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鼓励教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积极探索适合中学教学特色的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批判性思维,让学生"乐学"乐思",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戴胜旗 《中学教育》2002,(11):35-36
面向 2 1世纪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甚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启发学生勤思、多问、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而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或直接回答 ,或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 ,却很少对学生所提问题本身加以评议。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体会到 :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 ,恰恰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师分析学生所提问题并对其做一番切中肯綮、恰到好处的评议 ,是对学生积极思维的最好鼓励 ,也是培养学生创…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程标准》把"鼓励音乐创造"作为一项基本理念,就是因为在音乐学习领域中,创造教学同样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引导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主要方法。如果教师能有意识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学生就会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成了音乐新课标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授之以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提倡探究教学,打破"思维定式"鼓励学生标新,"教人以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而 ,我在质疑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到 :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 ,恰恰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师分析学生所提问题并对其做一番切中肯綮、恰到好处的评议 ,是对学生积极思维的最好鼓励 ,也是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的最好体现。因此 ,教师在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 ,还必须做好提问评议。提问评议具有两方面的功能 :第一 ,提问评议能够鼓励学生多问 ,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或直接回答 ,或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6.
《华章》2007,(Z1)
创造性思维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教师要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教学具有以下特征:1.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2.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3.特别注意提供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4.教学方法注意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与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根据以上特征,在科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一、倡导求异质疑,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力教育要发展人的潜能,必须让学生学会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形成,它与教师的启发教学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问题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思考是释疑的关键,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学生只有善于思考、善于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并且要肯定他…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培养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一般中见特殊,特殊中见一般的能力。长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生涯:笔者认为: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发问,从而解决质疑解难的问题。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学要以引导学生走向创造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文章通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要有创造性思维;可采用缺点列举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必须鼓励他们用脑用手;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四个方面浅谈了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张燕梅 《教育》2014,(6):74-75
正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孜孜以求,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消化,或者同学间互相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我国,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根据自身的体验,笔者理解为:"教学生,要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从而着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就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讨论,从而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数学教学中一题多问、一题多议、一题多变、一题多编都体现了“数学教学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思维能力是以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并有创造想蒙参与的一种标新立异的思维能力,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思想方法。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极好途径。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要依靠教师来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掘作文中能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好材料,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想象,诱导学生联想,鼓励学生自己发现作文中的问题,自己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学作文教学必须把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放在首位,而兴趣又是产生创造思维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展开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破陈规,脱俗套,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造出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种种条件.三年来,我在突破"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评阅"这三部曲,探讨作文新课型方面作了几点尝试.一、交流课——破"一刀切"为取长补短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原因,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强弱的差异、类型的分野.每次作文,我力争做到一次多题或划一个大致范围由学生自己命题,让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识字教学以教定学,教师往往把儿童假设为无知者,课堂教学总是教师讲学生听.语文课程标准则强调把儿童当成知识的探索者,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探究新知,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课前自主识字——课中自主交流——课后自主巩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学科,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思维成果的展示,因此,作文教学需要创新。而作文教学要想创新,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大胆创新。所以,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明确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杜良美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154-155,153
物理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教育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即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即正确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7.
王鹏 《黑河教育》2013,(5):39-39
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一、以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充分运用已学知识、技能进行发散性思维,始终以问题贯穿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新思维训练,开拓作文教学思路,从逆向思维训练和发散思维训练两个方面培养创新思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异想",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活动是异常的行为,鼓励创造在教学工作中首先就得从鼓励学生提问着手,创设安全容忍的氛围,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讨论习惯,以触发创新思维,真正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价值取向起着重要的作用.讨论法在语文教学中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求异求新思维的发展,这已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但讨论法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益则取决于教师在使用讨论法时所持有的教育观念.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特别重视统一认识,因此,在讨论法的价值取向上也常常局限于"取得共识",这对于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见解,勇于思辩,善于创新往往是一种束缚,希望教师在使用讨论法的时候注意避免价值取向上的偏颇,使讨论法的功能得到更全面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