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同为人类历史上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有一些类似的优缺点,在当代都面临着强势的西方文化的挑战,同时也都有各自文化面向未来如何做出抉择的相似困境,然而,二者也有诸多不同之处。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比较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异同,吸收伊斯兰文化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以伊斯兰文化发展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为鉴,对展望中国文化的未来之路有很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激进政治思潮和力量。它经历了18-20世纪初的萌芽、20世纪20-60年代的产生、以及70年代至今的新崛起的发展历程。冷战后其影响所及除伊斯兰世界外,还波及世界许多地区,并表现出斗争形式多样、国际联系加强等新趋向。但从整体看其力量仍处于分散状态,难以形成同西方对抗的牢固集团。  相似文献   

3.
近代科学的古代起源杨迪,皎洁评赫夫所著《早期近代科学的兴起--伊斯兰国家、中国和西方》(TheRiseofEarlyModernScience,Islam,ChinaandWest)一书。为什么近代科学发源于西方,而不是在科学上已经相当进步的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4.
马丽蓉的《二十世纪中国学与伊斯兰化》的问世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站在整个20世纪中国学发展进程的高度,从中国学与西方化、从传统化与现代学交流碰撞角度展开研究,可谓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起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国际局势影响巨大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出现与发展决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根源,中东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挫折使伊斯兰复兴主义全面兴起,原教旨主义对本土传统化和宗教价值观的高扬在伊斯兰世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伊斯兰源教旨主义的兴起也是伊斯兰明受到西方明冲击从而产生对立冲突的结果和中东和平进程迟滞不前的产物,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扩张导致了反抗外来压迫的民族激进主义潮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卡塔尔威尔·康乃尔医学院开设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学科课程的经历,叙述了当西方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学科课程引入这个具有伊斯兰背景的国家时,带来的教学上的挑战和跨文化的压力,总结了对应此挑战的策略,包括师资招聘、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衰退的危机:非西方对西方的启示(新加坡)金斯伯·马布巴尼在主要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中,对未来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西方要在ZI世纪保持统治世界的地位——一正如过去的四五个世纪以来一样,这种信心正被一种预感所取代:这就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出现,东亚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话语是后现代的主要概念,从理论到话语,是西方文化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折,这一转折正好走在与非西方文化的汇通,中国、印度、伊斯兰的文艺理论都具有一种话语的特征。话语意味着一种全球性意义的理论重建。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发展有着多重背景:伊斯兰教很早就传入这一地区并迅速发展,后来西方国家在此的殖民统治加深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的矛盾,宗教极端势力得以发展。后冷战时期,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冲突中的作用上升,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宗教极端势力相结合使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呈现复杂化趋势。基地组织对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极端派的援助助长了恐怖主义在这一地区的蔓延,而美国出于国家利益在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推广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更加深了伊斯兰极端主义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这也成为东南亚恐怖势力对西方人聚集地发动恐怖袭击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政治合法性是当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从伊斯兰国家的传统视域来看,伊斯兰教传统是最主要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其政权的更迭、政治制度的建构无不以伊斯兰教为基本架构。当前,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传统的政治合法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大穆斯林民众开始从伊斯兰教传统来反观现代化的成败得失,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则是以"宗教政治化,政治宗教化"来重建政治合法性的勇敢尝试,其目的是要重新确立伊斯兰的政治属性,摒弃形形色色有悖于伊斯兰的政治弊端,重建伊斯兰政治权威。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装饰风格在世界装饰艺术中独树一帜,主要表现在它的宗教建筑和手工艺品、书籍的装饰图案上。伊斯兰教的扩张,使伊斯兰艺术得以吸收与融合东西方艺术不同的特点,再加上伊斯兰教独特的宗教特点和穆斯林的审美心理,导致了伊斯兰独特的装饰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人的到来,中国的穆斯林群体也受到西方传教士的关注,虽然这些关注都带有宣教的目的,但是在某种层面看来,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社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中的佼佼者海思波,他的经典著作《伊斯兰在中国——一个被忽视了的问题》,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中英文相关资料的研究,还原海思波的一生,并通过对《伊斯兰在中国——一个被忽视了的问题》的研读,试图对跨文化、跨宗教研究产生一种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关于东亚现代化研究中,许多问题一直在争论中。同时,在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研究中,对东西方的差异比较,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一直萦绕着思想界。西方基督教在其发展中形成了新教与天主教的分裂,什么原因促使新教地区进入现代化历程?而非西方世界的亚洲特别是东亚现代化为什么在20世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为什么伊斯兰地区却没有?  相似文献   

14.
国外学者比较重视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研究,成果较多。冷战时期,西方学者主要关注伊斯兰教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伊斯兰教在苏维埃国家反宗教和无神论宣传中得以存活的原因,以及伊斯兰教能否构成苏维埃政权的潜在威胁等;苏联解体后,主要关注中亚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及其与中亚民族主义的关系。国内学者基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无神论教育的前提,关注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发展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对中亚伊斯兰教史缺乏深入研究。无神论教育、官方伊斯兰教、民间伊斯兰教及其相互关系应是研究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史的重点,我国学者还需充分利用苏联和西方学者的田野调查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以推动中亚伊斯兰教研究的深入开展,进而借鉴苏联时期无神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开拓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东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遭遇了来自传统文化的巨大阻力,现代化举步维艰,也使当代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之受累。作为传统的伊斯兰文化在思维方式、经济伦理、历史观等方面对中东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构成一定的阻力。而来自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文化压力成为这种阻力产生的外部诱因。  相似文献   

16.
马丽蓉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的问世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著者站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高度,从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交流碰撞角度展开研究,可谓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7.
与西方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的中国建筑,在5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式上虽以汉族木结构为主,但不同程度地借鉴和融会了南北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共同组成了华夏建筑的灿烂。  相似文献   

18.
舒·比·阿伯德的<语言>,以文化交流与碰撞为背景考察了阿拉伯语的发展动因,从古典、中世纪、现代三个时期论述了希腊哲学、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对阿拉伯语言的影响,以及围绕阿拉伯语言的发展和阿拉伯语的未来在阿拉伯学者中发生的争论.以语言发展为切入点考察了阿拉伯学者在伊斯兰文化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这个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俄罗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土耳其、伊朗等伊斯兰国家等国际势力对中亚市场的争夺,指出中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亚地区未来的油气资源仍然是各国角逐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观是邓小平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提出经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了代表美国及西方国家利益的新秩序观,对邓小平国际新秩序观构成极大的挑战。应对挑战,新的领导集体认真观察、冷静思考,在继承中发展了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