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秋艳 《新闻界》2008,(5):78-80
采访动机是引起、维持记者采访活动的内部动力,它不仅有强弱之分,而且有好坏之别,因此对于记者的活动效率以及报道的社会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激发与培养采访动机既要通过记者自身的努力,同时,管理者也要进行科学管理,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2.
采访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它以人际关系为纽带和桥梁,人际关系的建立,既靠沟通(信息传递),又靠情感。所以,记者的采访既有信息交流,又有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采访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采访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情感交流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人际感情,它的基础是理解,起感情纽带作用,主要表现为共感,就是对方的感情在自己身上得到同样的反应。情感交流在新闻采访中的积极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营造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便于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灵沟通。通常情况下,采访对象对记者采访表现消极、冷漠的只是少数,…  相似文献   

3.
提问是采访活动的重要一环,也是记者的基本功.在这一点上,由于广播线性传播的特殊性,对于广播记者的要求更高.作为以声音传播内容的媒体,广播记者的提问不仅仅是发掘新闻线索的过程,也是成稿素材积累的过程.当下流行的将采访直接剪辑成稿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采访现场实录效果,以增强现场感,体现广播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播记者的采访提问,包含了内容的开掘、提问的技巧、表达的顺畅简洁、现场氛围的合理运用与营造等,是一项涵盖多项考量的综合性艺术.  相似文献   

4.
采访本质上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人际交往场的影响,而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与采访场地,正是为人际交往营造一个合适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人性化采访能够帮助记者获得更加精准的信息,同时给予受访者人文关怀,是当今记者采访风格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时刻坚守的准则.本文阐述了人性化采访在新闻报道中的主要作用,包括增强记者与受访者的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给群众留下积极印象、打造良好的人脉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中对采访对象的提问是衡量记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稿件质量的关键阶段。记者要在采访工作中不断积累提问技巧,提高采访质量。本文结合笔者的采访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点心得:准备充分,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恰当引导,提问紧扣采访主题;尊重采访对象,提问与倾听并重。  相似文献   

7.
贺一红 《新闻窗》2012,(1):81-82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一名记者应具备的基本功。高校大学生记者能否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挖掘和挑选鲜活而真实的新闻事实,是检验其新闻职业素养的一个主要方面。大学生记者在采访中要掌握主动权,除了选择合适的采访时机,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外。在采访过程中恰当运用多种采访技巧.寻找与被采访师生员工的共鸣点,就能了解所需要的新闻事实,采写出内涵丰富、内容厚实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8.
4月9号,江西电视台青年记者采风活动在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拉开帷幕,这是江西电视台综合频道、都市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影视频道合并之后组织的首次青年记者岗位练兵活动。省电视台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组织了全台近百位青年记者,前往文港全面采访报道文港镇笔业的发展状况。在电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江西电视台人明白,今后电视业的竞争,就是青年人的竞争,青年人的素质如何,关系到一个电视台发展前途。这次江西电视台在全台组织一次大规模青年记者岗位练兵活动,目的就是在全台青年记者中营造一种探讨业务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提…  相似文献   

9.
季翔 《新闻三昧》2001,(8):21-21
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作深度采访时,要善于沟通、交流、挖掘出采访对象内心深处的、不肯轻易流露的、最真实的东西。要达到这样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就要求记者善于营造一个良好的采访氛围,从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形象。这形象既是记者的自我形象,也是记者采访对象眼中的形象。这形象怎么样,关系到采访对象能不能接受你,从而决定能不能产生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0.
氛围和心态是指事件在镜头前积累起来的一种状态,是情节发展、人物言行、人际关系等在记录过程中演化而成的紧张程度,是现场人物心态的外化形式。电视纪录片的选题绝大多数都是直接关注人,关注人生、人性、人的生存状态等永恒主题的。因此在电视纪录片中,心态和氛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它往往能起到结构全片、创造节奏、抒发情感、深化主题等重要作用。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要营造好特定的氛围和心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与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心理交流。创造交流的语境,进入人物心灵的深层空间纪录片《沙与海》中有这样一段采访(记者采访住在沙漠里的一位牧民的女儿)。记者问:"结婚了没有?"回答:"没有!"问:"有对象吗?"姑娘停顿几秒,羞涩地回  相似文献   

11.
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访和发掘事实与信息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电视报道节播的表现手法之一。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所主持的“焦点访谈”节目,以及她所主持的采访活动,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采访已不仅仅是新闻节目传播的基础,它而且渗透于各种类型的节目之中。现场采访启动了节目同观众双向交流的“输通系统”,因而,良好的采访技巧,改变了记者传统的形象,给观众留下智慧、机敏的印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记者(主持人)的采访活动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物,今天采访的是农民,明天可能会去采访一位工人或干部,…  相似文献   

12.
记者不论在什么地方采访,也不论采访什么样的人,都要注意现场气氛的营造。现场气氛融洽,记者问得顺心,被采访者答得舒心,采访容易获得成功;相反,现场气氛不融洽,采访很可能中途“夭折”,即使硬着头皮采访下去,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怎样营造融洽的采访现场气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有以下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3.
采访活动中,记者礼仪是记者留给采访对象的最直接的“第一印象”,这一“印象”往往影响着采访对象的情绪,波及采访效应。 良好的礼节仪表是采访活动的绿色通道 新闻记者的职业决定了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  相似文献   

14.
<正>黄坤明考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强调为媒体采访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考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强调要发挥新闻中心的重要窗口作用、支撑作用,精心组织信息发布和新闻采访活动,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助力记者更好采访报道,营造共庆新中国70华诞、共享祖国伟大荣光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5.
陈健 《新闻传播》2004,(4):70-71
易地采访,是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相对于属地采访而言的。属地采访是记者在所属的电视台负责报道的区域内进行的采访,是记者的常规性本职工作:易地采访则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进行的采访活动,是一种非常规的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6.
何平 《新闻传播》2010,(8):74-74
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过程中运用的一种新奇巧妙而又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金钥匙,也是许许多多新闻记者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与被访对象处于很融洽的氛围中。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达到采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齐岚 《记者摇篮》2012,(2):29-30
2012年1月,中宣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党委宣传部和各新闻单位要结合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组织编辑记者在春节期间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通过实地采访,全面展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营造喜庆热烈、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进一步增强信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营口日报积极开展工作,"全面展示成就、真实反映生活、营造节日氛围",通过记者新春走基层,以优秀新闻作品彰显党报影响力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善于言辞,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在采访中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因为记者每天的工作是全新的,经常涉足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单位,与性格各异、工作不同的采访对象打交道,采访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麻烦和难题。没有一定的口才.采访就不可能顺利.甚至会导致采访失败。怎样才能打开采访局面?记者首先应有“亲近功”,几句话让采访对象亲近起来.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营造出良好的采访氛围。其次,记者巧妙的开场白,是构架感情的桥梁.是采访走向成功的开端。在采访中,怎样才能做到一见如故.应找准如故点。l、从知情中找如故点。知己知彼,百…  相似文献   

19.
张小筝 《新闻传播》2015,(4):119-120
信息时代,媒体间的新闻竞争日趋激烈,而新闻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为不同媒体记者之间采访实力的较量。现如今各大媒体记者愈来愈追求采访的人性化,逐步重视与受访者的沟通程度,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沟通氛围,进而为新闻写作提供更为深层次的素材。当前的记者采访中,获取新闻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是提问,其目的在于获取真实的新闻事实,挖掘其深度,充当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桥梁,吐露出受访者的心扉。本文主要对新闻采访中与受访者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及其效应,以及记者如何与受访者进行有效的思想、情感交流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冯杰 《军事记者》2009,(2):56-57
新闻采访中,“搭桥”是一种艺术。它的核心是找到使采访对象感兴趣的相似点或接近点,使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从“生”到“熟”,营造和谐的采访氛围。许多报道员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缺乏搭桥艺术的培养,常常很难短时间内使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导致第一手材料不够鲜活丰润,没有深度,写出的稿件自然不易出彩。联系实际,笔者对如何在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搭桥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