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窜(又名“四窜”,初打四趟。后打十趟,故名“十窜”)为河南派心意拳经典套路之一,结构严谨,套路明快,古朴大方,动静分明,形神合一。  相似文献   

2.
三十、湖北沙市徐四喜传龙形四把捶 师承:唐万义→南阳石桥周德文→徐四喜→杨家兴→徐学海→徐仁安。 "龙形四把"是河南派心意拳最精套路之一,龙上能升空行云,下能入海翻江,身无定形,体无常态,腾落闪展,变化莫测。龙有搜骨之身,力可排山倒海,善探爪取物,快捷灵敏。  相似文献   

3.
马琳璋  马天巧 《精武》2003,(8):16-20
心意拳十大真形是以左右单盘的拳法形式盘练的,它有很多好处:易学易记,好盘练,出功快,实战搏击实用,但也单调、枯燥、没有连贯性,不好表演,不能成套供人欣赏。为增强观赏性,后人在十大真形单盘的基础上逐步串连,日久形成了一些小的套路,这就是心意拳十大真形串连的由来。为了弘扬心意拳,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心意拳,现将这些套路介绍出来,以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方 《精武》2004,(6):24-25
2003年春天,日本人安藤直哉专程到辽宁电视台来访问我。安藤直哉自称是戴魁先师的传人,是任大华和王映海的弟子,于是我与他比较了丹田功的蹲、搬、射和钻、裹、剪三拳及五行拳。确认是同门,我才与他做进一步切磋。安藤直哉的汉语尚不通顺,而我又不懂日语,因此虽然他用笔谈的方式问了我很多问题,但我却无法完整地用语言来回答。 近年来,我收到一些来自国内外心意拳爱好者的来信,询问心意拳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些悬疑及修炼中遇到的难题,我在此一并回答。  相似文献   

5.
苏心海 《精武》2006,(1):53-53
先师孙少甫和师伯杨响铃曾讲起过心意拳的一些典故,现记录下来,以飨读者。心意拳起源于五禽戏,渐渐演化到宋代,才有传拳记录。周侗传卢俊仪、岳飞等一大批弟子。因岳飞的“历史问题”,此拳在宋朝禁练,直到清康熙时期,山西姬际可始复。买壮图老师从姬际可习艺三年后,回到河南周口,成为当时河南地区一代名师。从那时起河南周口一直是练十大形,而山西一直流传十二形练法,意和形各不相同,关于此举一直传说不一。  相似文献   

6.
张蘅 《武当》2011,(5):21-23
不少武友常问我这样的问题:心意拳和形意拳到底是两种拳还是同一种拳的两种称谓?此外,我们还常听到有心意六合拳、六合心意拳或六合拳的说法。这三种拳称与心意拳或形意拳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心意拳和形意拳是两种不同的拳种,似乎有些道理。比如在河南,多数地区以  相似文献   

7.
通风报信     
龙腾虎跃竞中原记首届全国河南心意六合拳观摩交流大会赵慧光 8月下旬的中原,酷热已渐渐消退,秋之凉意已悄悄而来。但在地处中原腹地的漯河却让众多武术爱好者们感到滚滚热浪扑面而来,这就是全国首届河南心意六合拳观摩交流大会所带来的滚滚武术热潮。 “心意六合拳”又称“心意拳”。“心意把”,相传为宋名将岳飞所创,而据众拳家所考证,首传其拳者应为山西蒲州的姬际可先生。自心意六合拳传于洛阳马学礼先生之后,马师科技自珍,又恐传匪人,所以传人不众。其弟子又多为河南境内之口族子弟,因此,此拳后来又有“教门拳”之说。 如…  相似文献   

8.
张源侠 《精武》2008,(1):28-28
最近武术网上有件不大不小的轰动事,某绵拳弟子与某心意拳名嘴公开比武,结果心意拳一方落败,此事起因是,那个绵拳弟子的老师在武术网上公开说:“打个比喻;心意是他中学学的课程,绵拳是他研究生专修科目。”  相似文献   

9.
马雷石 《精武》2005,(12):19-21
心意六合拳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是用来练内外三合及浑身六面(上下、前后、左右)整体内劲的,始终贯穿于心意六合拳的每一把艺中。不明六艺,就无法盘出心意拳的整体爆发劲来,盘会十大真形、四把捶、十二大势也只是做做体操而已。六艺在此拳法中非常重要。六艺中每一艺以“十字手”起势,而以按把、虎扑、雷声收势,下不赘述。  相似文献   

10.
吴宪民 《精武》2010,(7):4-7
郭维翰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养生家和技击家。传说他曾经多次开堂讲授心意拳学,门下弟子甚众,其中尤以早年在祁县所收弟子的成就最大,这批郭门弟子大多隐于乡下,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7,(6):189-189
张德发 号牧马人,当代画马名家,徐悲鸿画马派再传弟子,中国马艺术研究会会长,徐悲鸿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动物组金马奖得主。深造于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现研读于北京画院“老甲工作室”研究生班。作品注重笔墨、强调造型、讲究气势,广为艺术馆、收藏家收藏。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先生称其得徐派遗韵,为画坛“黑马”。现惠售马作每平尺1000元。另有享誉东南亚的国画大家贾浩义导师题写的《百骏图》巨幅长卷以8万元转让。  相似文献   

12.
白玉良 《武当》2013,(9):53-54
怎样指导初学者快速进入心意拳习练的门槛?享受心意拳演练的乐趣。我总结尤文明等先师"用意不用力"的教诲后,将双把的系列演练,作为心意拳入门训练的方法进行教学,让无论有无武术演练基础的初学者,当时即可领略心意拳的演练特点,培养了初学  相似文献   

13.
蔡伯澄 《武当》2008,(9):25-27
卢式心意六合拳始自一代宗师卢嵩高。卢嵩高师祖1875年7月1日出生于河南周口,回族,1961年10月1日归真于上海,享年86岁。他是“周口三杰”的小师弟,最得其师袁凤仪的宠爱。师祖练拳悟性极高,对心意拳的用法超凡参悟,他常对徒弟们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都是我们的老师”,他的心意拳以身手快捷和手法毒辣著称。师祖年轻时曾以周口得胜镖局保镖为业,三回九转是一式,一个单把走遍大江南北。而且师祖武德武功超凡,被誉为500年出一个的杰出拳王。卢师祖二十世纪初定居上海,为生计所需开场授徒,早先只限授回族弟子,至1950年代初逐渐开放收授汉族徒弟,不过得其真传的还是回族居多。  相似文献   

14.
刘斐谦 《精武》2007,(7):50-50
张聚,河南鲁山人,幼嗜技击,曾拜老武师李政为师,精于形意拳,为河南终南支派马学礼四世嫡系。马为姬隆丰之入室弟子。李政与李洛能为同辈。张生性和平,而好急人之急,惟一销声匿迹,不露锋芒,故江湖知之者甚鲜,然在鲁山、宝丰、汝南等处,则负盛誉,门下弟子亦广,后有卫辉  相似文献   

15.
张笃新 《精武》2002,(3):5-5
河南派马氏心意六合拳自古极为保守,由于其比较完整的保持了古拳艺原貌,而闻名武林。  相似文献   

16.
李国宪 《武当》2009,(3):36-36
尚学礼(1860—1930),经名阿卜杜,号“铁面月牙”(因先生面额有一月牙),河南省周口河西人(该地区分河西、河南、河北。河西是练习意拳的,乃买壮图宗师所传;河南、河北是练查拳的,乃袁长青所传,后袁氏又拜李海生传心意拳),伊斯兰学者,在心意拳界颇具影响且极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7.
学练心意拳     
无止 《中华武术》2006,(1):5-45
本人作此文之目的仅是就心意拳学与练的一些拙见与同道交流,抛砖引玉;由于现在很多心意拳爱好者投师无门,所以就把希望寄托于书刊、教学光盘、函授学习,殊不知心意拳是内家拳,练的是内在的东西,重意不重形。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看书、光盘初步认识尚可,只能学外形,但是要想练出真功夫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8.
廖冬晴 《武当》2003,(11):11-12
九宫掌是九宫门主体功法,又名九宫拳,全称九宫阴阳连环掌,是武当派九宫门历代秘传武技。九宫掌起源于少林心意拳、松溪内家拳和《易经》、《拳经》、《孙子兵法》等古代经典著作。 九宫掌的第一个来源是少林心意拳。九宫掌的实际创始人李逸鹤在《拳论》中说:“余幼习武,始学  相似文献   

19.
水火居士 《精武》2007,(11):10-11
有人说:"古人作书的宗旨,多从序中提出,所以善于读古书的人,未读古人书,先读古人序。"从序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籍贯生平,品德情操,著书动机,主要内容,乃至于时代背景,从而获得微旨大意。以我个人的经验,用这种治学方法阅读古拳谱亦行之有效。范铁僧是买壮图弟子范万明的后人,他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著述的六合心意拳序,包括了从心意拳源流到传承,从入门、武艺到道艺等方面的内容,灌注着范氏的理论,心法和经验,其文字质朴,洗练,畅达,优美,其内容深入浅出,切于实用,例:女人拳、无手拳、神拳说,绝对是心意拳的宝贵财富,堪称绝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中国人,还出产自中原河南.在我去乡离家的前22年中.“中”在日常用词中的使用率绝对排列前5名。“中”在河南话有“好”“可以”“行”“能干”……的意思.估计您看出来了.基本上。“中”是一个好字眼儿,说出去谁都高兴.也难怪.国人在官场、在职场、包括在床上。都不太擅长、也磨不开面子直接说“不”。基本上.都比较擅长在背后说“不”,或者直接下刀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