重。分析发现未来杭州市年降水量和年暴雨日数增多的概率均较大。杭州市气候变化普遍存在较长尺度的32~34年及较短尺度的准2年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近6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南京市近60年逐月气温、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和多项线性拟合对南京市的温度、降水、干燥度等气候敏感性因子进行趋势分析,并运用Mann-Kendall(M-K)对温度、降水、干燥度进行突变检测,分析南京市冬小麦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气温呈不断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25℃/10年。气温季节变化表现为以春季为主,秋季、冬季为辅,夏季为稳的特点,且自1975开始突变;②降水呈缓慢增长的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2.45mm/10年。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旱涝交替明显,季节变化呈春秋季下降、夏冬季上升趋势,自1973年开始突变;③干燥度呈上升趋势,暖干化趋势明显,春、秋、冬季暖干化明显,夏季暖湿化趋势明显,自1975开始突变;④冬小麦产量呈上升趋势,与气候拟合效果较好,R=0.626,通过a=0.05检测,拟合结果表明与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与降水、干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7.
根据1952~1998年拉萨站夏季(6~8月)月平均降水资料,首先通过线性趋势估计和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分析了拉萨夏季降水长期趋势变化和周期变化骈利用滑动t检验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讨论了降水突变问题。结果表明:在过去47年里,拉萨夏季降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降水突变有1966年,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降水明显偏少,90年代降水出现回升势头。降水周期变化主要集中在高频的短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8.
近60年西安市24节气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西安市1951年-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法和R/S法分析了西安市24节气和物候性节气(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发现:立冬(-0.303℃/d)、惊蛰(+0.233℃/d)、小雪(-0.220℃/d)和春分(+0.219℃/d)气温变幅较剧烈.24节气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多在20世纪90年代或21世纪10年代出现显著增温(秋季型和冬季型节气初日气温随年代变化不显著),立春、大暑、立秋、处暑和冬至等平均气温在21世纪10年代未增反降.惊蛰初日气温和平均气温在1998年和2008年达到显著增温,于2001年和2010年达到极显著增温.清明和小满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1999年和1993年)突然转暖,于21世纪10年代初(2004年和2003年)和10年代中期(2006年和2006年)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增温.芒种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表现出阶段性上升和下降趋势,均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转冷的突变,21世纪10年代中后期开始升温.R/S分析结果表明,除惊蛰初日气温会维持目前的增温态势或略有减弱外,未来惊蛰平均气温和其余物候性节气(清明、小满和芒种)的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升温幅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因此,与各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不可盲目提前.  相似文献   

9.
近40年浙江省气候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燕冰 《科技通报》1993,9(4):244-248
利用浙江省9个站点近40年(1951~1990)的逐月气温及降水资料,对近40年浙江省的气候变化状况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我省气温的变化趋势为降温→升温→再降温→再升温.第一次升温幅度大于第二次,第一次降温幅度不及第二次.降水的变化趋势为减少→增加,增幅不及减幅.在东部沿海,逐年气候特征以冷干和暖温较为多见,而其它地区则多出现暖干和冷湿气候.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了对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指出由于缺少系统的观测资料,影响了对气候变化的估计。最近利用史料、冰芯δ~(18)O及树木年轮等代用资料补充观测资料的不足,建立了188-1996年中国平均气温及降水量曲线。重点讨论了气候变暖及干旱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51-2009年近60年的湛江气温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地面气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60年湛江的气温以0.0102℃.yr-1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且存在2.22~2.35年、3.33~4.44年、5.71年的变化周期及20年以上的长周期震荡,突变期为20世纪8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2.
胶州湾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未来趋势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军岩  於琍  于格  初子莹 《资源科学》2011,33(10):1984-1990
利用胶州湾地区7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以及MIROC3.2_hires-RegCM3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胶州湾地区1959年-2008年气候变化特征以及2011年-2030年该地区的气候预估结果。研究表明:①近50a,胶州湾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65℃,线性增温率为0.33℃/10a,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温速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内蒙古巴雅尔地区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巴雅尔地区1960年~2009年的气温、降水、风速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得出:巴雅尔地区近50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年降水量90年代以前变化趋势不明显,80年代降水量最多,2000年~2009年平均降水量最少,平均风速逐渐减小,大风日数呈波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运用现代气候学统计分析方法,对西藏1961~2005年近45a平均低云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近45a来西藏低云量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年低云量减少的倾向率为0.104成/10年;最后选用突变理论的Mann-Kendal1法的对年、季以及逐月低云量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夏季低云量突变发生最早,各月突变发生频率较年和四季高。  相似文献   

15.
西宁地区采暖期气温变化特征及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西宁地区1957~2003年采暖期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西宁采暖期气温明显增高,依据平均气温≤5℃初日、终日划定的采暖期缩短约15天,并探讨了供暖期间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6.
1957年至2007年淮北平原气候变率及气候基本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袁新田  刘桂建 《资源科学》2012,34(12):2356-2363
运用1957年-2007年淮北平原23个气象站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从平均值和变率等方面分析了淮北平原近51a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①近51a来淮北平原春、秋、冬季及年气温增温趋势显著,尤其是春、冬季;降水呈不显著的增长趋势。气温和降水由低基本态向高基本态过渡,目前均处于高气候基本态下;②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其变率随时间而变,目前均处于大气候变率时段,要注意高气候基本态和大气候变率结合易导致的高温、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③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异常低温(寒冬)和异常高温(酷暑)出现频率高;80年代呈"凉夏"特点,极端气温事件较少;90年代以来持续"暖冬",异常高温(酷暑)有所增加。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以来降水极端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但前者以少雨(干旱)为主,后者以多雨(洪涝)为主。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通辽地区50年风速的变化,以探求其变化规律,为风能资源的开发及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提供相应的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对扎兰屯市气象观测站1961年~2010年气温与降水量数据进行线性倾向率与滑动平均分析。最终结果表明,扎兰屯市近50年年平均温度为3.18℃,并呈线性逐年增温,气候倾向率达到0.41℃/10a。年均降水量486.4mm,其年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全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滥砍乱伐森林、有毒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造成了全球的气候变化;而由于气候变化,又引发了无数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讲述由于气候变化给人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阐明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