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1998~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体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体育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教育与体育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体育发展的经济效应。考察了体育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体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强,同时教育对体育发展经济效应的提升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而西部地区的体育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政府的投资效应,教育对体育发展的作用弱于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体育作为一个新型的产业,在履行其特定职能的同时,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特殊的作用和贡献。本文介绍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讨论体育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论述体育的市场拉动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及体育的产业优势,提出促进体育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既要完成本世纪末的奥运争光计划,又要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的竞技体育就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该战略从空间层次来看,有宏观的整个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中观的重点项群发展战略。为使中国竞技体育有序、高效、健康发展,就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个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体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育产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经济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列举了直接由体育产业带动的一些主要产业,分析了这些产业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对奥运经济现象与发展中国体育金融市场的关系,投资主体,投资环境,投资领域,投资效率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奥运经济的影响下,发展中国体育产业金融市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一、前言同现代社会中许多领域一样,体育的发展也出现了高度分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水平竞技运动与大众体育的分化。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在竞赛规律的支配和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沿着更快、更高、更强的道路迅速发展,发展成为观赏性极强的文化现象,奥运会是其突出的代表。与此同时,大众体育沿着深入群众、融入生活的方向发展,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大众健身运动和大众娱乐运动。这两大类体育形态,在具体的形式、内容和参与对象等方面都多有不同(见表1、表2)。但是,体育作为一种以人体自身为作用对象的身体运动,其最本质的功能就是以身体运动为手…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实现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下,通过对西北竞技体育自身发展力度的分析,提出在加快改革步伐的形势下,西北地区竞技体育应采取开拓性发展措施。利用地区条件和可能开展体育经营创收,弥补经费不足;从国家奥运战略的总格局出发,实施“东引西进”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竞技体育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夏崇德  何志金  陈颇  白继森 《体育科学》2006,26(2):22-27,41
为了在量上更加明确经济与体育竞赛成绩的关系,分别以我国六大区域(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手段,以2001年各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含第一、二、三产业)、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农民纯收入、科技投入、文体投入、教育投入、科技人员、教育程度(大学本科人数)、文体人员与九运会成绩为具体研究指标,通过研究和揭示经济以直接、间接等不同形式作用于体育事业,从而影响竞技体育与体育竞赛成绩,明确经济与体育竞赛成绩在量上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相关的时序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动态计量方法,对中国体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体育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尤其是体育产业,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体育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璟 《体育科学》2001,21(4):26-26
体育消费作为需求力量对经济增长起着拉动作用。其一 ,体育消费通过自身可以直接使 GNP(国民生产总值 )增加 ;其二 ,体育消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产生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投资 ,间接拉动经济增长。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体育消费也应属于第三产业范围的消费 ,增加体育消费必然能够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经济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举足轻重而又富有活力的朝阳产业 ,有的国家体育产业的收入已超过石油、化工和汽车制造业 ,产值大约占 GDP(国内生产总值 )的 1~ 2 % ,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约为 40 0 0…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奥运会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竞争态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我国25~27届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呈现出递增性的发展态势,男、女竞技体育项目的分布呈现出失衡性发展,女子的竞争实力优于男子。我国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分布区域呈现出稳定性的态势,夺金项目主要集中在体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击等。中国队要在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上保持目前的优势地位应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加强基础项目中的重点小项突破,提高集体项目的实力,在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制定长期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 就竞技体育而言,伦敦奥运会进一步确立了我国在世界体坛的前列地位,我们已经强大到能够承受为了今后体育更加全面、更加健康、更加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进行改革所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强大到能够经受奥运成绩在第一集团内升降起落。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结果表明:体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协调因素的影响。并指出北京奥运会后,既要争取外部协调,又要发挥内部互动,共同将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参加近7届奥运会各运动项目的获奖情况分析,得出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足。因此,探讨如何根据运动员的培养方式,造就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我国在竞技体育舞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几方面不容缺失:①走"教体结合教育先导"的培养模式;②注重高水平运动员与基层运动队员之间的经验交流;③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5.
寿在勇  何强 《体育与科学》2015,(1):102-107,112
分析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探讨以包容性增长推进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路径。研究认为,在转变发展方式的竞技体育攻坚改革中,包容性增长具有理论标尺和导向作用,提供确立了高度整合性的价值取向和有效整合机制,为改革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以包容性增长为指导推进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矫正工具主义价值理念,跳出"增长主义"发展观念的局限;创新体制机制,以公平参与、共享成果为基础搭建多元主体融合共生的发展格局;注重竞技体育项目、区域、人才等结构的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五大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和窗口,集中反映出人类社会文明和向上、健康的生活追求。从1894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到今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生活观念的变化,竞技体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志,而竞技体育则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进入新世纪以后竞技体育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重视。由此,世界竞技体育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竞技运动水平会更加…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奥运经济影响后黑龙江省的体育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后发现,奥运经济的影响加快了黑龙江省体育旅游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体育服务业、黑龙江省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提出,继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制定完善体育经济法规制度、加大体育制造业与知识产权发展、进行体育经济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对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本文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消除消极影响的措施,为我国通过承办2008年奥运会促进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奥运会营销的历程可知,营销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运会营销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社会更是如此。奥运会营销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种类型,主办2008年奥运会将给中国带来很大的经济影响,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