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邵琪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25-126,129
所谓阳光童谣,就是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对儿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良好导向作用的童谣。它以其自身的快乐性、生活性、闲暇性、多样性等特点天然地成为小学德育的新路径。因此,应以阳光童谣为载体进行小学德育,并构建阳光童谣所寓含的小学德育内容。在实施方面,具体可以采用使阳光童谣课程化,开设阳光童谣校本课程;将阳光童谣融于学科教学之中;组织丰富多彩的阳光童谣活动,巩固德育成效;创建阳光童谣氛围,形成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来实施基于阳光童谣的小学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阳光童谣"抑制"灰色童谣"。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一直被人们所重视.那么德育在美术方面能有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美术教育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寓教于乐.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美术在实行其思想教育时,并不靠灌输,是依靠艺术对人思想感情激起的强烈共鸣,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作用,使学生形成对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向往的目标,而追求美的目标必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和意识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爱美必须选择"择善而行","从善"必"弃恶","爱美"必"痛丑",所谓"知美丑","识善恶"有了对美与丑、善与恶的爱憎分明的态度,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有了情感基础,下面笔者重点谈谈德育在美术课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3.
基于童谣的小学渗透性德育,是发挥童谣中的德育因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环境创设,让学生在童谣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认知,养成道德行为。其具体策略包括:通过选择合适童谣寻找德育渗透点,通过丰富童谣形式优化德育渗透途径,融童谣于生活从而扩大德育渗透范围,记童谣于心间从而加强德育渗透实效。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潜隐性、广泛性、灵活性和持久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美术教育进程中,要注意渗透德育,文章阐述了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5.
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角度上讲,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我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7.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实施德育最重要的基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而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德育方面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只有寓德育教育与美术教育之中,将德育升华到美育教育。注意"双基"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美育"的育人宗旨,使德育在美术教育中升华。  相似文献   

8.
任何教育的根本都是育人.美术教育是一种国民素质教育,美术教育本身就包含和渗透了大量的德育要素.因此,美术教师要充分挖掘美术教学中的德育育人功能,让美术学科在推进人的人文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在多年的一线美术教学和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在美术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全方位地渗透德育,对完成美术的教育、教学任务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美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心灵的陶冶、精神世界的充实,是人的一生诸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作为美术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绘画技能,提高审美能力,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美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心灵的陶冶、精神世界的充实,是人的一生诸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作为美术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绘画技能,提高审美能力,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基于童谣的生命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学生生命是教育的应然追求。童谣的固有属性决定了童谣是教育回归生命的一种新路径。童谣的主体性,体现了生命的基本品质;童谣的交往性,生命的真实展现;童谣的体验性,生命的存在方式。为此,学校应开设生命化的童谣课程,认识真实生命;营造童谣氛围,关照灵动生命;构建童谣生活,伸展自由生命。  相似文献   

12.
客家童谣的特点及其教育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极具童趣和乡土气息的语言形式,客家童谣是非常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教育素材,对儿童语言、艺术、社会性、科学认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有着激发和促进的重要价值.幼儿园一方面应有针对性地对客家童谣进行全面整合,在其中融入时代的因素,拓展客家童谣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应借鉴客家童谣的形式,编写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地方特色浓厚的正规启蒙教材,从而既保存童谣这一客家口头文化的珍品,又充分发挥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温州民间童谣作为一种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承载着一定地域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以方言传诵的形式展示着民众的民俗生活与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并且童谣以儿童为传承主体,在对儿童的习俗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其游戏娱乐、认知和文化认同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远离灰色童谣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色童谣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反映了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缺失,需要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以引导合理教育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应对外来文化,以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多元文化,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与学校隐性文化建设等方面强化基础教育文化功能,逐步消除灰色童谣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童谣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在编排童谣时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需要、个体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童谣时具体做到以下几点: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融入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与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感化结合起来;与音乐美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侗族民歌的学习和考察,探讨侗族儿童歌曲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从“搜集整理”、“发展创新”、“民间传承和学校传承”三个部分来论述。  相似文献   

17.
谢武彰,台湾资深的专业儿童文学作家,他很有灵气,作品获得多种儿童文学奖项。谢武彰的儿歌主要为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活歌,其二是知识歌。在儿歌创作方面作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即把儿歌当做儿童诗来写,因此他的儿歌有浓郁的诗味,还有鲜活的意象,跳跃的童心,灵动的想象,律动的音律,浅显的语言和多种辞格的运用等也是作品的特点。研究谢武彰的儿歌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几首客家童谣浅析客家文化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谣质朴清扬,浸透着一时一地的乡风民情,其本真性任凭光阴荏苒而永不褪色。童谣除了自身的内容、结构、句式、韵律、修辞手法等文学价值和教育功能之外,其中严肃的文化内涵在恰似欢娱的气氛中以语言游戏的方式口耳相传,可见童谣独特魅力之所在。通过研究童谣可以分析区域文化特质,并且能找到一些文化变迁的线索。以几首客家童谣为线索,可以明晰传统客家社会的几种突出的文化倾向及其渊源。  相似文献   

19.
童谣的美学特征与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谣作为一种俗文学,具有真实美、自然美、形神美和情趣美.在儿童语言教育中,积极利用童谣这种文学形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儿童热爱生活与自然的情感,发展儿童感悟生活真实与美好的能力,促进儿童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