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库化津《屈原自沉考》为屈原自沉是“殉国难”说立论,却拿不出一条可靠的史料作依据。本文详考了屈原自沉与“白起破郢”无关,并进一步证明为忧国而死无损于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志士。  相似文献   

2.
以“回到历史现场”为框架对《屈原列传》进行教学设计。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分析屈原除自沉外还可以选择随波逐流,选择离开楚国;但是因为屈原是楚王同族,因为他对楚国矢志不渝的爱,选择自沉具有必然性。第二课时探讨屈原精神的实质,讨论有关屈原爱国的争议,分析屈原精神之所以回响不绝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屈原之死,汉代以来学者多认为其死于自沉。后之学者或申之、或驳之,莫衷一是。而据史籍所载,"自沉"多是后人对先秦士人或直士之死的一种褒义性指称,大多并无实证。而从楚辞文本本身与相关楚地出土文献来看,屈原最有可能是死于医学上所谓厥心痛一类的疾病,也就是《惜诵》"背膺片半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所指疾病。而这种疾病的症状在屈原的作品中也可以得到相应的佐证。比较而言,屈原死于厥心痛较之于其自沉于水更吻合于文献所载。而这一结论,不仅有助于揭开屈原死因之谜,并且对于其作品的理解以及其部分作品真伪的考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屈原自沉原因与屈原卒年的争论有密切关系。《哀郢》、《涉江》、《怀沙》是屈原自己树立的走向自沉的三根标杆。楚顷襄王二十二年,秦兵攻楚,郢都失陷,屈原才悲愤自杀,以身殉国。吴郁芳、章培恒、潘啸龙等先生否认屈原的死是殉国难,是缺乏根据的。  相似文献   

5.
王轶 《学语文》2021,(1):71-73
许国《屈原论》是继司马迁《屈原列传》之后唯一一篇专论屈原的文章。《屈原论》针对评价屈原的三种时论而发,其主要观点是:屈原作为宗臣无可去之义,其自沉出于忧国之义、爱君之情和存君兴国之志,不是为了个人荣辱得失;屈原虽然有“怨”,自沉汨罗,仍不失为忠臣;屈原之死咎在其君。许国创作《屈原论》的原因主要有:楚辞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与学术风向的变迁,许国个人的性格、政治遭际与楚辞研究的寄托传统。  相似文献   

6.
屈原的悲剧意识是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他在政治上的绝望所造成的。在楚国大厦将倾之际,在个人无法力挽狂澜且又深具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情况下,坚持美政理想却又不愿同流合污的屈原,其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由悲剧命运造成的悲剧精神是对死的价值的尊崇。屈原超越丧失生存的兴趣且又无价值的死来证明个人的价值取向,寻找与其空虚无意义地活着还不如死得其所的人生出路。他这种为了信念("信仰")而九死未悔的执着精神亦受荆楚原始巫文化(宗教)的影响。笔者认为屈原对于人生出路的思考、宗教的认识是不同于佛教的。  相似文献   

7.
墓志铭浓缩了每一个灵魂的人生态度,每一种世相都堪称辉煌。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农历五月初五,屈原自沉汨罗江。从而,中国失去了一个伟大的灵魂。屈原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时,何谓善,何谓恶,何谓美,何谓丑,混淆不清。众人皆醉,唯有屈原独醒。他追问、寻觅、倾诉、诅咒,以悲愤至极的《天问》来“呵而问之”,在无望和绝望中自杀。  相似文献   

8.
我总是把屈原的死和项羽的死联系起来。一文一武,都是自杀,且都死在水边:屈原自沉于汨罗之波,项羽自刎于乌江之畔。这两人的死,可能暗示着我们民族的一些真性情消亡了,我们民族最殷红的血流失在江水中,被冲淡了。  相似文献   

9.
论屈原水死     
先秦时代,普遍存在的万物发端于水又复归于水的生命永恒循环(轮回)观的思想与信仰,放逐于沅、湘之间的屈原禀有此思想背景资源。在楚国政治斗争中惨败而彻底绝望的屈原在夏至自沉汨水。  相似文献   

10.
竭忠诚以事君 伏清白以死直——屈原政治人格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竭忠诚以事君伏清白以死直——屈原政治人格初探黄颂严亚明屈原“事君而不贰”,却为君主所“远迁”,他“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最后自沉汩罗,实践了其“伏清白以死直”的政治誓言。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他“竭忠诚以事君”,又何故会“自令放为”呢?笔者以为,要...  相似文献   

11.
“神鱼送尸”、“水仙”、“江神”等民间关于屈原之死的传说,实际是楚地民间水(鱼)中转生信仰对“屈原之死”的价值判断.屈原自沉前的诗篇告诉我们,诀别人世前的屈原,是激情的,但也是理性的,而诗中密集的水意象、浓浓的“昆仑”情结等水文化符号,亦暗示着屈原价值判断中对楚民族水中转生信仰的文化认同.故屈原之死的方式选择,深受楚地民间信仰的影响,楚民水(鱼)中转生信仰是重要的文化性根源.  相似文献   

12.
屈原精神的内涵阐释,需回归屈原、回归屈原作品、回归楚国文化。爱国与好修是屈原精神的文本抒写,忧国忧民于众皆贪婪之时代、好修自爱于浑浊之世道,是屈原精神的核心要素,亦是中国国魂之所在。屈原一生,执着求索,孤独高洁,以死殉国,不愿妥协苏世独立的品格,正是他青年时代从政初期所歌颂的"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秉德无私"的橘树品格。屈原精神之"好修爱国"与我们民族深厚的儒家文化精神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3.
世人将屈原评价为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殊不知他高尚的人格则更值得世人景仰。若"心高气傲"并非一个贬义词,那用它来形容屈原正是再好不过了。他志存高远,精学诸子百家,欲开一统之盛世,兴大楚之国邦。只可惜生逢乱世,小人忌恶,明君难寻,最终落得自沉江中的下场。在屈原波澜起伏的传奇人生中,究竟是什么闪着那耀目的光芒,牵动了后人的遐思,要揭开历史的垂帘,去寻那兰芷的芬芳?  相似文献   

14.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价值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美好政治理想被现实击毁,最终选择了自沉汨罗.他的悲剧,是一个政治家的悲剧,是一个伟大灵魂的悲剧.屈原及其作品具有突出的悲剧美学特征,其悲剧性表现在政治理想和人生命运两个方面.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屈原悲剧的根本原因,性格和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是屈原悲剧的重要心理原因.屈原以其进步的思想、高洁的人格、不朽的作品和九死不悔的精神让后世哀思和仰慕.  相似文献   

15.
《文史知识》2010年第10期刊登的《是殉国?还是求仙?》中有这么一句:“于是,黄周星的死震动了当时的遗民圈,尽管他死于七月,但五月五日追随屈原沉水而死的记载始终不绝如缕。”很明显,这里把“不绝如缕”当成了“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自沉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王国维死因,从其自沉以后至今,一直有种种不同说法。由于王国维的重大学术成就,人们很容易将他看成是一个醉心学术研究,并不关心政治的人。其实并非如此,从当时的政治背景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超然于政治之外。我们认为:王国维生活在清末民初社会,他的自沉原因,应置于民国初年社会的背景下来考察,从其对国民社会的心态及政治态度来探寻,更容易得出合理的结论。他的死是他对清朝复辟失败的绝望和对民国初年社会现实的忧惧,多重因素聚合的结果,但根本原因是民国“世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从屈原投江自沉前的最后一篇作品《怀沙》出发,分析诗人之死的心理及行为,对其死亡恐惧及其消解进行思考,以期在人类死亡问题的探索上有所收益。  相似文献   

18.
屈原和辛弃疾都是具有实际政治才干的伟大诗人,这种才干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自信心和精神优越感、社会责任感。稼轩的一些婉约词正是继承了屈子诗融合“脂粉气”与“火气”的传统。屈原饱尝孤独痛苦.为坚持理想、保持人格、解脱苦闷而自沉。同样受尽压抑的辛弃疾对老庄思想和陶渊明隐士思想的吸取缓解了他英雄不得施展的悲愤,对财色的追求更使他享受到世俗生活的快乐,他的生存状态和屈原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00多年前,屈原在得知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破楚国国都郢的消息后,抱着悲愤和绝望的心情来到泪罗江畔,沉江而没,以实现自己“伏清白以死直兮”的诺言。他所选择的道路是许多后来的传统文人命运的轨迹。纵观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我们就可以发现屈原之死不是这个悲剧的谢幕,而是这个悲剧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它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把自己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其实,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这种情感的仁人志士何止范仲淹一个!(开头点题,开宗明义,不戴帽子,不绕弯子。) 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在朝时一心为民、为国,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即使在因谗被贬职,流落乡野时,也念念不忘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生活,最后终因希望破灭而以死殉国。(“人民的生活”改成“人民的疾苦”更合适些。) 南宋爱国将领岳飞,为了国家安危,离别妻儿,带兵抗金,他给儿子唯一的嘱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